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展开全部
   红网长沙县站6月19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潘东晓 通讯员 杨浩 陈志群) 职业技术教育只有中职、高职,继续深造就会出现“断头路”,但现好了,昨日,湖南信息学院正式挂牌升本,明确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本科高校,这意味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又向前迈了一步,职业教育正式延伸至本科阶段。

  据悉,升本的湖南信息学院将以信息类技术技能教育为主,打造成中南地区首所信息类本科院校,缓解长沙经开区及湖南互联网产业精英人才匮乏的困境。

  职业教育学生深造可达本科 

  湖南信息学院成功升本,长沙县有了第三所驻县本科院校。湖南信息学院2004年搬迁至安沙镇毛塘工业园办学,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有电子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开设专业30个。升本前,湖南信息学院为高等职业院校,升本后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本科高校。

  “此前,中国职业教育仅有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后获得的文凭分别为中专、大专,低于学术型高校颁发的本科文凭。”湖南信息学院副校长李伟舵告诉记者,湖南信息学院等高职院校成功升本后,可以拓宽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通道,把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变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读完中职、高职后,可继续深造获得本科文凭。

  “职业教育中,中职培养的是熟练技术的工人,即会使用机器;高职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懂得对设备进行运营维护;应用型本科则让学生能创造技术,设计设备。”李伟舵说。

  “随着教育部加快出台技能型高考,和众多高职院校升本和本科院校的转型,中国的职业教育将得到蓬勃发展,技术技能型学生将来还有望获得硕士、博士阶段的深造。”李伟舵畅想道。

  大学四年将实行“工学交替” 

  “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高校与学术型高校不同的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成败的关键在于深化校企合作,以及由此展开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李伟舵介绍,湖南信息学院的本科学生将有一整个学期时间在企业实践锻炼。这与学术型本科学生的学习有很大不同。

  “学生在读大三时,学校将安排他们去对口企业实习。这一方面可以完成企业生产任务,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技能。”李伟舵进一步介绍,学生表现由企业进行考核,不过关还将安排重修。

  “'工学交替'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型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也能让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李伟舵说,升本后,湖南信息学院还将至少从企业聘请三分之一的老师,并安排老师去企业进行培训。

  “今年的招生工作除了招录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学生,还特别拿出部分指标录取中职毕业参加高考的考生。”升本后,马上就要进入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办主任刘毅告诉记者,今年参加高考的中职生、高中生、高职生成绩达到要求的,均可填报该校本、专科专业。招生代码为4757。

   【财新网】(记者 石睿)2014年高考已经落幕,而高招录取的大幕即将拉开。与备受追捧的名校相比,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却生源缺乏。教育专家建议,应改变职业学校处于考试分流制度末端的现状,改变用人单位的招聘歧视。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缺乏。以广东为例,很多三B批次院校缺档严重。2012年,广东东华职业学院计划征集2149人,最终投档1152人,相差近1000人。类似情况在全国多地出现。2012年,河南省专科招生只完成了原定计划的七成半,上海专科的总计划招生数也大于报名人数。

  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未来或再增加。今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

  职业院校增加,是否会导致高职高专的生源缺口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孙诚认为,上述政策不能理解为把本科高校机械地转变为高职高专院校,更不是所谓的“降格”。造成职业教育生源危机的原因有三: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参差不齐的办学质量、用人单位的招聘歧视。

  首先,现有考试制度实施分流淘汰,职业学校成了“分流”最末端,社会普遍认为“中考、高考最差的孩子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就低人一等”,考生报考职业学校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而在国外,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是同等级的教育类型,考生通过诊断自我优势和兴趣,决定参与何种教育模式,这种的自主选择分流方式更合理。

  其次,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衡量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只能依靠资金投入、师资设备、企业合作等因素判断,各职业学校差异巨大。一批优质职业学校,由于有资金投入、与企业对接良好、产教融合充分,教学效果得到认可。有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学生没有学到一技之长,最终就业困难。

  最后,用人单位常常设置招聘门,将职业学校毕业生排除在外。孙诚认为,这是一种歧视行为。他建议,可鼓励一些用人单位带头打破招聘门槛,形成引领作用,“比如国有企业可带头先做,情况可能就会改变”。

  如不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生源危机或将继续发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认为,“职业教育生源问题未来会越来越严重”。

  对此,孙诚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打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通道,建立现代的职教体系;二是改变淘汰分流的考试制度,提倡多元化教育。三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仅仅依靠教育部是不行的,需要多部委达到共识,从政策上清除改革障碍”。 

宁波职教:风满帆扬正远行

  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浙江宁波早已以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探索了8个年头。

  制度护航才能满帆前行

  宁波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满帆前行,离不开制度护航。

  为了推动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实施职教经费统筹、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政策等一系列经费保障制度,加大了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到普通高中的2倍以上;全市范围的中职学校免学费教育……除了在制度和经济方面对职业教育提供支持外,宁波市还完善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条例》《宁波市职工教育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正是有了政府提供的各类保障,宁波市职业教育才实现了人才质量的稳步提高。

  校企合作,“私人订制”不再是梦

  2007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签署协议,共建以海天命名的二级学院——海天学院。海天集团投入1000万元资金为海天学院建实训大楼,并投入600多万元的实训设备。这场职业教育的“私人订制”是宁波职业教育闯出新天地的秘诀。

  宁波是国内较早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校企合作的城市之一,而随着《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实施办法的发布,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校企通)的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更是大大提高。据统计,目前全市各职业院校已与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一些企业还将实验室和生产线搬进了校园。这种“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的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宁波模式”,并很快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职教界争相模仿的典型。

  创新改革,各校凸显职教特色

  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几年来在宁波大幅增加,缺口极大。针对这一现状,宁波经贸学校结合既有专业优势,通过调研论证,新设立了物联网专业,成为省内最早设立物联网专业的中职学校之一。2013年开始,宁波经贸学校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以“3+2”形式招收物联网专业学生,每班40名学生,三年在宁波经贸学校就读,经考核后,到宁职院深造两年。随着物联网从概念到应用的推进,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将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基地示范推动为策略,有效教学探寻为重点,师资提升为保障”持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最终走出了一条条带有鲜明特色的改革之路。

  居安思危,问题与发展并存

  宁波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是,职业教育还是宁波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2013年宁波中职学校企业兼职教师比例偏低,仅有468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4%,与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至2015年“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30%以上”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师资队伍水平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另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仍需加强。实训基地是专业内涵建设的载体,随着专业内涵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基地建设不能有效满足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的打造与发展需求,亟须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加以配套政策予以大力支持。最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任重道远。各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路径,但存在合作质量不高、合作稳定性不强以及合作企业生产技术不够先进,无法有效培养人才三方面的问题。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与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宁波职业教育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网记者 王君)

    南京市中招咨询会17日在南京市国展中心举行,35所普通高中、52所中职校同场争夺生源。同日,连云港[0.48% 资金 研报]市中招咨询会也上演了一场生源争夺战。

记者在咨询会现场看到,普通高中大多“稳坐钓鱼台”,有的学校只有一两个咨询老师,而名校咨询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几所热门高中“行情”看涨,南师附中今年的预估分数线为683分,金陵中学680分,一中在662分到665分之间,13中在655到658分,雨花台中学为625分,预估分基本上都比各校去年的录取分上调了10分左右。南京市招办主任钱汉平介绍,从去年开始南京就下调了中考扩招生比例,由原先的20%下调为15%,这意味着全市中考择校生将减少1000多人,正常渠道竞争会加剧。

今年南京市共有4.5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比2013年的4.72万人减少1300余人。下降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对职业学校招生心态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走进国展中心南大门,就能够感受到中职校与普通高中争夺生源的“火药味”:从大门口到中招咨询会室内现场,途中设有五六道大红色的充气拱门,全部是中职校用来吸引考生和家长眼球的,咨询会入场口最抢眼的位置也被中职校悉数占领。南京商业学校体育舞蹈班的5名男生、5名女生身着黑色演出服,在咨询会场外跳起活力强劲的拉丁舞,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长驻足观看。“让学生跳舞,首先是宣传学校,其次是展示其专业形象,最终当然是为了吸引生源。”该校老师朱羽说。

南京烹饪技工学校学生现场制作的精美裱花蛋糕、刀工精致的龙凤呈祥拼盘和萝卜刻花等,让路过的考生家长怦然心动。江苏广播电视学校年招生虽然只有200多人,但为吸引优秀生源,也设点吆喝。“3+4分段普通本科、5+2分段普通本科、五年制高职、3+3分段普通大专。”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广告不仅占据多个显要位置,格外抢眼,出动参与招生宣传的师生也达120人左右。“我校招生规模在南京地区中职校中位居第一,年招生人数在2600人左右,这次中招咨询会是争取生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该校校长杨晓华透露,包括南京市在内,近年来初中毕业生人数在全省范围内持续下降,今年已到“锅底”,所以中职校普遍面临生源压力。该校作为省属中职校,虽然不乏竞争优势,特别是3+4中职直升本科项目今年在中职校中首开面向全省招生纪录,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直接冲击中职生源。”地处浦口区的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招办主任丁丽萍坦言,普通中职校只能在中招的第三批次招生,加上百姓不太待见,生源下降比较明显。该校去年的招生1311人,今年将减少到1000人左右。

在强劲的宣传攻势下,中职校的“人气”虽然还不能跟普通高中平分秋色,但也对不少考生家长特别是中考预估分数不高的考生群体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几乎各个中职校都有考生现场报名登记。杨晓华对职业教育前景表示乐观:“近年政府层面为职校生继续升学构建了多条通道,特别是本科升学层次的出现,对提振职业教育起到了直接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不少家长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对学一门技能的重视开始超过对学历的重视。”

在昨天的连云港市中招咨询会上,40多所四星级高中及部省市属中、高职学校参加生源角逐。今年连云港市共有4.3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比去年减少了约3000人。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曹开斌介绍,中考人数减少对中职有影响,但不是太大。今年,连云港中专还首次设置了门槛——必须是应届考生才可入学。曹开斌直言,中职校与普高的招生竞争主要是拼就业,再就是拼升学机会,现在中职校学生升本科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中职“性价比”动心的考生和家长也在悄然增加。 

 新兴产业项目占三成 参与知名企业超八成

    本报北京6月12日讯(记者 张婷)记者今天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拉开帷幕。今年的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信部、人社部等31家部委、单位共同举办。大赛共设有12个专业类的95个比赛项目,于5月31日至6月27日在天津主赛场及北京等12个分赛区举行。


  今年的大赛有5个新特点:一是紧跟产业升级,超过三分之一的赛项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项设置更加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三网融合、云安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等新技术都成为今年比赛的内容;二是对接企业发展需求,行业知名企业参与大赛项目超过八成,使比赛内容与产业前沿技术对接,将大力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三是大赛面向人人,竞赛项目专业覆盖面超过80%,全国28个省份、4个计划单列市举办技能竞赛超过2000场次,其中13个省份的赛项数量超过100项,一些省份还实施了“普赛制”试点,初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格局;四是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以友谊赛、对抗赛等形式参与赛事相关活动;五是修订了18项管理制度,赛事组织更加专业化,如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并依托其组建了大赛专家库、裁判库和监督员库,所有裁判均从库里抽签决定,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大赛期间还将同期举行全国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座谈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表演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等。

    2014年6月25日-27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赛项将在天津职业大学摆开擂台,参赛选手将分别在文秘速录专业技能、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展开角逐。天津职业大学学生记者陈宏鑫赛前以“大赛铸造明星,职教引领梦想”为主题,采访了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赛项承办组织协调人、指导教师、参赛选手等,以学生视角向大家展示不一样的大赛。

“不简单”的大赛 成就职业“金蓝领”

“这个大赛,绝对不简单”,在谈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时候,该校校长董刚如是说,“大赛考核的并不仅仅是每位选手的最终参赛作品,更多的是每一位参赛选手的综合素养。”2013年,来自机电学院、艺工学院的3位选手张晓壮、卞清秋、田在宇参加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据他们的指导教师于泓淼介绍,该赛项不仅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工明确,还需要做到密切配合,这些对参赛选手的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都是一次大考验。

大赛就像是一个大的比武场,是一个选拔技术人才非常好的平台。据卞清秋介绍,比赛刚刚结束,就有很多企业向他们抛出高薪“橄榄枝”,一家企业给他开出了底薪5000元以上待遇。每次大赛过后,获奖选手都会被企业以非常诱人的高薪“一抢而空”,他们都是实打实的“金蓝领”。

大赛反作用于教学 对接 “课改”

天津职业大学以大赛为“风向标”,适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加快设备更新换代,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据董刚介绍,该校2009年承担了“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项目,不过3G技术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甚至全国的一千多所职业院校中都没有设置专门的3G专业。承办该赛项对于学校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是重大机遇。“当时我们为了承办这个项目,马上送老师出去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承办过程中我们发现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落后于现在的通信技术最新水平。因此,我们就把3G技术及时加到教学里,这就体现了大赛对教学的反作用:一方面教学促进大赛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大赛反作用我们的教学,让我们更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

推广职业教育 塑造“职教名片”

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仍然是存在的。“要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还得发挥技能大赛这个非常重要的平台与载体的作用。”董刚说。

大赛之所以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不仅是因为它代表着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更是因为大赛孕育出了一颗颗璀璨的技能明星,而他们无疑就是一张张“职教名片”,不断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据赛项承办组织协调人高洋介绍,该校继2009年、2012年、2013年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后,今年是第四次承办大赛。正是因为学校如此高度重视大赛,该校学生在大赛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2008年—2013年,该校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9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15人。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拉开帷幕。今年的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信部、人社部等30家部委、单位共同举办。大赛共设12个专业类的95个比赛项目,于5月31日至6月27日,在天津主赛场和北京等12个分赛区举行,其中天津主赛场举办35项比赛,12个分赛区举办60项比赛。今年大赛参赛选手逾万人。与往年大赛相比,今年大赛按照“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完善制度、规范办赛”的总体办赛思路,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今年大赛赛项设置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开设了三网融合(4G网络)、云安全、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智能家居、飞机发动机装调与维修等32个赛项,占全部比赛的34%,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的办赛理念。

  二、行业知名企业参与赛项超过八成

  今年大赛比赛内容紧密对接行业标准,体现产业前沿技术。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如联想、中兴、大众、通用、西门子、博世、大连机床等)深度参与赛项设计、竞赛平台提供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参与赛项数量占全部赛项的80%以上,使比赛内容直接与产业前沿技术相对接,发挥了大赛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三、竞赛项目专业覆盖面超过80%

  在国赛的带动下,各地省赛、市赛和校赛广泛开展,全国28个省(区、市)、4个计划单列市都开展了省(市)级比赛,举办技能竞赛总量超过2000场次。其中,13个省市的赛项数量均超过100项。大部分地区还举办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比赛,一些省市实施了在校生“普赛制”试点。各级竞赛的中、高职专业类覆盖面超过了80%,竞赛已成为提高学生技能学习兴趣、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技能大赛体系基本形成。

  四、大赛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今年所有赛项均一体化设计现场比赛、技术体验和成果展示环节并全程摄录,供社会各界、家长、学生、中外友人体验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来自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以友谊赛、对抗赛等形式参与赛事和相关活动。香港地区选手将首次参加正式比赛。今年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中国残协等国内外众多团体或个人纷纷来信来电,希望观摩技能大赛。

  五、赛事组织专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形成了18项管理制度,对赛事全程相关工作做了较为全面、明确、具体的规定。加强赛事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赛项和合作企业遴选程序,强化办赛全过程约束监督。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并依托其组建大赛专家库、裁判库和监督员库。加强大赛资源转化,要求将各赛项竞赛过程中的技术文件、竞赛平台、试题库和视频资料等各类资源,转化成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共享性教学资源,使大赛更有效地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服务。

  今年大赛期间还将举办全国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座谈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表演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等活动。

   编者按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支撑性关键性的作用。但毋庸讳言,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依然困难重重,急需各方努力合作,找准症结,突破困境。  

  中职发展面临困境

  近年来,从统计数字上看,中职似乎依然红火,每年招生总体呈平稳态势,但如果挤掉水分,会使人大跌眼镜。目前,中职发展实际正面临三大困境:招生入口危机、培养关口虚拟、毕业出口迷离。

  招生入口危机。生源是中职教育存在发展的前提,而现在中职招生难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可以说:中职入口危机四伏。

  一是量少质差。近年来,随着人口生态的改变,不少地方初中毕业生数量仅有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且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进了普高。有些中职学校一年只能招到几十人,教工数量甚至大于在校生数。此外,中职生源绝大部分是普通教育升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相当数量的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最低学业水平,有的甚至达不到小学四五年级水平。这些孩子成了部分地区中职教育的主要生源。

  二是面窄渠塞。中职全日制学历型教育生源的主渠道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未进入普通高中的孩子,生源面十分狭窄。虽说可以面向所有有职业教育需求的群体招生,但渠道依然没有打通。目前的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

  三是心堵气淤。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都是选拔式考试的失败者。这些孩子正处于身心成长期,身体心智尚不成熟,巨大的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他们本就脆弱的心理产生逆反行为,使得中职教育难上加难。

  培养关口虚拟。因为生源危机的存在,中职教育招生已无门槛,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培养?于是,培养过程的道道“关口”,也就形同虚拟。

  其一,布局无序。目前中职教育的布局随意性很大,缺乏宏观中观调控,只在微观层面挣扎。中职学校的设置无任何科学而言,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就可审批,所谓的论证也只是走过场罢了。某省一个人口不足150万人的城市,曾有中职学校近20所,任其自生自灭,目前仍有15所,而近年初中毕业生仅有一万左右,且近8000人读普高。一些中职学校根本不具备办学最基本条件。

  其二,师资无源。目前国家除少数学校培养中职教育师资外,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中职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职教育的大部分师资是从普教转过来的,部分是从企业社会上聘用的,师资能力结构水平难以适应真正意义上的中职教育。

  其三,投入无标。中职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据专家测算,职教平均投入是普教的三倍至五倍,有的甚至更高。然而,我国至今没有制定科学的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投入标准。

  毕业出口迷离。招生入口危机,培养关口虚拟,必然导致中职毕业出口迷离。这些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中职就业可谓“一路凯歌”,就业率直逼百分百。我们在看到可喜一面的同时,万万不可忘乎所以,这其中实际上隐藏着巨大危机。

  一是产教脱轨。职业教育从行业剥离出来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非常奇特的现象,产业不问不管不办职教,职教办学不问产业历史现状未来需求。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产教脱轨直接影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数以亿计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大军,如何引领经济发展?

  二是校企脱节。职校企业两张皮,学生入企后,不得不从头学起,企业不得不从头培训。这对企业发展、个人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是损失,都是浪费,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是衔接脱臼。中职教育在很长时间是断头教育,中高职衔接长期处于脱臼状态。我国高职办学亦有“奇观”,就是高职面向中职招生比例偏低,高职主要面向普高招生。没有中职提供生源的高职,还叫高职吗?

  突围,三大出口

  中职教育直面困境,如何突围?笔者认为:关键是十二个字,即顶层设计、源头抓起、重点突破。

  顶层设计。中职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最大的困惑是目标不明,顶层设计迟迟不出。计划经济时代,中职教育主要由行业主办,按计划确定学校布局、专业设置、招生指标、培养要求、分配就业。可以说是计划引领职教。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特别是将中职教育统统从行业剥离收归教育部门管理后,中职教育成了末流教育,成了收容普教“差生”的教育,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不能不说与缺乏和不重视顶层设计相关。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把中职教育纳入整个教育的顶层设计之中,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要从国家中长期发展需要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出发,确定职业门类、人才数量、职业标准,从职业标准出发制定职业教育标准,从职业教育标准出发确定办学主体,指导职业学校布局,进而制定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生均投入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师资设备标准、多元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顶层设计关乎我国是否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源头抓起。中职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环,必须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全日制学历型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学生,要办好中职教育必须办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必须尽快扭转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的现状。试想,如果九年制义务教育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只凑年数,不问效果,甚至连基本教育年限都缩水打折扣,其实是不负责任。所以,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法,国家必须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每个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孩子,都能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标准,为孩子今后的发展,为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重点突破。首先,要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顶层设计的首要任务,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此引领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破解职业教育面临的种种难题。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必须统筹各类教育资源、行业企业资源、社会力量资源。当前要特别注重整个教育的改革,建设科学完备可持续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次,要全力突围。在体系的引领下,中职教育要找准位置,明确目标。要从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本源出发,拓展中职教育办学空间;要从中职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重要一环的使命出发,明确中职教育主要任务;要从校企育人是中职教育的本质规律出发,探索教学做合一的中职教育方法论;要从适应并助力产业发展的目标出发探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要从改革创新发展出发,切实赋予中职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并逐步杜绝行政权力对中职教育微观领域的干预。第三,要重点突破。我国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中职教育发展也不平衡,人才需求状况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明确各自责权利,形成职教“大合唱”,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办出质量,办出水平。

  (作者单位:安徽省行知学校)

  中职应是职教中坚

  方言

  曾经,中专生也是中国社会中一个响当当的群体,中等职业学校和它的老师、毕业生们,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到现在为止,在各行业领导中,都不乏当年老中专生的身影。

  即便到现在,中职仍然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大力量。截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3万所,占高中阶段总量的48%以上;中职招生人数占普通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9%。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中职生所占比例达到或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但是,目前的中职教育已经面临非常具体的困境:生源减少,社会认知度降低,适用师资难觅。普遍而言,中职学校都已经有了浓厚的危机感。

  这种危机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原因: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还缺乏有效衔接,中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断头教育”,这的确削弱了中职的吸引力。按政策规定,每年仅有5%的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能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学生上升通道受限,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加大投入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但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支出占GDP的0.2%左右,这比欧洲国家低一倍,该比例仅为德国法国的1/3左右,而生均支出仅为发达国家平均的1/6左右,与个别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中职本就是职业教育的起端层次,是学术型教育向技能型教育实行人员分流的起点,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基本人力资源储备的开端。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是基础性的。中国这样一个体量的大国,而且是处于技术、经济、社会开始迈向发展的一个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职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要为这个社会奠定一个厚实的发展基础,就应该放远眼光,真正支持中职教育发展,把中职锻造成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

    当场签约

    2万岗位向职校生抛“橄榄枝”

    中职生月薪最低2000元、高职生月薪最低3000元……近日,在德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德州2014鲁冀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上,3000个企业带着20000余岗位向职教生抛出待遇优厚的“橄榄枝”,仅招聘会当天,就有2500余名中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在这个全国有着727万高校毕业生的 “更难就业季”,此次招聘会的成功举办,让德州的中高职毕业生 “逆袭”,成为就业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宠儿。

    “真没想到,我一毕业工资就能拿到5000元,而且还承诺一年发14个月的工资!”刚刚和天津瑞华北京现代4S店签约的德州交通职业中专的毕业生袁启明兴奋地对记者说。该企业开出如此优惠的待遇,是因为袁启明满足企业对“双高型”人才的需求,到了企业就可以发挥专业优势,直接投入工作。

    前来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对德州的中高职毕业生也十分满意,首钢京唐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真没想到,德州的中高职毕业生素质如此之高,很多学生都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过奖项,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就业心态好,定位准,我们相信这样的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能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优秀员工。”

    校企合作

    让学生所学与就业形势接轨

    如果说 “德州2014鲁冀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为中高职毕业生搭建了找工作的平台,那么我市各中高职院校的 “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无疑为其毕业生更好就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签订了 “冠名班”“订单培养”等定向培养协议,这样,该校约2000名毕业生一入学就等于有了工作,促进了职业院校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而华宇工学院则依托亚太集团,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校企资源高度共享,办学上实现了 “厂中校、校中厂”的理想模式,该校毕业生可在亚太集团直接就业。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我们视德州10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新的机遇,大力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将学校的专业发展与就业形势直接接轨,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魏滨训说。

    政策支持

    为职教生就业带来新契机

    源于国家、省、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2013年,我市成为山东省唯一的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并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规划中,为解决学生就业,明确规定将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成立由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组建全市性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每年举办校企交流会、毕业生推介会等活动,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和网络平台。

    此外,还出台了鼓励我市校企共建工科专业和省级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实现职业院校办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鼓励知名企业和社会资金进入共建职业教育的综合公共实训中心。

    “3年内,我们将建设20个品牌专业,每个县市区原则上都要建成1所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或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形成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为山东西部隆起和德州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把我市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发展高地。”德州市教育局成职教科科长季振国说。

 一路走来不容易

 

    苏北的一个千年古镇,因“曲水人家、荷塘月色”,得名叫曲塘。一九五八年,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所农业中学——双楼农业中学(现名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那时,在距离学校不远处有几间青砖黛瓦,是我祖上的故居。听爷爷说起,双楼得名过去这里曾建有一座双子塔。 

    坐落在这里的双楼农中,远看像一座庙,近看还是一座庙。寺院内早已空空荡荡,取而代之的是课桌椅。一条大河环绕着校园,桃红柳绿掩染着校舍,万紫千红的学农基地。别小看这些,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许多故事—— 

    1958年3月8日,在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倡导下,双楼农业中学开办,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所农业中学。建校时,陆定一同志专门为“双楼农业中学”题写了校牌,还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欧阳惠林专程来校参加成立大会,代表陆定一阐明了创办农业中学的背景、意义和培养目标,他朴实幽默的讲话赢得了到会的800多名师生的阵阵掌声。 

    1964年,北京第三届全国人代会期间,陆定一得知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带领学生在双楼所在县搞“社教”时,他很牵挂:“双楼农业中学是我们创办的第一所农中,不知现在情况如何?请你关心关心。”会议一结束,匡亚明就直达双楼农中,正式蹲点在那里。同时,他还准备了拾粪的筐子,一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着筐子拾粪,为农家驱肥;一边到附近农村征求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当时此事还见了报,轰动全国。 

    1988年校庆三十周年之际,陆定一同志仍不忘关心双楼农中,又一次为双楼农中题了词:“感谢同志们三十年辛勤劳动,除了农业技术以外,还要学习农业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展望将来,农业是一个难关,必须及早注意,加以解决。”…… 

    一所普通的农业中学,凭着领导者的勇气和顶层设计,并持之以恒地牵挂与关照,这在中国恐怕绝无仅有! 

    双楼农中在这块希望的田野里,经过五十多年的冬耕春播夏忙秋收,为农村输送了近十万农技人才;学校在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的特色办学之路上,也使得双楼农中这个“第一面红旗”愈来愈鲜艳。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当然,双楼农中给无数像我这样从那里走出的学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思念:“恰同学少年”,我们喜欢那座校园美丽的倩影,我们热爱那方希望而肥沃的土地…… 

    可惜,好景不长。近年来,我已愈来愈不愿提及双楼农中,甚至想早点远离那里。不是说我没有母校情节,也不是说我没有缠绵乡愁,是因为我那所曾经就读的双楼农中,突然被拆迁了。 

    就在我对双楼农中渐渐被忘却之时,今年清明,已是头发雪白、步履蹒跚的原双楼中学校长潘耕贵得知我返乡,在第一时间上门找我:“无论如何要抽时间,写一写母校。再不写的话,历史可能就将我们抛弃了!”我已记不清,这是他第几回对我这样说。 

    本来书写母校是一件很神圣的事,为什么我迟迟不肯动笔,除了我不是专业作家之外,主要是母校被拆迁,始终让我难以接受这一事实。这次潘校长,还将他日结月累的一些学校的资料,无偿交给我,并对我说:“时间也许对他不多了,但这些资料也许对写作有帮助。”他说得那么沉重,甚至有点惶恐和忐忑,仿佛一把匕首,倒逼我必须拿起笔。 

    说句心里话,没有了“改庙攻书育后生”的学校,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牵挂,或者值得我们怀念的呢?就在匆匆岁月,把我们的青春慢慢消殁时,大到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小到基层校长潘耕贵,他们为了这所带“农”字头的学校,应该说吃尽了苦头,饱经了辛酸,但他们没有退却,始终黙默地前行。 

    为什么一个带“农”字头的学校,生存就这么难呵?虽然教科书一直在告诉我们,中国以全球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球22%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但现实情况是越来越没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做农民,因为农业挣钱太少,即使是那些挣到了钱的农民,在他们收入中纯农业收入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这些,有谁能为此担忧呢? 

    “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也许再过十年农民在中国就要消失了。”我没想到潘校长会说出如此忧心忡忡的话,“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不留在家里,城里还会有人愿意去农村?没有农民,中国的农业怎么可能发展?” 

 

期待农业职教明天会更好

 

    目前的学校搬迁,虽然没有离开双楼,可能区位更好了;目前学校也已升格为中专,虽说还是学校,可能更上了一层楼。但我要提醒的是,对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谁来种地”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就亟待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没有智慧、“三农”扶不起来,没有“中国梦”、越扶越贫穷。不管是扶智还是扶志,必须靠对口教育。这样才能让农村农业留得住当地年轻人、引得进外来年轻人。如通过教育,就像许多大量兴起的观光农业,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年轻人才自然愿意留在村里当农民,高素质的人才也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事实上,在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眼里,判断一所高中好不好,往往看它有没有“重点”、“一级重点”这样的头衔。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价标准应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评选。让学校的课程真正多样化、有特色起来。简单地说,就是有足够的必修课、校内选修课、校外选修课、用学分制管理的学校。让不同的人能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人有深层次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本源。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因为农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开辟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因为农民的付出和牺牲,中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因为农民的勇敢和创造,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是呵,教育可以与我们青春一样,没有衰老,也不曾远去! 

    让我们紧紧拥抱这个春天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改委)

   携手竞技 放飞年轻梦想

  ——全国中职汽修技能大赛侧记

  “我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希望,个人能学得过硬的技能,今后的收入和发展都会不错。这次大赛,我希望拿到第一名!”来自贵阳市交通学校20岁的许昌强有点兴奋。

  而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的张鑫宇则略显沉稳:“这次大赛是一个展示我自己的机会,也是对我这个准职业人的职业技能的考验,我会全力以赴。”

  他们所说的大赛,就是6月11日至13日,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雪佛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37支代表队共计417名中职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团体赛(汽车定期维护作业、车轮定位)及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车身修复(钣金)、车身涂装(涂漆)、汽车空调维修四项个人赛冠军。

  教育部职成司刘杰处长介绍说:全国中职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自2007年举办以来,已发展成国内培养和检验汽修人才的专项大赛,从历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如今都成为汽修行业的能工巧匠。8年来,全国中职汽修大赛的赛事水平逐年提高,已成为行业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大盛事和品牌,也成为各职业学校开展技术比武的重要平台,获奖选手都成了品牌汽车维修企业争相聘请的“香饽饽”。

  我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到2013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37亿辆,我国共有各类汽车、摩托车维修企业44.7万余家,年维修量超过3.32亿辆次,年产值已超千亿,急需专门技能型人才。

  而自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启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以来,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已投入2个多亿用于支持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使得全国近1500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他们已经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生力军,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的时候,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面临重重困境急需突围而出的时候,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持续高效率运转了8届的中职技能大赛,却能激发年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能吸引国内外大企业的倾力支持和参与,不能不说是一场提神、聚气的盛事,也是中职对自己的一次展示和审视。“职业教育水平看大赛”,是有道理的。越来越多的这类大赛在职业教育的各个专业行业中集群化展开,也许就是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放飞梦想的时刻了。

    近日,2014年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百川论坛”(以下简称“峰会”)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旅游院校、知名旅游企业的代表百余人汇聚山旅,共襄盛举。在上午的峰会开幕式上,学院院长宋德利致欢迎词,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秘书长韩玉灵代表行指委致辞祝贺,学院副院长魏凯主持了开幕式。简洁高效的开幕式后,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院长周春林的主持下,与会的旅游教育界、企业界的学者、专家立即投入了热烈的学术研讨之中。

今年峰会的主题是“人文·职业·改革”。共有五位主讲人先后发表主旨演讲。学院院长宋德利教授以《人文精神与旅游职业教育》为题首先开讲。随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邹统钎教授的《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特点及教学方法创新》,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朱承强教授的《转型发展时期的旅游教育改革》,青岛旅游学校校长兼书记陈作亮的《开拓创新特色立校——建设现代化的旅游中职学校》、台湾观光学院餐饮管理系主任江淑华博士的《度假村校园——低碳、乐活、休闲风》,也依次呈现。五位主讲人围绕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与全体与会者一道分享了诸多新颖的思维和智慧的盛宴。(详情见后续报道)


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百川”论坛是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共同主办,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承办的旅游院校高端学术论坛,自20115月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


从第一届峰会关注“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到第二届峰会探讨“产学研合作与旅游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再到2013年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职业发展能力”,再到今年剖析“人文·职业·改革”对于旅游教育事业的综合性、关联性作用,每一届峰会的主题都能准确把握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脉搏,每一次会议结出的硕果,总能给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补益。


下午2时,各位会议代表移师百川花园酒店,分成三组,以“百川”论坛分论坛的形式,同时进行研讨,分别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模式”、“如何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一体化贯通式发展模式体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会后,各位专家、学者在校园十佳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家AAA级景区——山旅校园。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分工,也就出现了职业。职业生活是人们首要的社会活动,是个体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基本方式。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是人们获得职业身份和职业资格的重要途径。

    社会在进步,职业教育自身也在完善与发展。世界各地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发展趋势相似,从最初以“解决生计”为目的,即作为“吃饭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后来,以“振兴实业”为目的,把职业教育作为振兴实业的法宝;再到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目的,职业教育不再单纯作为个体谋生的平台与实业发展的手段,而更体现个体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需要。这种批判式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济越发展,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在高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今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氛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职业教育正快速地走在构建现代体系的道路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

    从就业导向看,职业教育是低进高出的就业教育与富民教育。近年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上海市调查发现,沪应届生蓝领薪酬普遍高于白领,而且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从人才培养体系看,打破了原来职教学生“断头路”、“终结性”的发展格局。报读中等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圆大学梦。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打通,已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可以通过“3+2”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高职单考单招、优秀毕业生免试入学、技能型高考等渠道升学,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学生升学之路逐年拓宽。

    从发展平台看,构建了开放、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中职与高职衔接、职教与普教沟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发展等举措,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与多种继续深造方式。学生毕业既可以就业,也可以升学,相比普通高中更具选择性与灵活性。先就业、早担当责任,可以砥砺意志,获得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良机,有助于孩子少年立志,自强不息。因此说,职业教育提供了多样化成长路径,学生同样可以追寻人的无限可能与价值。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适应、服务、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也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上。

编者按

    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着政策落地和推进,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也引起了舆论热议。

    从中山大学校长卸任后,黄达人教授就一直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并被邀请至各论坛、会议进行交流,讲述他眼中的职业教育和本科高校转型。本文是根据黄达人教授在各个场合下的发言综合而成。

---------------------------------------------------------------

    我眼中的职业教育

    卸任中山大学校长以后,2011年下半年,我走访了国内十五个省市的二十几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骨干)校、民办学校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出版了一本访谈录《高职的前程》。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作为一个长期在“985”大学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怎么突然对职业教育感起了兴趣?一个现实的原因是,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可以更直接地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提供大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高技术、应用型一线人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深入理解,我认为,职业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高职的前程》前言里,我总结了职业教育的三个特征:一是师资,强调“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二是就业,强调持证上岗;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与实践结合。我发现,不仅在高职院校,在普通高校包括“985”大学里,也大量存在有着职业教育特征的专业。例如,临床医学专业的老师需要有在医院临床工作的经历。学校要办医学教育就要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上岗前需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所以,讲职业教育,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高职院校。由于教育管理部门机构设置等原因,造成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看法,把高等职业教育看成是专科层次的教育,把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看成职业学校。这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误解。

    正因如此,我觉得没有必要非得把应用技术型高校直接等同于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进行职业教育,但并不仅限于职业教育。而且,对于“职业教育”,大家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在现阶段,关键是把“应用型”这条路走起来;同样,也不代表其他高校就没有进行职业教育了。我赞成国家通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中高职,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做法。说明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专科层次的,也不是只有命名为职业教育的学校才来关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很重要。打破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专科层次的观念,回归了职业教育的本来面目,说明职业教育是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个方向。

    因此,我建议,不要把职业教育体系和整个教育体系分得太开,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不刻意强调把应用技术型高校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而是应该把高等职业教育放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去考虑。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国情,老百姓很看重学历;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把职业教育独立于整个教育之外,反而可能无法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相互融合才能使得职业教育有地位。

    普职融合的他山之石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可以也应该融合。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新加坡的做法可以提供一些启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建忠教授在《职教提高层次,国外怎么做?》文章里介绍,日本在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方面,沿学历体系多重路径向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学制灵活,设立多种学习路径。高等职业学校的入学要求是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可插班编入高职四年级,同样,高职三年级学生可参加四年制普通大学或两年制短期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可在毕业后经过考试转学升入大学本科三年级,如技术科学大学或国立大学工科学院。二是为学生打通升学通道,职业教育层次不断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高职毕业生可获得“准学士”学位,升入同年在各校开设的相当于本科层次的“专科”继续学习,专科毕业后可获得与四年制大学相同的“学士”学位,拥有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教育资格。新加坡的情况也是如此。

    即使是在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德国,提早分流是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前提也是各类教育形式之间进行互通,以便未来学生可以随时分流。

    因此,要加深对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我认为有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放在完善中国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提出,充分考虑与整个教育体系的融合;二是学校层面。对于学校而言,要有自己的办学定位,立足定位,办出特色,服务社会;三是学生层面。让学生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有着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不是通过一次分流就决定了未来的方向,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可以有多次选择的机会。

    所有大学都应关注“应用型”

    关于本科应用型转型这件事,我是很赞成的。我认为,关于“应用型”,不应该在定义上做文章、去纠结,而是应该看到其本质。“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落脚点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不是说要所有大学都来走“应用型”道路,但起码所有大学都应该来关注。

    以中山大学为例。中山大学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国际水平,国家需求”。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由国务院发布实施以后,广东需求就是国家需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把广东需求作为学科、专业布局的依据,例如,农业学科、海洋学科等。在研究上,也非常关注应用研究。例如,医科,明确提出以疾病为导向;文科,我们主张问题导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特别注重给应用研究特长的教师以职称晋升的特殊通道。在国际合作方面,结合广东核电、电子等支柱性产业需求,先后成立了中法核工程学院以及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

    其实,所有大学都在关注应用的问题。例如,教育部、财政部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对其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总体思路为,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根本要求,依据国家、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规划以及行业、企业的重大需求,对协同创新方向选择的重大意义、深远影响以及紧迫程度进行认定。

    “2011计划”有四类协同创新模式,这次候选认定的69个中心,有29个属于面向行业、产业类。我参加了其中一个活动注意到,此类中心特别强调以“支撑传统、引领新兴、产学融合、贡献重大”为建设宗旨,经过改革发展,建设成为我国行业产业前瞻与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转化平台,高端行业产业人才的培养摇篮。这次也看到,这类中心的牵头高校主要是“985”、“211”大学。因此,我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不仅仅存在于狭义的职业教育,也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所专属。“应用型”代表着一个办学方向。 

    之所以要强调这是一个方向,就是希望学校领导不要纠结于概念,而是要认清本质。大多数高校领导对于“应用型”是没有分歧的,就没有必要去争论是不是职业教育,也没有必要去分辨应用技术型与应用科技型在字面上的差别。推动本科应用型转型,关键在于如何去推动。用安徽省教育厅程艺厅长的话说,“用应用的方式推进应用型转型”。我也认为,在国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特别关注的焦点,作为大学的管理者,重要的是行动,而不要让一些概念上的争论扰乱了我们的办学方向。

    新建本科向应用型转型是完全正确的

    对于新建本科的问题。首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一直把“应用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中对学校办学定位的基本要求。所以,强调新建本科向应用型转型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与老的本科院校相比,明确办学定位问题对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更为迫切的现实任务,这直接影响新专业的开设和布局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办学的重大问题。

    第三,很多新建本科就是从高职、高专升格而来,对于职业教育的特征,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比较熟悉。因此,在应用型转型或者坚持走“应用型”道路上比较有利。所以,我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是应用型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在前面已经提出,应用型的方向是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关注的,应用型转型也不应只限于或专指新建本科院校。

    我在一些场合也听到人们的一些评论,认为新建本科是因为办学水平低才会被划为应用技术类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用不代表低水平;面向职场培养人才也不是低水平;强调应用研究更不是低水平。我特别认同清华大学谢维和副校长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大学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上可能定位各不相同,但不应以定位来判断大学的水平。大学的办学水平不是体现在办学定位上而是体现服务于定位的水平上。

    本科应用型转型既要体现国家意志,也要注意多样化发展

    我听说,有舆论认为,所谓推进本科应用型转型的《驻马店共识》带有比较强的行政色彩,是用行政的方式改变学校的办学方式。要评价这个观点,我认为,应从国家意志和大学自主权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第一,关于国家意志,我想通过建设《大学章程》这件事来说明。从法理上来说,制定组织章程的是其投资者、发起人或举办者,对公立大学而言就是政府。也就是说,大学章程一定要能够体现举办者的布局和意愿,而大学在确定的框架下行使办学自主权。如果不能体现举办者的意愿,无法界定大学与政府的边界,《大学章程》的作用就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对于公立大学而言,政府作为举办者,如果国家意志无法得到体现,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也就无从谈起。

    就我走访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比较早地就明确提出要走“应用型”的道路,而且不少已经付诸行动。安徽、河南、山东、重庆等省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出台政策或给予资金支持,鼓励转型。在此基础上,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时进行了总结、推广和部署,并指导成立了技术应用大学联盟。我认为,这正是国家意志的正确体现。

    第二,在保证国家意志的前提下,需要梳理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不要有太多规定,让大学自己去发展。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马里兰大学前校长牟德博士在与我交流时提到,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不加控制,自由发展”。我也曾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要多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少一些指令性的文件。

    最近对于落实大学自主权的讨论比较多,我认为,落实大学自主权,不在于要给大学多少权力,而是应该明晰政府和大学的权力边界。借鉴最近比较热门的负面清单的概念,所谓负面清单,就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以“非禁即入”为原则,仅规定禁止或限制进入的领域。那么,在讨论大学自主权方面,是否也可以转变一下思路,从规定“大学可以做什么”到明确“大学不能做什么”。政府不再给大学画圈,而是政府先把权力的边界划好,把办学的空间留给大学。

    另一方面,政府在放权的同时要加强考核和评估。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简政放权是手段,根本目的是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管理大学,从管制型向监管型转变,这里面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该放的权力放掉;二是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因此,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的管理应该侧重在监督。

    例如,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有了重要转变。本科教学评估已从水平评估改为审核评估以及针对新办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合格评估抓底线。而所谓审核评估,是按学校自己确定办学目标进行评估。

    我认为,审核评估代表了政府对大学管理的一种导向,即对大学的评估是一个相对概念,既不是用同样一套指标体系去评价大学,也不是用定量的方式去考核大学,而是看大学是否遵循自己的办学定位,是否实现了办学目标。

    第三,作为学校而言,在走“应用型”道路时,不要照搬其他学校的经验,努力办出特色。

    去年年底,我请陈至立同志为海外大学校长访谈录作序,她说她最重要的意见,就是要注重大学发展的多样性。香港城市大学程星副校长则套用了一句名言:平庸的大学都是一样的,而优秀的大学则各有各的优秀。

    我想,大学发展要多样性,本科应用型转型同样也要注重多样性。在现实中,我看到了各种精彩案例。有的立足地方,强调错位发展。例如,黄淮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有的原来是行业办学,现在要回归行业,强化行业。例如,武汉纺织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有的没有行业背景的学校也积极对接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例如,常熟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有的是中德合作,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课程改革思路。例如,合肥学院;有的建设与城市密切互动的城市型大学。例如,成都大学。等等。

    另外,各个学校探索应用型转型的规模和范围也各不相同。多数学校整体转型,也有的学校在几个学院甚至在几个专业先探索应用型转型之路。例如,曲阜师范大学。

    总之,特色发展必然呈现多样性。在转型发展时既要贯彻国家意志,也要充分尊重大学的自主权,不能“一刀切”。

    走“应用型”道路要关注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我认为,对于大学而言,不管走不走“应用型”道路,都要关注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大学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对于走应用型转型的高校,就是需要在高等教育的这些基本问题上,突出应用的特征。例如,人才培养的定位是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强调回归职场。我很赞成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对于应用型的理解,他认为,这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我觉得,是否也可以说,应用型强调面向一线、面向现场培养人才。又如,研究工作的定位强调面向行业、面向产业的应用研究,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重点关注管理规范创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等等。

    这里,我特别想讲一讲学科基础建设的问题。在本科应用型转型中,需要重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对职场的适应性,而不要求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上,淡化学科体系不等于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在学生培养上,体与用、道与术的平衡是永恒的话题。我也看到一些明确走“应用型”道路的学校非常注重大学文化的建设,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和气质。

    同时,大学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教师,他们是学科的专家。学科水平高低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我想,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而学科则是教师的成长道路。

    对于新建本科而言,更加不能忽视学科建设。一方面强调要向应用型转型;另一方面要注意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型。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提问,专科和本科的区别在哪里?得到了很多回答,也受到很多启发。最近,为了找到更为根本的区别,我认真阅读了《高等教育法》,找到了一些依据,列举出来:第十六条,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一)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第二十五条,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第四十七条,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教授、副教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学科是本科区别专科的重要特征。

    走“应用型”道路,强调围绕行业、产业建设专业群,但是要注意到,支撑专业群的是学科群。我认为,“应用型”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为职场所欢迎,又体现在学校有能力为社会和企业服务,而服务能力的基础就是学科的水平。

    (本报记者梁国胜整理)   

  赛场即舞台,中职模特新星争艳北京

  20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赛项在京举行

    青春的脸庞,婀娜的身姿,镁光灯闪耀的华美视觉盛宴……6月10日--13日,在艺术之都北京,在时尚之地751 D?PARK时尚设计广场第一车间,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近百名中职学生首次在专业的赛场、专业的灯光舞台上像行业的职业模特一样进行T台比拼,这是由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和北京市教委承办,东城区教委和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协办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模特表演赛的比赛场景,是校企共同选才、共同育才、共同办赛、共同推才的有益实践。来自教育部、北京市教委、东城区教委的领导和国内中职教育系统的代表、高等院校、众多企业、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影视公司时尚界人士共同观摩了这场由中职模特参加的精彩表演,共同见证、分享了这一集模特大赛、校企合作、学术论坛、人才选荐等为一体的职业教育成果盛会。

  在星光闪耀的专业T台上,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99名中职学生同台竞技。比赛分模特服装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组别进行,选手将通过泳装、生活装、产品展示、晚礼服等几个环节充分展现自己的技艺和风采,评委从选手的基本体态、T台技巧、风格化演绎、产品展示、镜前表现等多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全方位考察,最终按10%、20%、30%的比例分别评选出比赛的一、二、三等奖获奖者。

  本届大赛本着规范、节俭、开放、时尚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求新求变,呈现出以下八个亮点:

  一是组赛专业化。本次大赛的组织、策划、选手及裁判选拔严格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相关要求进行并直接与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接轨”。比赛现场由中国“模特之父”之称的张舰担任导演,给学生真实的比赛环境,实现了中职模特大赛与行业比赛的无缝对接。大赛承办方充分调动地方优质服务企业及行业优质企业支持大赛组织运行。委托专业旅行社承担选手接待、人员车辆调动等任务;安排蟹岛三点钟会议中心为参赛选手提供优质舒适的住宿、训练条件;安排北京国际时装周活动中心——751 D?PARK时尚设计广场第一车间作为比赛场地;委托专业知名模特企业担任比赛现场执行,充分集合各方面优质资源,保证大赛的各个环节专业、公平、稳定、有序开展,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引进社会力量共同办赛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是办赛开放化。比赛场地预留足够空间安排观摩区域和媒体拍照区,同时还安排有实况转播、网上全程视频转播,做到比赛信息的及时推送。比赛期间,30多家媒体对大赛进行实时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关注职业教育发展成果,让更多的学生认识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

  三是赛研一体化。比赛环节设计注重检验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体现对模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评。大赛同期举办模特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模特大赛专业办赛特点等专题研讨会,有利于参会各省市代表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达到以大赛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的目的。

  四是功能多元化。本次大赛力求以一次大赛实现比赛、交流、教研、人才推介等多项功能。大赛期间,北京服装学院等优质高校与参赛学校、选手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为各校介绍模特行业前沿的培养方向;一些知名模特企业和影视公司现场选拔优秀人才,学生和企业供需见面,体现了“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办赛目标。

  五是交流国际化。比赛过程中,大赛承办方邀请国际模特行业、企业精英参与,在大赛评审、国际化人才选拔标准、国际化模特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交流,开展国际化合作项目研讨,促进中国模特行业与国际模特行业的友好交流,加深了解,探索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是紧密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办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李克强总理专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近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即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体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意志。当前,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佳载体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蓬勃开展,数以万计的职校学生在这里尽情释放青春光彩,开始自己的追梦之旅。本次模特表演大赛正是借助职教改革的春风,积极探索模特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引领国内模特专业发展方向。

  七是政府支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今年,北京市首次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赛区,承办“模特表演”和“城市轨道车辆运用与检修”两个全国大赛项目。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人力、物力、环境等方面给予大赛大力支持,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对大赛给予全程指导,知名模特企业担任比赛现场执行,尤其是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大赛组委会精心选择751 D?PARK时尚设计广场作为模特表演赛项的举办地,就是要依托北京“时尚之都”的深厚底蕴,借助798浓厚的艺术氛围,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模特后备人才播下成长、成功、成才的种子,为他们的职业人生留下闪亮精彩的一页。

  八是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校的综合实力。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校和北京市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委员会主任校,已连续七年承办北京市中职模特大赛。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职业模特人才,上百名学生在国内国际模特大赛中屡获大奖,近年来活跃在世界时尚舞台的世界名模王伊娜、中国名模单静雅均是该校培养的学生。

  作为又一项全国性的时装艺术盛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模特表演赛吸引了众多高等院校、国际国内知名模特经纪公司、影视公司、时装模特界的知名人士云集751 D?PARK,共同助力模特职业人才培养事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模特后备人才铺设了一条从“职校学生”通往“职业模特”的星光大道。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刘奕湛 吴晶)记者12日从教育部获悉,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拉开帷幕。今年大赛赛项设置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开设了三网融合(4G网络)、云安全、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智能家居、飞机发动机装调与维修等32个赛项,占全部比赛的34%。 

  据了解,大赛共设12个专业类的95个比赛项目,于5月31日至6月27日,在天津主赛场和北京等12个分赛区举行,其中天津主赛场举办35项比赛,12个分赛区举办60项比赛。今年大赛参赛选手逾万人。 

  此外,今年大赛比赛内容紧密对接行业标准,体现产业前沿技术。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深度参与赛项设计、竞赛平台提供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参与赛项数量占全部赛项的80%以上,使比赛内容直接与产业前沿技术相对接,发挥了大赛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在国赛的带动下,各地省赛、市赛和校赛广泛开展,全国28个省(区、市)、4个计划单列市开展了省(市)级比赛,举办技能竞赛总量超过2000场次。其中,13个省市的赛项数量均超过100项。大部分地区还举办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比赛,一些省市实施了在校生“普赛制”试点。各级竞赛的中、高职专业类覆盖面超过了80%,竞赛已成为提高学生技能学习兴趣、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技能大赛体系基本形成。 

  据悉,本届大赛的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来自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以友谊赛、对抗赛等形式参与赛事和相关活动。香港地区选手将首次参加正式比赛。

    5月,毕业生又到求职关键期。在大学生持续遭遇就业难的当下,中职毕业生的成绩单却很亮眼:武汉重点中职,七八个岗位抢一个学生;上海浦东中职生,大部分提前一年被预定;在贵州的招聘会上,甚至有企业为中职学生开出配车配房的优厚条件。

  一面是市场对中职生日益火热的需求,一面却是中职学校相对冷清的招生,中职教育为啥缺少吸引力?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如何破除?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行分类高考后,中职教育能否迎来转机?

  —— 

  经费投入连年增长,办学水平一直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巨大——但说到底,中国的职业教育对多数学生和家长还是缺少吸引力。但是,近期在上海,记者看到了职业教育的一些新变化。

   职业启蒙教育能否做得更早更好

  自己动手在布面作画,然后做成有个性的T恤、布包;把一根普通电缆制作成网线,再用它体验上网;跟着未来的厨师们学做香甜的点心……日前,上海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走进中职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参与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的共212个职业项目。

  面向整个城市打开中职学校大门,提供职业体验活动,在上海还是第一次。去年,上海在星光计划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组织了一些初中生现场观摩,反响很好,于是就有了今年的职业体验日。外界的积极反响让主办方始料不及:没怎么宣传,第一批网上试推的1万个名额一抢而空。

  在农业学校,你可以当小农夫,学种盆栽、当草坪理发师;在技工学校,有数控木雕、3D打印、操作机器人等项目,在服务性行业集中的中职校里,你可以参与一回古玩艺术品拍卖、学调鸡尾酒或练习极速点钞。每个项目前都是人头攒动,候场的队伍排得很长。

  耐心地将丝线分成几股,然后拈针刺绣,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一名家长看到二年级的女儿如此专注都很惊讶:平时老觉得她缺兴趣、没长性——要是读书也能这么专心就好了!

  职校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学得轻松,都是差生。美术专业一年级学生朱靖辰自信而坦然地说:我初中学得累,成绩一般,进了中职,一样功课紧张,但喜欢就不累。这里不拼数理化,比的是技能和创意,职业目标也更清楚。小朱说,毕业后他会继续考大学。

显然,很多家长都把职业体验当成了带孩子放松的手段。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告诉记者,在美国,孩子6岁就要接受职业体验教育,中国的职业启蒙教育起步很晚,许多学生直到填高考志愿时,还对个人特长兴趣和各种职业特性缺乏了解。

  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看来,职业体验活动有利于启迪学生未来发展。让学生更早对职业有认知,较早认清自己兴趣所在,日常学习将会更有动力。他甚至设想,今后上海是否可以形成传统,将每年4月办成青少年的职业体验月

  中职毕业生收入稳增为何爱跳槽

  虽然人们对中职教育存在一定偏见,但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的2013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13年,上海市86所中专、技校、职校近4万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7.8%。在超过2.2万名直接就业的2013届上海中职毕业生中,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或基本对口率达84%。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727万,有了上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似乎已成常态。

  据调查,近几年上海中职毕业生收入持续提升,护理、航空服务、数控技术等专业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占四成,2010届中职毕业生起薪多在2000元以下,工作3年后,五成以上税后月薪已超过3500元。受访中职毕业生中,仅有不足一成对目前收入不满意。

  不过,调查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10—2012届毕业的中职生,只有四成还在原单位,有过2次及以上跳槽经历者超过40%,且多从国企转到民营中小企业。用人单位调查也显示,中职生岗位稳定性一般

  中职毕业生为何频频跳槽?不少用人单位归因于中职生年龄较小,在岗位敬业精神方面有所欠缺。但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陈嵩看来,关键问题仍在于劳动用工制度的不规范和薪酬体系不尽合理。一些国企的薪酬制度仍存在惟学历倾向,对中高职毕业生往往抱着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理,中职毕业生只能通过跳槽获取更好薪酬。陈嵩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关注技能型人才的起薪和技术岗位准入标准的规范实施。

分类高考后职业教育能否迎转机

  刚进校,学生大都不敢和老师交流眼神,因为用传统的教育标准看,他们是差生,是失败者。但现在,他们多阳光自信!职业体验日里,几乎都是学生志愿者唱主角:维持秩序、讲解要领、带头示范。感慨于学生的成长,上海商贸旅游学校的徐本方老师这样说。

  上海商贸旅游学校是黄浦区属的一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本是区内兜底招生的学校。如今,这里的毕业生却异常抢手——刚进5月,已一个不剩。与不少职业学校追求规模化办学不同,商贸学校近几年探索精致化办学,招生规模从5000多名缩减到了3000多名,专业从20多个减少到11个。

  不要用旧眼光看待职业教育,未来不会是单一读书成才的时代。产业在转型,第三产业新岗位不断出现。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我们职校的学生,要成为有能力的好人,过上有自尊的生活。校长李小华说。

   商贸学校的毕业生里,有40%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李小华说,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今年教育部宣布,将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行分类高考,上海在推行4年“中高职贯通”之后,近期还开始在一些应用技术类高校探索让学生从中职读到本科的“直通车”。

  在陈嵩看来,分类高考,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职业教育可能由此走入社会观念与办学现实的转折期,从而逐渐回归为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低层次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尽快搭建起完善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更多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学校,让中职生真正做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

  记者手记

  改变命运,职业教育也可以

  有哪些东西会伴随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且紧密关乎我们的幸福感?答案有两个:家庭和工作。

  工作与职业关乎人生幸福。但多年来,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有些偏门。尽管早有《职业教育法》,多地职教经费却难以做到持续、均衡和足额地拨付;尽管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中职教育对改变孩子乃至家庭命运有着实际意义,但在不少人的眼里,读中职的孩子就是差生,是失败者,遑论自我实现与幸福感?

   一边是已持续数年的史上最难大学生就业季,一边是中职毕业生行情见长和招工难、缺技师,如此荒诞的情形最终让我们迎来了职业教育命运的转折——不久前,教育部宣布分类高考,让包括中职生在内的技能型人才不再非得和学术型人才一样拼知识记忆和解难题水平,而是有了自己的上升通道。经济转型时代的中国发展,不仅需要有几个领军人物,更应该倚重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同样也可以。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应该实实在在地存在。社会观念的偏见与轻忽、人才培养的单一和偏执,真的到了该扭转的时候了。 

   6月6日上午,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在广州碧桂园凤凰城酒店闭幕。据悉,该赛项连续三年由广东省教育厅和旅游局承办,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协办,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层次最高的酒店服务类技能竞赛。



  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王志红致辞。

  据了解,从6月4日开始,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36支代表队共计144名选手参加总决赛。本次大赛裁判人员20%为行业专家,25家著名旅游企业大力支持本次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


  闭幕式现场表演。

  本次酒店服务竞赛分为中餐宴会摆台、客房中式铺床两个赛项。在比赛现场,144名选手用娴熟的业务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展示了中职学生的风采。

   南方日报讯 (记者/昌道励 实习生/占荣)从高考结束到放榜前,考生的压力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小。不过,相对于高中生过高考独木桥的压力,中职生显得较为淡定。“冲一冲或许就能去更好的学校,冲不上我还有一门技能”。不少中职考生表示,高考并非自己唯一的出路,最终都要靠自己。

  “专业学好不愁找工作”

  小梅是番禺区农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考试的内容都在我们学的范围内,不会太难。”考完后,她心情显得很轻松。小梅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实习,但她希望能继续在学校学习。“那些找工作的同学,也是玩一段时间才工作的,感觉学不到太多东西”。

  小梅认为,比起高中生高强度的复习,他们虽然稍微轻松点,却也压力不小,“毕竟还是想拼一下,读更好的学校和选择更好的专业”。

  曾先生的女儿是中职生,他希望女儿能考上广州大学,“不是为了文凭,而是希望她能提升自己”。曾先生坦言,自己是生意人,招聘的时候从不看重学历,“我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

  “成人高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考生小钰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她学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这被她认为是以后一定会“更火”的领域,“很多广告公司、网络公司都需要这个专业,所以就跟着潮流学了”。小钰所在的年级有200多名学生,100多人都来参加高考了,“有50多人已经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了”。

  在小钰看来,大部分中职生都会选择高考,但高考并非唯一的出路。“专业学习好的学生,早已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心仪的学院,专业没那么好的学生都会参加高考,希望在大专院校继续学习原来的专业,或者转学其他专业,也可以直接出来工作”。

  正是因为有“退路”,小钰也尽量让自己保持好心态。“只要专业学好,以后也不愁找工作,未来还是要靠自己。”小钰希望自己至少能考上大专院校,继续学习计算机专业,“不断提升自己”。

  来自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小梁并没有参加高考。“对于我们来说,成人高考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可以边工作边学习”。

  小梁说,他们专业当时报名的时候有100多人,但是来参加考试的只有20人左右。“大部分人已经工作或者实习,还有一些因为参加自主招生已经被录取”。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