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国工匠!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近日揭晓评选结果。
视频来源:央视影音
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班组长胡胜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特级技师崔蕴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锻铸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锻造班长刘伯鸣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班长杨金安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人周皓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军品总装二部钳工班长戴振涛
▲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产品技术部模具制造车间班长李凯军
▲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郑春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工人孙红梅
▲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
他们来自国防军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传统工艺等多个行业,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自2019年7月启动,采取各省级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推荐,与职工群众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委会办公室经过认真审核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遴选,从推荐人选中初选出5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代表、资深媒体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 从候选人中最终评选出10位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首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已于2018年成功举办,推选出高凤林等10位家喻户晓的大国工匠。
转自:职教邦
10月10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20年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公示中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有2所独立学院转设事项已通过省级评估,现将有关名单向社会公示。
根据公示名单,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职业学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转设为公办本科职业学校“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职院校均为“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以钢铁冶金为特色的高职院校。2006年,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2019年确认为国家优质校(河北省排名第一);2019年确认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B档建设单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主要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和优秀院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C档建设院校。
“双高”院校升本,未来可期
央广网广州11月18日消息(记者郑澍)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11月17日在广州拉开帷幕(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1万人报名参赛。大赛举办6年来,累计有1578万名大学生、377万个大学生团队参赛,大赛已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
面向世界,构建更加开放的双创平台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内基美隆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国王大学、帝国理工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在本届大赛的参赛名单中,世界名校比比皆是。据悉,世界前100强的大学中有一半以上报名参赛,大赛的质量与含金量再创历史新高。
参赛青年表现出对未来和世界的普遍关注,剑桥大学“RoboX”项目就开发出一款革命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X Operating System”,有效解决了当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使得机器人更加智能,可以让机器人更加自如的应对各种未知情况。电影《我,机器人》的场景也许很快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2017年第三届“互联网+”大赛首次设立“国际赛道”,当时只有来自9个国家的17支队伍参赛。到2020年的第六届大赛,国外共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8所学校的3291个项目参赛。17:3291,变化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越来越多海外高校大学生因创新创业而了解大赛、认可大赛,从侧面证明了大赛的质量与含金量越来越高,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双创平台正在形成。
面向教育,贡献脱贫攻坚的青春力量
四年来,302万大学生踏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走进革命老区、农村地区、城乡社区,传承红色基因、了解国情民情、接受思想洗礼,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2020年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作为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全面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实际需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以电商直播带货为主基调的扶贫战役,创新开展了一堂最有热度的国情大课、最有温度的思政大课,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自称硕士农民的电子科技大学刘沈厅,凭借“沈厅·筑梦家庭农场”,打通了行业“产供销金保”全产业链,在疫情期间帮助农户直播带货销售额超过1.5亿元,带动就业6万人次。
2020年,全国共有132万名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参加“红旅”电商直播带货活动的学生达60万人次,销售金额超过4.3亿元。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所在的7省(区)均举办了全国线上对接活动,积极促成全国大学生聚焦贫困县开展以电商直播或创业实践为主的精准扶贫。
面向未来,培养敢闯会创的新锐大军
自2015年举办以来,“互联网+”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一大批集成电路、无人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转化应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被孵化。据调查,前五届赛后成立公司的项目中,近90%是赛后第一年成立,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完成融资,19%的项目完成5000万以上的融资。实践类项目2018年的年收入在5000万以上的占比为13%,最高的项目年收入突破2亿元。
华南理工大学“金磁海纳”项目就是其中一员,他们作为全球高性能纳米晶磁芯开拓者,广泛服务于电力、电子、光伏、新能源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成为华为、比亚迪、OPPO等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
大赛设置了高教、职教、国际、萌芽四大版块,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双创”教育链条。在大赛的带动下,青年学子的实践锻炼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1088所高校的3.8万余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6万余人,项目经费达7.6亿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在各高校全面铺开。
“要推政策,把活力热起来。在大学全面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创新创业的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机制,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的制度,各示范校为206万名大学生建立了创新创业的成绩单,这五年期间有3700多名大学生暂时休学创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要通过育人理念、质量标准、教与学的改革,体制机制的创新,技术方法、质量文化等全面的变革,来让‘我敢闯、我会创’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的素质教育。”(来源|央广网)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定期统计我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的信息和有关数据,加强对职业教育对外合作的规划和统筹协调,经商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决定继续依托全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项目统计平台开展职业教育对外合作项目统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可通过平台登录窗口的“注册单位查询”页面查询本单位是否注册。往年已注册用户登录方式仍可使用。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反馈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改进的建议。建议、咨询以及报送材料请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对外合作与信息服务部联系。
教育治理是教育体系建设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社会新型民主形态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治理的突出特征是支持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实现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生态化治理的优越性,体现在职业教育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而目前的机制无法解决职业教育的复杂性问题,比如校企合作办学的问题、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育人的过程性支持和通用能力标准建设等问题。高职教育生态化治理的魅力在于将各个相关主体纳入统一的框架中,通过民主、参与、协商等要素纳入高职教育整体的优化中来,在责任的分担、权力的分配、合作的参与等实践,体现出相对于层级管理的巨大灵活性。分析职教生态化治理的相关关联元素及其隐匿的相关关系,借鉴生态系统的模型,笔者尝试对职业教育生态化治理进行理论模型构建,见图1。
连日来,新疆各地、各职业学校根据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结合自身实际和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主题网站、线上展厅、开放资源等形式举办“云上活动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者的欢迎和好评。
新疆各职业院校通过“线上逛校园”“网上开放日”等,积极开展职业院校招生宣传。围绕活动周主题,通过网络直播、视频连线等形式举办网上研讨活动,利用网络新媒体、社交平台,充分利用短视频、微动漫、网络直播、H5小程序、VR、AR、MR等形式,突出宣传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典型经验和重要贡献。充分展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新疆各地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牵头工作,确保了活动周期间“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看点、人人有收获”。
此外,新疆各地各职业院校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利用专业技术技能开展技术技能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市民群众提供防疫知识宣传、健康护理、生活服务、家电维修保养、传统工艺、职业礼仪、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常识普及等服务。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组织师生、职工把技术技能送到田间地头和养殖农牧场,深入开展技能扶贫,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公布《2020年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有关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在各地组织遴选推荐、省教育厅组织认定和公示无异议基础上,认定——
校企合作共同体32个
中职德育品牌32个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32个
中职优秀毕业生典型32名
示范学习型城市15个
现代化成人学校59所
成教品牌项目58个
一起来看具体名单↓↓↓
2020年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有关项目建设名单
一、2020年浙江省中职校企合作共同体项目立项名单
二、2020年浙江省中职德育品牌项目立项名单
三、2020年浙江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项目立项名单
四、2020年浙江省中职优秀毕业生典型项目立项名单
五、2020年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项目立项名单
六、2020年浙江省现代化成人学校项目立项名单
七、2020年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立项名单
来自:职教邦
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强调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完善改革发展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全省转型发展、振兴崛起的能力。
《计划》明确,进一步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实施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在全省遴选建设60所基础能力强、校企合作深入、办学质量高的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持续支持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保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计划》指出,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山西将实施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建设10所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突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带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提档升级,推动10所左右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同时,山西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打造200个校企合作密切、产业特色鲜明、培养质量高、服务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20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计划》要求,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省建设100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50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定一批省级职 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名师。今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
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山西将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计划》强调,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每年不低于12000元,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每年达到8000 元以上,并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准许逐步提高拨款水平。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