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2〕9号)和《关于开展“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37号)要求,经出版单位申报,专家会议评审立项,组织编写(修订)和专家会议审定, 4742种教材拟入选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现将教材名单向社会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2014年6月13日至22日。公示期内,如对拟入选的教材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我司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否则恕不受理。我们将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反映情况的书面意见务请于2014年6月22日之前通过邮递、传真或电子邮件(扫描件)送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联系电话:010-66096722;传真:010-66020434;电子信箱:jxjc@moe.edu.cn

  附件:拟入选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教材名单.xls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4年6月13日

 教职成厅函[2014]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3〕1号)和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2013年3月,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经组织专家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98个国家级示范县创建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共有59个县(市、区)入围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示范县创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第一批创建入围示范县工作

  创建入围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接再厉,按照创建申报书的承诺开展好创建工作,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贡献率,真正成为先进典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创建入围县(市、区)人民政府切实履行申报书承诺,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创建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介成功案例,发挥入围县(市、区)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将于2015年底经认定后公布。

  二、第二批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

  2014年,全国拟评审出6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县(市、区)。6月底前,有申报意愿的县(市、区)填报示范县创建申报书,撰写自评报告,将创建申报书和自评报告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按示范县工作要求开展创建工作。10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县(市、区)政府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省级评估,遴选符合示范要求的1-3个县(市、区)作为推荐备选单位,并于11月将省级评估意见及拟推荐的县(市、区)1份书面创建申报书、自评报告等申报材料及其电子版报送至教育部职成司。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备选县(市、区)的创建申报书、自评报告以及省级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评审,按程序报批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指导、精心组织,出台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和评估细则,开展省级评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参加创建工作的县(市、区)要认识到位、加强统筹、认真实施,要切实履行创建申报书的承诺,出台扎实有效的措施办法,努力达到国家级示范县提出的工作要求。

  示范县创建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系。

  联系人:刘杰,010-66097704;陈亚伟,010-66096360

  E-mail:zcsncc@moe.edu.cn;传真:010-66096360

  附件: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5月26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埃塞俄比亚期间,在下榻酒店主持召开中非经贸人文座谈会。座谈中,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派遣的埃塞农业职教组教师彭大军作为人文教育领域与非洲长期开展合作的特邀代表出席了座谈会,面对面与总理座谈交流。

  克强总理指出:经贸、人文,就像是两个轮子,代表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发展的两个方面。中埃农业职教13年的长期合作取得的成绩受到中埃两国领导的高度肯定,是中非人文交流的典范。会后,彭大军说,自己作为中方职教教师,与总理面对面交流,深受鼓舞。这次宝贵的经历,让长期在外兢兢业业执行援非任务的教师们得到了极大鼓励,也让他们树立更强的信心和决心,要把中埃农业职教项目做得更好。

 

教职成[2014]3号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职业教育战线全体同志与社会各界人士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激励全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投身本职工作,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评审推荐,并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审定,决定授予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等 298家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授予胡定军等299名同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开拓进取,再创佳绩。希望各地区有关单位和广大职教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农业部 国务院扶贫办 

  2014年4月25日  


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强调

坚持稳中求进 努力奋发有为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民生持续改善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3日电(记者 陈二厚)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陪同下,在赤峰市考察调研。

  李克强听取了当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情况介绍。他指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所在,内蒙古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和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中西部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结构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李克强在德润污水处理厂,考察在建污水处理工程,他说,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这些年有了很大变化,但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网设施这些城市的“里子”,目前仍很薄弱。要创新机制,吸引更多民间投资,汇聚更大建设合力,补上这方面的“短板”,满足不断扩大的民生之需,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李克强还称赞正在施工的工人们是城市建设的功臣,勉励他们建造百年大计的优质工程。

  有50多年历史的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当地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李克强走进实训车间与师生们交流。对学校同企业联合订单培养、实现学生全部就业表示赞赏。有同学把在数控技能大赛上获奖作品送给总理。李克强高兴地说,技不压身,有技能就有就业,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他对随行的同志说,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要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内蒙古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潜力巨大。在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赤峰)公司,李克强攀上正在组装的风电机组,仔细询问关键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产品销售等情况。他说,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创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品牌和标准,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考察期间,李克强召开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来自能源、化工、有色、轻纺、食品等领域企业以及国有和地方银行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谈情况,提建议。李克强同大家围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深入交流。

  李克强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和潜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住突出矛盾,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把已确定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李克强指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李克强还参观了赤峰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物。李克强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我国各民族是个大家庭,民族文化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要加强保护、交流和传承,推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凝聚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

  国务委员杨晶参加上述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袁贵仁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指出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是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科学行动指南,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勤学是前提。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德是基础。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明辨是保障。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笃实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这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要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深化研究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教育治理和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的正向效应。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学校的科学发展同价值观的导向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弘扬我国教育优秀传统,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做法,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出特色、办出一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教、依规治校的实践中,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师行为规范》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和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习近平同志继去年教师节慰问信提出“三个牢固树立”要求之后,对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的新要求。要继续实施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要突出重点,针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要继续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等工作。要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抓党风促政风带校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解读。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这对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阐释方面提出了要求。高校具有人才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理应成为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导向带动作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要加强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消除青少年学生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林露实习生杨燕红)今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专业教学标准,据了解,专业教学标准将成为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将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据介绍,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将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将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还将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

        5月20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第一副部长特列季亚克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举办“中俄大学”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支持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中国深圳市合作举办“中俄大学”。
职教系统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本报北京5月20日讯(记者 张婷)今天,教育部召开职教系统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刘云山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分析活动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鲁昕出席并讲话。

        鲁昕指出,职教系统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党组部署要求,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各单位从转变学风抓起,组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打牢了改进作风的思想基础;从职教与经济社会联系广泛的特点出发,开门搞活动、听意见,查找和梳理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总体来说,规定动作做得到位,自选动作也有特色。但要清醒认识到,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还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学习教育重形式、轻效果,有的听取意见不深入、不聚焦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加以解决。

        鲁昕要求,下一步工作要聚焦重点抓关键,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一是继续把学习教育贯彻始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到实处;三是把教育实践活动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查找工作的薄弱环节,同时又集思广益,从群众的意见建议中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鲁昕强调,近期各单位将陆续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这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学习效果如何、听取意见是否深入,要在这个环节得到检验;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能否到位,要靠这个环节打下基础,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程序、步骤,扎实做好每项工作。

    5月16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见了来访的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汉斯·蔡特迈尔一行。

    郝平副部长对汉斯·蔡特迈尔主席的来访表示欢迎。他高度评价教育部和赛会自1980年以来在教育领域开展的成功合作,表达了进一步推进双方务实合作的愿望,并特别向蔡特迈尔主席本人在多年政治生涯中为中德教育合作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感谢。会见后,郝平代表教育部向蔡特迈尔主席颁发了《荣誉证书》。

    蔡特迈尔主席对郝平副部长的拨冗会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赛会在推进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领域的最新做法和经验,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推进与教育部的全方位密切合作。

    访问期间,蔡还接受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的“荣誉教授”称号。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讲话精神


        51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期与部分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座谈时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党委、纪委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要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王岐山同志在近期座谈会上也强调,贯彻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要害是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落实好部党组主体责任,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会议强调,要从五个方面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一是选好用好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强化干部廉政审查把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在干部管理监督环节,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新任干部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干部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等制度。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住教师节、入学、毕业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对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补课等乱收费治理,完善教辅材料使用管理机制,强化教育经费监管。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尽快制定惩防体系规划实施办法,推行机关权力清单制度,建立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印发实施高校信息公开50,加强和改进巡视监督工作。四是领导和支持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机关和直属单位、直属高校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保障纪检监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支持纪委加大案件的查处,加大信访的排查,推动纪检监察部门突出主责主业,强化监督职能。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党组(党委)书记、党组成员和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执行责任和推动责任,加强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全力支持驻部纪检组切实履行好职责,强化执纪监督责任。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提高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把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要进一步调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充实人员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就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具体措施办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在工作协调、查处情况报告反馈等方面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执纪监督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强化责任、明确程序、落实考核与追究。要进一步动员部署,分别对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进行再部署,明确任务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到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近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率领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到湖北,就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考察调研。视察团实地察看高职学院,走访校企合作单位,与校企负责人和师生座谈交流,听取国家有关部门和湖北省负责同志情况介绍。


  杜青林充分肯定了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强调要突出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发展,切实解决目前企业转型升级普遍面临的“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问题。

  杜青林指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要推动建立利益共同体,坚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做到产业、市场、就业和育人整体谋划,形成叠加和溢出效应。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高职特点的办学模式,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相互交融的良好格局,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无缝对接”。

  杜青林强调,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学生,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思想和人文素质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吾道以一贯之”。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间正道的经典解读。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今天,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都有很多经典论述,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如“民惟邦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仁者爱人”、“扶贫济困”“德不孤,必有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瑰丽的宝库,纵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对于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实际上与传统文化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是一脉相承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实际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如何培养一代青年人才?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智慧。孟子说,有大人之事和小人之事。大人之事为国家民族着想,小人之事为自己谋私利。青年的视野和格局就在此区别。从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戚继光的抗倭到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些先贤哪一个不是历史上的一流人物?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有这么多的杰出人物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践行了时代的理想和历史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今天,我们的青年更应该珍惜今天,敬畏历史,展望未来,有所作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元、利益诉求纷杂的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深刻领悟,积极践行,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当代青年继承五四精神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揭示了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方向,对于指导青年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无论是从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上,还是从勇挑时代重担的责任担当上来说,青年一代都扮演着无可争议的主角。时代把青年人放在了这样一个位置,毫无疑问,青年人就要奋勇前进,奋斗进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青年人将不可避免遭遇各种考验和“逆流”,奋进的精神将激励青年人走在时代前列。当代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而奋斗,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正如一场接力赛一样,青年人接过每一棒之后,都需要振作鼓劲,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人的理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开拓创新是青年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在青年身上,涌动着开拓的梦想与勇气。开拓的道路是艰难的,其中必然有挫折和失败,有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更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为人先的锐气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当代青年要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好干出新意,干出成绩,这样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青年时代是用奋斗来书写的一本华丽乐章,而奉献是这部乐章里最深沉的音符。对青年人来说,为时代奉献自己的青春,用才华和实干兴家、兴国,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又是对祖国和人民尽责。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奉献精神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是一种最深沉的爱,也是一种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全身心付出的爱,它会让一个人充满斗志和干劲,不抱怨、不虚荣、不计较,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而这正是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所有追梦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和精神。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人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要勇当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奋斗和中国梦一起在开拓和奉献中完美结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创新创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勇敢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联性,指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构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在根本点上亮出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社会主义究其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可分解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统一,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和广大青年的心声。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党中央一再阐明,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倡导,这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价值引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示给世界的应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新中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提出的倡导,这是对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价值引导,究其价值取向,追求自由和法制,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公民层面提出的倡导,这一层面的价值指向表明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爱国、敬业是每一个公民的操守,诚信、友善更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体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从三个层面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解决时代问题的钥匙,它的确立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深入学习领会 准确理解把握 全面贯彻落实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举行

  5月5日下午,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内涵丰富、全面系统、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全面贯彻落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林正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中国农业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刘亚楠、北京科技大学2010级本科生刘畅,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学习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亲切关怀和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报国的精神力量,也是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 

  袁贵仁听取大家发言后强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5个“深刻理解把握”。一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当前应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青年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最完整、最系统的阐述。二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对国家民族来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教育工作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三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从当代、历史、国际等多个角度,从传统文化和个人理想信念等不同层面,全面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四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既是对广大青年的明确要求,也是全社会所有公民的努力方向。五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要在研究和探索、认定和养成、坚守和践行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袁贵仁指出,总书记在面向广大青年师生提出殷切希望的同时,还对深化教育改革、教师教书育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袁贵仁强调,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重要政治任务。要加强学习宣传。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及时反映各地各校贯彻落实的举措成效,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师生典型。要加强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观点,做好宣传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撑。要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端正观念、明确思路、推动工作,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座谈会。部分在京高校师生代表、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解读

    教育部、农业部两部委基于教育和产业高度融合的思路,联合发力,进行系统设计、体制创新,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关键点,盘活了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相关的涉农专业这盘棋,通过推进四个转变,着力解决四大问题。

    ■徐文新 俞启定

    教育部、农业部日前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这既是国家战略层面人才支撑和农民个体层面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也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提升密切相关,还是推动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突破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现实困境的实际行动。

    这次教育部、农业部两部委以开放、创新、务实的工作理念,基于教育和产业高度融合的思路,联合发力,进行系统设计、体制创新,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关键点,盘活了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相关的涉农专业这盘棋,通过推进四个转变,着力解决四大问题。

    第一,通过在招生对象上放宽年限,改变重点,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持续性问题。

    《培养方案》中招生对象的年龄放宽到“一般在50岁以下”,招生重点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这是结合涉农专业招生形势和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现状提出的。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招生71.98万人,占总数的9.54%,对比2010年的110.4万人、2011年的85.4万人,招生规模连年下降。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轻农、去农、离农”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即便是就读农科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争相“跳农门”,“80后”中农村出生的孩子80%以上没有务农经历,新生代劳动力去农离农现象严重。与之相反,随着近几年中央政策的持续利好,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很好,大量务农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有强烈的接受教育培养的愿望,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学到从事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术,却由于“超龄”、不能全日制在校学习等因素,享受不到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被排除在中职学校的教育培养序列之外。

    通过这次招生对象的重大改革,精选一批在职务农的骨干人员,经过较为系统的教育培养,在提升其素质的同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其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促进其收入、地位的提高,逐步使从事现代农业具有职业化应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增强现代农业职业的吸引力,培养后继者从事现代农业职业的兴趣,树立在农业领域从业创业的决心,引导青年人选择到现代农业从业创业成才。

    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设计,农民和农民的子女一起培养,兼顾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实与未来的人才需求,使新型职业农民形成梯队,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四化同步中的现代农业发展、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新农村建设有持续的人才支撑。

    所以,在招生对象上放宽年限,改变重点,将现实紧迫性和战略前瞻性有机结合,既是现实的务实之举,也是长远的战略设计。

    第二,通过教育教学的系统改革,特别是“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安排,着力解决专业教育与产业教育的融合性问题。

    《培养方案》以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为制定原则,着力解决专业教育与产业教育的融合性问题。在基本学制上“实行弹性学制”,“有效学习年限为2~6年,允许学生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教学形式上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的比例为(1︰1)~(1︰2)”,在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上提出了达到1︰2的要求。同时,在理论教学环节也采取了远程教学和分散学习的教学形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实验实习、专业见习、技能实训、岗位实践等教学形式,强化“农学结合”,加强与现代化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场、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部门的联系,鼓励学员“结合本职工作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在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加强与产业的联系,注重借助产业、行业的资源,共同“打造一支留得下、用得上、扎住根、对农民有感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相关专业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而且配合基本学制、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在教学管理、考试考核等方面也进行了符合“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原则的综合配套改革。

    这样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符合在职农民学习规律和生产生活实际,而且让全日制在校学生多接触现代农业、了解产业发展前景,便于激发后继者的学习意愿,培养职业兴趣,引导未来从业创业方向。基于产业、服务产业,同时依托产业,在保持专业性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产业的教育培养资源,彻底克服“教室里学种田”、“黑板上学开拖拉机”的与实践、与产业脱节的低效率、缺乏吸引力的传统教学方式,规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通过“学分制”的设计,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性问题。

    《培养方案》规定“学时与学分按照16个学时折合1个学分计算。学分计算以课程为基本单位。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相应的考试考核,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在有效学习年限内,累积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进而对“认定学分”做了相应的安排。确定了“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能”、“从业经历”三大类20个小类的认定学分设计,提出了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性农民学分银行的构想,搭建专业间、学校间、地区间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间的农民职业教育立交桥。这种设计使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或与所学专业方向相关的通用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和学习成果都能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定,并且有较为详细的分值规定,可操作性较强。

    这种设计将“学分”与“学时”对接,对农民相应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区域协同,打破所有制、部门的限制,在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区域内推进教育培训资源集群,克服“九龙治水”的弊端,使不同部门的各级各类农民培训资源得以整合、优化,使农民接受的培训与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结合,形成对农民知识、技能和道德长期持续的素质培养,使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达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通过开放、灵活、互通的课程设置,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能力素质复合性问题。

    《培养方案》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民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以及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点,分成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五个专业类。五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并将三大类的课程进行开放式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学习需要的课程,也允许各地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课程内容或增开其他课程”。而且,“各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可作为其他专业的能力拓展课”。

    这样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农民现实的生产经营需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双重需求,较好地解决了专业普遍性和区域、农民生产的特殊性,专业相对稳定性和产业领域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工艺变化的矛盾,符合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互融、城乡一体的特点,使农民具备多种能力素质,拥有较大的职业选择、转换、发展的空间。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抓紧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的要求,教育部与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农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交替进行,顺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以满足农民生产经营岗位需求。《培养方案》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农业产业特点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为纽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制度。

    (作者徐文新,系北京市中关村学院农村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作者俞启定,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林业大学考察,并向青年学生致以节日问候。她强调,高等学校要立足各自实际,深化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延东参观了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职场加油站,考察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博物馆与师生亲切交谈。在北京林业大学,刘延东参观了标本馆,观看了北京林业大学发展成就展,并观摩了大学生创新创意体验活动。

  得知两校有毕业生将赴西部农村和基层从事地质勘探、生态建设等工作时,刘延东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高校要做好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保障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就业质量有提高。她希望同学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勇于到基层和一线创业成才,到西部和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

  刘延东指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她强调,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不断提高培养质量。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为我国教育改革、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
联合举办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
联盟招聘周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
教学厅函[20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切实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2014年联合举办“春夏秋冬”四次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及时间
  (一)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春季联合招聘周
  2014年4月21日至27日
  (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夏季联合招聘周
  2014年6月20日至26日
  (三)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秋季联合招聘周
  2014年9月22日至28日
  (四)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冬季联合招聘周
  2014年11月21日至27日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承办单位: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三)网络平台: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www.ncss.org.cn)、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www.chrm.gov.cn)、中国就业网(www.chinajob.gov.cn)、全国公共招聘网(www.cjob.gov.cn)。
  三、组织形式
  (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设立网络招聘会分会场,以不同方式发布招聘信息及提供相关就业服务。
  (二)由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中国就业网、全国公共招聘网开通网络招聘会统一网页,并负责与本系统地方相关网站的链接。
  (三)各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负责本地区网上联合招聘活动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上网发布工作,并组织高校、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对上网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相应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各省级教育部门要认真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高校和用人单位积极参加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及时通知未落实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在各有关网站上注册并积极参加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在活动结束一周内,将本地高校参加活动的统计数据及活动小结用电子邮件报送至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要求从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下载)。
  (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参加高校毕业生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广泛收集并及时发布各类用人单位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同时发布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信息。
  (三)参加网络招聘活动的用人单位应提供包括单位简介、岗位需求、联系方式(须有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各地相关部门审核后在活动期间发布。
  (四)各地要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院校信息的相互贯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合理有效共享,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
  (五)各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确定责任单位和联系人。请将负责人和联系人名单(填报表格见附件)于2014年4月18日前分别报送教育部(myjobedit@moe.edu.cn)、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lihongjun@mohrss.gov.cn)。
  五、联系方式
  (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郎咸汶 010-66096542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赵国楗 代嫚  010-66097072、66092084
  传真:010-66097332
  邮箱:myjobedit@moe.edu.cn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
  姜海洋 010-84202539、8420153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
  类成普 010-84207247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李红俊 010-84661163、84661160(传真)
  邮箱:lihongjun@mohrss.gov.cn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曾健康 冯爱龄010-52748721、52748722
  传真:010-84226222
  邮箱:chrm@mohrss.gov.cn
  附件: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联合招聘周联系表.docx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14年4月4日
   
        本报讯(记者 宗河)为准确把握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部署2014年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工作,教育部近日在成都召开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并讲话。

        杜占元围绕10年来高校科技的成绩和贡献、当前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14年高校科技工作推进思路与要求作了讲话。他指出,高校科技“稳中有进,量增质升”,取得了巨大成绩和突出贡献,始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重要,作用独特。下一步,高校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教育、科技改革的战略部署,积极谋划高校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科技工作的使命感。

        杜占元要求,要创造性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挖掘制度红利,努力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谋划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并举,实现科教结合需求导向转变、创新组织管理开放协同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汇聚融合转变三个转变,提升创新能力、支撑能力、服务能力三种能力。

        杜占元强调,2014年高校科技工作要推进“2011计划”升档提速,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用好用足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政策,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加强重大项目策划与组织,深化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工作,加强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