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 经济“产能”压缩赋予职教提升“产量”使命

经济“产能”压缩赋予职教提升“产量”使命

2014-02-17 11:2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采编    阅读:56次    我要评论

[导读]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六大具体工作任务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严重产能过剩”成为仅次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二大主要任务。化解“产能过剩”政令的出台,无疑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福音。然而,也有人担心国家大力压缩经济“产..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六大具体工作任务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严重产能过剩”成为仅次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二大主要任务。化解“产能过剩”政令的出台,无疑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福音。然而,也有人担心国家大力压缩经济“产能”,将会导致大批在职工人下岗。而由于企业生产一线往往是职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所以有不少职业院校师生担心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更低,职教办学会更加艰难。

  毋庸讳言,上述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毕竟有章可循,尤其是在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727万、每年毕业生的增量又居高不下的语境下,盲目的就业乐观只能是自欺欺人,最终于事无补。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解决好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而帮助下岗工人找好出路,考验的则是政府的智慧。显然,如何在国家大力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政中找到职教发展的增长点,有效化解职教生源危机,考验的是职教办学者的智慧。

  经济产能的理性抑制,必然会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绝对总量的减少,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而下岗工人的增多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因而各级政府部门将会不遗余力地遵照中央指示做好下岗工人的分流和化解工作。不难想象,在政府需求与市场规律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转岗培训,将会成为最为理性的折中选择。这正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机遇和使命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更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模式实施中等或高等职业学历教育,而不擅长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在培训领域寻求事业发展的增长点,重学历教育、轻短期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职教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甚至举步维艰。近几年,席卷全国的职教生源危机,已经从中职学校蔓延到了高职院校。由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没有“吃饱”的职业院校的生存现状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这些学校将如何应对市场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前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热潮中,全国各地新建或由中专升格了很大一批高职院校,这些院校相继经历了校舍新建(扩建)、规模扩张、内涵发展觉醒等多个共性阶段,在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然而,到了目前的生源紧缩时期,很多高职院校已在“低负荷”运转,甚至出现“挂空档”现象,实在是办学资源、“育人产能”的巨大浪费。

  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眼下我国公办高职院校长期受到政府财政的呵护,过度依赖财政拨付的学生“生均经费”或教职工“人头费”和“办公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野生”应对能力,即使生源不足也“无动于衷”;而许多民办院校因为没有政府财政的支持,生源危机直接导致运转“失灵”,个别学校甚至不得不在曾经的职教校园里转办普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

  职业院校的生源哪里来?政府倡导的化解“产能过剩”政令,无疑是指南针和集结号。大量的下岗职工面临转岗培训,大量的在岗职工需要转型发展,都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可以较好地帮助职业院校度过生源危机难关。

  诚然,要想吃到这块生源“蛋糕”,一方面需要职业院校善于转型发展,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摒弃以往一门心思只关注学历教育的做法,把做大、做强培训看作是学校发展的另一条出路和另一个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必须紧跟市场步伐,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研发素养,提高学校服务产业行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以使自己有能力争取到开拓培训市场的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或许,其中还有职业院校许多的机会,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意识、有没有能力争取到这些机会,这是每一个职教人需要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王寿斌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