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发布《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
人才要素供给对产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链与资金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强力支撑企业集约化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持久的发展动能。
特别是伴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化推进,新兴技术在各领域广泛运用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化管理师、无人机驾驶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在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激活了社会和经济的潜在需求,成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但同时也应看到,社会对新职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很多企业对各类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体现出求贤若渴之心,新型人才缺口已成为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成长困扰”。《报告》显示,未来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农业经理人、人工智能人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人才缺口达近千万。
新职业是伴随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而产生,体现了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发展,顺应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一方面,大批涌现的新职业拓展了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空间,通过开辟新岗位可以为劳动者就业打开新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就业创业也将产生强力的拉动作用。
另一方面,新职业是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的必然结果,是新型人才供给的风向标,新职业的发布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持续提升,使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衔接,带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加快实现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和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加强新职业人才培养力度,具体应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人才信息监测预测。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建立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大数据平台,对重点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作为各类人才发展规划、计划的参照依据,同时也为开展新型人才培养、评价、选拔、引进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调整人才供需数量的平衡、人才供需结构的对位,引领新职业人才队伍合理发展、科学建设。
二是科学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基于人才动态监测预测分析,综合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实际,开发职业标准、培训大纲、考核鉴定大纲以及考核题库等,使每个新职业都拥有一整套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规范,据此对从业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来源:工人日报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