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其中着重提到了切实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那么主要体现在哪方面,下面就由专业人士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番。
教育部最近出台了《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同时,鼓励深度贫困地区普通初中通过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班等方式,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今后深度贫困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义务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即便之后没有考上高中或大学,也能从事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依靠技能就业脱贫,而不是只能去做简单的体力活。
职业教育是找饭碗的教育,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想通过职业教育找饭碗,先得有钱上职业院校。因为职业教育不在义务教育体系中。学生要上职业院校,就要交学费。
我国职业院校中存在大量民办院校,其收费比普通高中、公立大学要高。有些民办职业院校年收费上万元,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各种费用,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相当大。就算是公立职业院校,按照国家标准,年收费也要数千元,加上生活费,对于个别家庭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贫困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开销。所以,很多贫困学生想上职校也掏不起钱,只好出门打工。
现在,在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就能接受实用的职业技能教育,贫困学生还能申请各种国家资助,从学费到生活费的后顾之忧基本解决了。
有人可能会质疑,认为学生就应该学知识,不能因为家庭贫困就认定他们只能学手艺,不能学知识、考大学。笔者认为,这是对文件理解有偏颇,因为《意见》提出的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同时,鼓励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班”,并不是只学手艺不学知识、不让考大学。而且要认识到,教育公平化不是教育一致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计教学内容,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习职业技能,并不意味着要放松文化知识学习。学生只有“文武双全”才会就业不愁。自2006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对于一些家庭贫困学生来说,找工作挣钱养家显然要比考大学来得实际。同时,如果是成绩优异、一心求学的中职学生,照样可以通过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方式进入高职,完成中职、高职、硕士、博士的“升级”,路径畅通,只不过是换了一条路子。
当然,培养知识、技能都过硬的初中学生,还需要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和提高师资水平。期待通过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加上鼓励初中阶段学生到当地中等职业学校选修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等方式,培养一批农牧科技明白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带领当地群众脱贫。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颖)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网站联系。
上一篇:高职院校要有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