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展开全部

构建 拆装 组合:学习如同搭积木

  “现在是积件学习,就如同使用积木一样,可以重新构建,拆装、组合非常方便。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共建设了7门网络精品课程、718个积件、718个PPT课件、1546道试题、59个行业标准、38个技能方案、47个教学案例、38个实训项目方案等专业资源库。”刘冬美是北京商业学校的教师,在电脑上向记者示意,根据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梳理分析确定资源积件,最后按照教学最优设计组合形成了网络课程资源。

  这种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资源,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深度融合。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员,北京商业学校是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题组长单位,是物流专业与语文课程的课题副组长单位,是会计电算化和动漫专业的课题共享单位。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侯光算了一笔账:假如学校自己开发会计专业的课程资源,每门课的开发成本大约需要30万~50万元,以开发8门计算,需要240万~400万元的资金投入;如果参与该专业的共享使用只需要8万元,就可以共享已经开发的所有资源。按此计算,可以为学校节约成本至少242万元。

  通过近两年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使参与共建共享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达成了共识,优势互补、合力共建、协作创新、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共建共享文化正在形成。

  共建共享计划使企业有机会深入了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促进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企业成为共建共享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共建共享标准化、可视化、多途径应用的成果不仅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还满足了企业培训的需求,提高了培训质量,增强了培训效果。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畅捷通的一些工程师,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真正成为校企合作的使者,而学校在专业建设,产品研发,课程研发等方面,与企业联手,根据用人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校企成为一家人。

  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耿洁介绍,共建共享计划(二期)将增加新的举措,如开通申报和管理系统,及时统计,动态跟踪;在建设任务中增加了视频公开课程,将推出一批名师名课;吸收更多生产性企业的加入,与企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提升技术应用水平,采取等前沿信息技术和先进教育策略,虚拟现实、实物仿真、流程模拟和过程再造以动画、三维、思维导图等形式集中突破专业知识教学重点、岗位技能训练难点和职业能力形成要点;在管理上,将成立专家组,加大技术支持、教改辅导、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二期项目建设,提高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开发质量和水平等。

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召开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日前在广东顺德召开。会议围绕“凝聚共识·内涵发展”主题,全面展示了高等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会议以教育部、财政部2011年开始联合实施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为主要内容。江苏、四川、湖南围绕“省级教育部门如何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优化专业布局,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主题,介绍了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统筹协调、科学管理”高职专业建设和优化高职发展政策环境的有益经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围绕“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根据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创造条件灵活设置急需专业,调整自身专业结构”主题进行了大会交流。大会集中展示了281所高职院校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典型案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提升高职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成果。

  会议还设计了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企校合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国际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等成果展示与体验模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阶段成果,共同探讨了高职院校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企校深度合作、专业建设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实践路径。

  本次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办,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但现在多数高职院校还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不能有机结合,培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学生还在被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还只是口号和愿望。这也导致了高职学生的“厌学现象”,而且“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

  “自主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在教学中探索并不断完善的一种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元素。其中的一体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用性,而自主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用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体化教学”在我国中高职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它的内涵是在教中做、做中学,做是核心。实施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要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课程内容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授课方式从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变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探索新知;课程评价从老师讲好为准,变为以学生学好为准。

  “自主学习”的设计思路,是在整体设计的训练目标框架内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分配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申请参加考核。

  “自主管理”的内涵是广义的个人行为素质的自主培养,包括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生活、学习和工作,培养自主调整心态的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前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是完成高职教育“高素质”培养目标的需要。

  实施“自主式一体化教学”,需要按照课程整体设计的构成要素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第一步要了解职业能力需求,包括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职业操作技能和其他技能。第二步要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来制定职业能力目标,并转换成课程教学目标。第三步要确定能力训练项目,由学生在教学中来完成。第四步是准备职业活动素材,包括符合职业活动实际的情景、工具、设备、材料等。第五步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训练相互交融。第六步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知识目标的学习、能力目标的学习(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七步是形成性考核,指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考核将平时项目考核和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项目考核包括三个部分:技能操作、知识答辩和笔试(学习报告);期末综合评价包括:项目完成成绩、学习态度、综合素质和考勤。

  实施“自主式一体化教学”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也明显提高。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满意率达98%以上,比传统教学模式满意率提高了40%以上。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后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了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海鹏洲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学习成绩、文化水平、道德素养等方面参差不齐、情况复杂,而入学后,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短短三年的学习时间,如何使其成人成才,是我们长期苦思冥想的重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只有树立了感恩的思想,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工作、服务社会等一切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感恩教育应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人的职业素养中,感恩精神是最值得倡导的,感恩品质决定劳动品质和成果品质,因此感恩具有积极的职业魅力和创造活力。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内心丰富、善于改善劳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员工,往往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一种最真实、最现实、最有效的感恩文化。一方面,对于员工个人来说,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它能让员工在企业的大家庭中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找到归属感。另一方面,企业要感恩于员工,要懂得离开员工的奋斗与付出,企业的发展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保障员工和谐幸福成长。

  感恩教育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的最深切的人文关怀,是打造学生职业精神的关键。高职院校必须把感恩教育植入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和挖掘院校的文化优势,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让学生成为既有职业精神又有感恩精神、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优秀企业员工。

  进行感恩教育的基本路径

  高职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学业没有规划,对人生缺少方向,对前景感到渺茫。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拾信心,勇敢地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真正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成功大学”入学教育。每年新生开学报到之际,感恩报告要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学院要邀请学生家长、企业代表实地考察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学生公寓和食堂,听感恩报告,看感恩文艺演出,让学生和家长同吃一餐饭,同住一间屋,相互交流,共同感受,让学生感恩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架起连接学生、家长、企业的桥梁。此举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成功大学就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步。

  二是建立和用好资助基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奖、助、贷、减、免、补”资助体系。近年来,累计有2万多人次获得各类资助。学院着力建设“春晖基金”,通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院师生员工、社会爱心人士赞助捐款等形式募集资金,贫困学生通过自愿申请、爱心回报,最终实现救助基金的良性循环。

  三是帮助学生搞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学院的感恩文化教育加大了专业和企业文化等元素的融入力度。开辟了“企业家论坛”,邀请企业老总讲述创业奋斗故事,讲解现代企业文化;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面对面”活动,让毕业生回到母校与在校生交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实施感恩教育的未来思考

  一是纳入教学,“登堂入室”。要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把感恩教育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又要发挥非专业教师的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上什么课,都要将感恩思想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是搭建平台,全面覆盖。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使感恩文化教育活水长流;通过加强感恩文化研究,提高感恩教育的学术水平;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历练学生感恩社会的能力;坚持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把感恩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三是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要想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教学中要学会感谢学生的配合和支持,感谢学校提供的优良的教学设施和优质的服务环境,用感恩的情怀教好每一节课,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感恩和奉献是岗位要求,也是必备的职业素养,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有成功的愿景。(师承瑞 王元河 作者分别系山东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和宣传科长)

  本报上海12月23日讯(记者 张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现场交流会今天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精神,对第一批项目学校取得的成绩与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深化项目成果、推进改革创新的工作任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项目。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项目建设打造了一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成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军;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包括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凝聚行业企业力量、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和助力职教整体改革等。

  鲁昕要求,按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开展示范校的“后示范”建设。要着力抓好8项重点工作: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更加注重开展职教集团办学,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更加注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更加注重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以及更加注重承担先行先试任务。

  会上,鲁昕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共同开通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成果展示交流平台。第一批项目成果将在该平台上向公众长期开放,并实现动态更新。

        2013年12月21日至22日,“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在广东顺德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是一次职业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部署的重要会议。会议围绕“凝聚共识·内涵发展”主题,全面展示了高等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会议以教育部、财政部2011年开始联合实施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为主要内容。江苏、四川、湖南围绕“省级教育部门如何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优化专业布局,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主题,介绍了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统筹协调、科学管理”高职专业建设和优化高职发展政策环境的有益经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根据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创造条件灵活设置亟需专业,调整自身专业结构”主题进行大会交流。发言单位还与嘉宾、代表进行了互动。大会集中展示了281所高职院校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典型案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提升高职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成果。
        据了解,“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是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专项。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重点支持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优势专业进行建设。项目共支持建设了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977所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1816个专业点。中央财政项目总投入4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投入和学校自筹共计34.28亿元,惠及全日制在校学生近90万人。2013年9月,完成项目验收。
        为科学、客观、全面、规范地评价项目绩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第三方,独立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简要《项目绩效报告》显示,项目建设使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得到提升。一是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项目专业中,三类产业相关专业占比分别为5.3%、32.2%、62.5%,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结合紧密,契合度高。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与2011年相比,2013年项目专业新生报到率由87.9%提升到90.1%;双证书获取率从80.7%提高到89.7%;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83.86%提高到91.58%,201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1.62%。三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明显。项目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总收入11.7亿元,比2011年增长52.50%;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比例29.54%,比2011年提高7.81个百分点。四是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比例由2011的60.01%提高到72.89%,双师型专任教师增长率远超专任教师增幅。五是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均实践教学设备值从2011年的1.49万元提高到2.06万元;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比例从47.68%提高到52.8%。中央财政资金有效带动了地方、行业和企业加大投入,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瞄准服务面向、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提高培养质量的机制不断完善。
        会议还设计了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企校合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国际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等成果展示与体验模块(具体内容详见会议导读),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阶段成果,共同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企校深度合作、专业建设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实践路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会议强调,职业教育战线要凝聚共识、汇集智慧、统一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办,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全国近400所高职院校,27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柏林职教集团等12家国内外社会团体和组织,有色金属、工业和信息化等6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等15家企事业单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广东日报等18家中央和地方媒体,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5家教育研究机构,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具有人才非优区特征,而地市高职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源培训提升和基础人才供给等领域的高匹配性,很大程度上可实现与普通高校服务新型城镇化不同的错位服务,或者与之形成互补关系。日前,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地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2013年地市高职教育论坛暨研究中心联席会议”在浙江湖州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地市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等展开讨论,期待地市高职院校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雁

  2011年是中国城镇化带有标志性的一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据预测,今后20年,中国城镇化率仍有可能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每年将有1400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至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有可能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7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紧密贴近新型城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而言,高职教育应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智力支撑和培养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13年5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地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随后湖州职院对全国585所地市高职院校服务城镇化的办学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地市高职服务新型城镇化呈现几个显著特征:一是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也有别于城市化,体现为以县域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而地市高职位于地级市及以下地区,服务新型城镇化具有先天的地域优势。二是随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随之带来的是对新型职业农民与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三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地市高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自觉责任和重要使命。

  【现状】

  地市高职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显著提升

  此次调研把地市高职院校定位于,除设置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外的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高职院校。

  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全国有1266所高职院校具有招生资格。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地市高职院校58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6.21%,其中公办487所、民办98所,国家示范(骨干)53所、省级示范347所。

  地市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地市高职院校数量最多的为江苏和山东。从区域布局看,地市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西南、西北等地区地市高职院校相对较少。地市高职院校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地市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超过1000万人。据本次调查,地市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达到435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最多的学校已超过两万人,地市高职院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空间。

  地市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新型城镇化需要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高职教育融入产业要素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地市高职院校经过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各省示范高职、央财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各省重点特色专业等项目的建设,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国地市高职院校专业点有1.5万余个,每校平均布点超过26个,专业布点前3位的是制造大类、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央财支持专业布点前3位的是制造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

  【分析】

  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培养人才,多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地市高职院校类型结构主要有综合类、工科类、农林类等,其中综合类排第一,占42%。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培养人才,在推动“四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工科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工业化突出区域产业特点。城镇化建设需要强化新型工业化,而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和高技能人才的支撑。我国以工科为主的地市高职院校达170所,这类学校积极发挥地方优势,围绕区域产业设置和调整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发展。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苏州工业园区外资企业的发展,开设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0多个工科专业,为产业园区培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80%进入外资企业就业。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商用车生产基地——车城十堰,依托雄厚的产业背景,沿着工业文化的足迹,在专业设置上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频共振、水乳交融,形成以制造类专业为主、服务类专业为辅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开设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38个专业,服务汽车制造工业。

  农林类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在地市高职院校中,农林类院校共有21所,开设农林牧渔专业的学校有166所,专业点总数543个,占专业点总数的3.5%。这些院校历史悠久,多有几十年中职农业学校背景,院校布局以地市为主,处于农业大省或农业产业园区,开设专业以农林牧渔为主,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农业高技能人才。如黑龙江省高职教育围绕农业大省发展和国家粮仓建设需要,全省7所国家级示范(骨干)院校中有4所涉农类院校,其中3所位于地级城市,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农业大户。地处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农业产业示范区,开设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及应用、种子生产与经营等十余个纯农专业,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输送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农牧产业设置专业,开设近30个农林牧渔专业,建立了由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江苏省藏獒繁育中心等组成的省级现代畜牧科技园区,为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提供服务。

  综合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我国有综合类地市高职院校246所,占地市高职院校总数的42.05%。综合类地市高职院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突出专业设置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服务面向的综合性,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多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最大的地市高职院校之一,开设了集农、工、商、医、师范等在内的79个专业,2013年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达到2.4万人,年培训各类技术技能人才4万余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探索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农民教育、社区教育“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2013年在校全日制高职学生8500余人,开放教育学历生4500余人,面向城镇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1.2万余人次,服务“三农”在校农民大学生1618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人次,开展以提高农民融入城市素质的惠及民生的社区教育,受益达到数万人,初步实现了多教统筹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市高职功能定位。

  【建议】

  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需要示范引领,人才培养向服务地方转型

  发挥示范地市高职的引领作用,建立服务新型城镇化示范点。我国已有一批国家示范(骨干)和省级示范地市高职院校,他们虽然在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尚未形成系统的经验,诸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中三产专业如何为一产、二产服务,城镇化建设中新市民素质技能提升等,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出台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建立若干个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点,带动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引导地市高职院校的战略转型,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水平①人才培养向高层次转型。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较为单一,显然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速相关政策的出台,逐步引导优秀地市高职院校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型,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②人才培养向服务地方转型。从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大多数高职面向服务地方,据浙江省教科院2012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浙江省大多数地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普通地级市、县级市、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均高于平均数。因此,地市高职院校无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面向,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都应有服务地方的鲜明定位。③办学类型向多元化转型。从高等职业教育多教统筹发展分析,部分省份高职院校“生源荒”的信号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拓宽职业教育面向,多元化办学,多教统筹发展,诸如中高职衔接办学、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养等应是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加大民办地市高职的政策支持,促进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有98所民办高职院校位于地级及以下城市,这些民办高职院校应是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补充。从现状分析,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政府投入少、政策享受少、生源数量少,其办学经费主要靠举办方或投资者投入和学生学费收入,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等不能享受,生源数量历年招生得不到保障,学校办学水平、质量难以提高,等等。因此,在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要统筹地市高职的均衡发展,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入高职院校公平竞争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作者系地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专家观点】

探寻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

  ■马陆亭

  当前,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迫切需要关注。

  主要原因有:第一,数量多。在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高校的布局已由集中走向分散,地方高校的数量迅猛增长。目前,高职院校已占据整个高等学校数量的半壁江山,而以地级市财政为主支持的职业技术学院数又占着整个高职院校的半壁江山。第二,任务重。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因此作为当地教育和文化中心的高等学府责无旁贷。现代化建设需要技术人才,新型城镇化需要文化底蕴,城乡和谐发展需要生态文明,而学校是知识、人才、创新、思想、文化之源。第三,接地气。地方高职院校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结合最为紧密,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也最具有市场活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轻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激发发展的活力并构筑保障活力的体制环境。

  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地方高职院校的广泛参与。如大部分中小城市面对的是有序放开或全面放开的人口政策,还需要吸纳城市人口以增强发展的活力;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需要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五位一体”;城市群建设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每个城镇活力的重点不是成为巨人而是有效协同。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

  但是,地方高职院校固有的一些特点却使其发展方向遭受着业界的质疑,不像那些行业、产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学院更容易得到人们的首肯。如面对着地方广泛的需求,很多地方高职院校具有综合性特征,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共存、实用技术技能需求与百姓对高级学位的需求并存。还有,属地管理致使人为因素增多,生源偏于单一对创新思维培养不利,同时人才流失也时时会困扰着它们。这些特点容易降低其办学的专业化程度,而非专业化会让人感到没水平。现行的管理体制又使得它们与省级政府直接管理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处于发展的弱势地位,面临着更多的困惑。这些特点其实更接近于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研究,探寻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切实从人才需求特点思考学校的办学模式,满足地方的发展要求;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城市群功能定位,先服务后引领;着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聚集人才和激发活力的作用;积极扶持地方特色专业发展,增强学校和地方的结合力;适当增加外部生源比例,促进文化交流、思维碰撞和人口活力;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多方协商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努力寻求共识及最广泛的支持;探询地方行政管理学校的边界,在充分发挥地方参与学校事务责任和积极性的同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院校观点】

  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祝木伟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

  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60%以上都来自农村,高职院校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就业质量提高,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为地方经济和行业服务的特点,只要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以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就一定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一定能为地方城镇化发展贡献力量。

  近几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适应性,不断加大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的力度,为徐州及江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探索出一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之路。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职院校大有可为。在具体实践中,应该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不断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调整、教育观念、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省情、市情做文章,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与预测,紧密服务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系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

  ■高武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等等。对于地市高职院校来说,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目前,高职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①高职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域分布不均,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推进。②高职专业设置与城镇化所需的产业发展不适应,包括专业设置趋同、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等。③高职教育面向在职人员升学的“立交桥”仍不通畅。④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满意度仍有差距,主要原因包括,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重偏小,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适应性不强;实践教学薄弱;校企深度合作不足等。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专业设置必须主动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走特色发展之路。同时,把政校行企互惠共赢的合作办学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渗透到教育教学运行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促进政行企校互惠共赢合作的深入开展。

  走进工业园区,实施校区联动,服务区内企业;走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实施校政、校行联动,服务行业发展;走进县域,实施校县联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地方经济发展步伐,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实现了多方互惠共赢的局面。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地方政府更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地方高职院校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系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网12月21日讯(记者 张宁锐)“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12月21日在广东省顺德市举办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给参会的数百高等职业院校的校长们“打气”。

党的十八届三中《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葛道凯分析,国家政策、就业环境和大的经济形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都非常利好。职业教育办好了,企业才能找到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产业才能升级发展。目前已有很多企业主动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当年说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的情况,将很快被甩进历史。”

上述会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会议围绕“凝聚共识·内涵发展”主题,全面展示了高等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该项目是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专项。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重点支持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优势专业进行建设。项目共支持建设了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977所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1816个专业点。中央财政项目总投入4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投入和学校自筹共计34.28亿元,惠及全日制在校学生近90万人。2013年9月,完成项目验收。

为科学、客观、全面、规范地评价项目绩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第三方,独立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简要《项目绩效报告》显示,项目建设使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第三方评估机构报告了项目在七方面的重要改变:一是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项目专业中,三类产业相关专业占比分别为5.3%、32.2%、62.5%,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结合紧密,契合度高。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与2011年相比,2013年项目专业新生报到率由87.9%提升到90.1%;双证书获取率从80.7%提高到89.7%;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83.86%提高到91.58%,201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1.62%。三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明显。项目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总收入11.7亿元,比2011年增长52.50%;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比例29.54%,比2011年提高7.81个百分点。四是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比例由2011的60.01%提高到72.89%,双师型专任教师增长率远超专任教师增幅。五是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均实践教学设备值从2011年的1.49万元提高到2.06万元;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比例从47.68%提高到52.8%。中央财政资金有效带动了地方、行业和企业加大投入,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瞄准服务面向、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提高培养质量的机制不断完善。

当然,职业教育的很多问题依然待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发言呼吁政府担起对职业教育应有的担子,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增加经常性教育经费,尤其要逐省尽快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拨款。

也有代表希望加快职业教育改革,让职业教育学校能够围绕企业和产业的需要,自主设立专业;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以释放职业学校的创造力。广大与会者期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上述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办,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全国近400所高职院校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企业参加。

职业教育为传承民族技艺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储备智力 

  新华网哈尔滨12月19日电(记者潘祺)19日,“传承民族技艺、促进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会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开幕。来自全国30余家民贸民品企业和近40所中高等职业院校齐聚冰城,共同谋划我国民族技艺事业发展。

  本次对话会由国家民委、教育部、全国民族技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主办,针对民族教育与企业结合实际,开设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促进民族职教产教协作新机制”、“民族技艺人才培养体系与系统化课程设置开发建设”、“民族文化产品创新与品牌孵化”等三个主题论坛。

  “民族技艺近年来逐渐走向没落,根结就在于缺少真正了解和热爱这项事业的人才,传承出现断层。”作为本次对话会参与企业之一,华夏赫哲鱼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姜涛表示,他这次参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来发掘人才,并和职业院校探讨如何培养人才。

  姜涛说,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生为例,首先他们自己是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和技艺有热爱,再经过学校培养后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懂设计,理论上可以借鉴。“年轻人独有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也可以赋予传统民族技艺新的生命力。”

  据介绍,本次对话会将通过论坛、参观、交流等环节,在民族技艺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再图创新,并搭建校企对话平台,共同为民族技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资源发展做出努力。

关注中职课堂教学⑦

  翻转教学,传统模式被颠覆

  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讨论。 张灵仙 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创新教学手段,微课不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正逐渐被运用于职业教育中。

  ■通讯员 张灵仙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漫步灵隐寺。”这是浙江省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师毛颖瑜上的《走进汉地佛寺》之《大雄宝殿》这堂课的开场白,这也是她在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日前举行的杭州市中职旅游专业微课开发启动仪式暨“翻转教学”教研现场会上的一堂创新研讨课,与会的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以及来自各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反响强烈。

  翻转课堂,颠覆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是一种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然后让学生课后练习。翻转课堂的不同在于创建教学视频和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先通过视频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近年来为国内教育界所推崇,浙江省各中职学校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从教的角度来说,翻转教学翻转的是教学理念,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从学的角度来说,翻转教学翻转的是学习理念,传统学习有时空的限制,翻转课堂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课堂组织形式来说,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的组织形式,包括教师主导身份和学生被动身份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我复习,课堂成为查漏补缺、自我巩固的环节,教师则更多扮演着答疑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流程和教学手段。传统课堂流程是“课堂信息传递、课后消化吸收”,而翻转教学是“课前信息传递、课中消化吸收、课后验收评价”。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旅游教研组组长许静说,从创新的角度来讲,翻转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传统课堂是预习、上课、反馈重难点、课后做作业,翻转教学的流程是学生通过视频预习功课、师生平台交流互动了解难点、教师在微课堂上展示和讲解、学生课后进行实操。“课前学习、互动、反馈为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疑难问题、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做准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重难点,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微课程,翻转教学新载体

  翻转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微课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载体。作为翻转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为翻转教学提供了强大的课程支持。

  国内微课实践研究者、来自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原本需要1.5个课时的教学量在1个课时内完成。2011年,胡铁生率先提出了微课概念。

  微课的核心是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微视频),同时还包含与教学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专家点评(微点评)、教学反思(微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微课以短小精悍为其主要特点,是实现翻转教学的一种理想载体,更是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微课的兴起,使翻转教学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

  基于翻转教学的理念,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率先对旅游专业进行了微课开发。据该研究室旅游教研大组教研员应继慧介绍,微课以“顶层设计,平台建设,专题开发,内容规划”为发展方向,从《旅游文化》核心课程切入,采取“学校认领、全市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微课资源开发,探索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教与学新模式,挖掘典型的教材案例,尝试微课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和推广,以实现杭州市中职旅游专业优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

  毛颖瑜精心设计的《大雄宝殿》这一节公开研讨课,在教学设计上逻辑性强、主线清晰,从共性的佛教知识引入与杭州灵隐寺景点有关的知识,整堂微课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在教学形式上,通过视频将人体雕塑法、沙盘制作法、课堂智慧法运用于教学中,加上街景图,趣味性更强,情景更生动,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意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提出难点困惑、教师设计微课;课堂上教师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重点难点;课后学生制作微视频,教师验收点评……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通过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精心设计,使微课堂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微课知识掌握的效果。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旅游专业高二学生胡佳文说:“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同,对于视频中所呈现的知识难点,我们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这样更利于我们巩固知识。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难点,我们可以带着问题来上课,老师会在课上给我们讲解疑难点。课后,我们还要自编导游词,讲解大雄宝殿的设施和方位、构造和布局,同学们还可以在信息平台上互相对比、交流讲解视频,使自己的讲解做到扬长避短。”

  探索,课改创新没有止境

  微课以其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和智能化而受到师生青睐,但微课并非十全十美,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和探索。在微课开发过程中,特别需要理清5个层次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微课与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关系、微课与微课堂的关系、课前设计与课堂辅导的关系、教师准备成本和学生学习成本的关系。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酒店部部长陈民认为:“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微课潮流势不可挡,数字化学校的基地建设就是很好的佐证。选好课题,抓住难点,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可以打通很多传统课堂存在的瓶颈问题。同时把人体雕塑法、沙盘制作法等新型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课程内容。”

  “微课作为翻转课堂一种创新的教学载体,通过‘观看微视频、网上沟通交流和反馈问题、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与学’这样先学习、后讨论、再巩固复习的微课过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将之运用于实践过程中。”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钱锋分析认为,“在未来的研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求技术团队的支持,开发个体评价与支持体系,对微课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推动微课的深度开发,促进微课全面、立体发展,进而推动翻转课堂向纵深发展。”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手段,翻转课堂与微课尚处于探索阶段。哪些专业、哪些课程或者哪些类型的知识适合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疑难点不同,如何运用微课使每个学生的疑难点都能得到解决……对于未来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推进和微课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都需要不断探索。


  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地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2013年地市高职教育论坛暨研究中心联席会议”,日前在浙江湖州举行。来自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安徽、山东、浙江、江苏、贵州、广东、江西等省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高职院校负责人出席会议,共同探讨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这一新兴课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作了题为《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职发展对策研究》的主报告,地市高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金雁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办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585所地市高职院校的调查》的大会发言,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安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祝木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武等先后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与会代表围绕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地方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地市高职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发展及建议等展开讨论,对于拓展地市高职院校的办学视野,推动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实践创新,深化政府、企业、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400“插班生”不求学籍上高职》一文读者反馈

  释放高职办学活力需要灵活的制度体系

  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有一群“插班生”,其中有高考失利者,也有不少来自企业的青年,他们选择以插班听课的方式进入学院学习,不被纳入学籍管理,但被编入正规班级,与全日制学生一起上课生活,甚至连军训都须参加,而毕业时只能获得学院提供的一纸证书,记录着他们在校所修课程、学分和成绩等。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一些学生表示主要是为了以后职业的发展。根据学院教务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校的“插班生”近400人,如果不是出于管理问题加以限制,肯定不只这个数字。(《中国青年报》12月11日)

  在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工作连年遭遇“生源危机”的现实窘境中,这无疑释放出了一个利好的信号。其实,“生源少”本就不过是一个表象,不合理的门槛设置才是根本。“生源锐减”对部分高职院校可能是一种危机,而对整体的职业教育发展可能是一个转型的良机,能够倒逼改革现有的高考招生模式。

  回归职业教育的本源,它本就不是比本科“低一个档次”的学历教育,不是后高中教育,也不是终结性教育。相反,它应该是终身教育,是极具职业培训特色的教育,不仅仅为青年而设,不但对有学历文凭补偿需求的人开放,也应给那些为了适应工作需求而重新走进校门学习新知识、新专业的人敞开大门,职业教育体系本应该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元化。

  但是,当下的体制已经约束了高职教育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发挥,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仍然遥遥无期,政府直接插手高职院校具体事务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同时扮演着高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多重角色,从招生政策、生源指标、经费统筹、专业设置、评估评价等都规定得过死,这已经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挫伤了办学积极性,“千校一面”或成为国内高职教育办学的特色。

  近年来,本科生、硕士生、企业青年、复转军人等进入高职“回炉”的新闻屡见报端,随着部分省市注册入学、单独考试、对口单招等政策的实施,生源的多样化在高职院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按照三中全会《决定》的指导思想,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笔者认为,在高职教育领域,转型即意味着高职教育的内涵和范畴应该进一步扩展,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之间的关系应紧密结合,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之间的界线也应淡化,满足社会成员多种多样的教育需求。毋庸置疑,这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建立多元、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灵活的制度体系是激发高职办学活力,让高职院校走的更远的推动力,唯有变革固有的僵化体制,才能真正达成学校、社会和学生共赢的局面。

  读了这篇报道,让我喜出望外。一喜中国社会从学历型社会向资格型社会转型已见端倪。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进入这一劳动岗位的门槛提高了:文凭不是万能的,必须要有职业(执业)资格才能准入。二喜出现了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那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这种优质不是表现在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优评先,而是突出地表现在国内外建筑行业对他们的高度认可。三喜涌现了一批像袁洪志那样的锐意改革、勇于冲破条条框框的高职院校的领导。正是他们,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脊梁!

  但是,这篇报道也引发我许多思考:一是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们出了一部“大国重器”的好纪录片,反映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成就。但是,片子并没有揭示出“大国重器”的背后应该是“大国重技”的道理(期盼央视能再做一集姐妹片:“大国重技”)。谁都明白,没有“重技”,何来“重器”?谁也明白,如果不能整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和普通教育享受同等待遇,“大国重技”也就是一句空话。同时既然是 “大国重技”,就不应当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二是插班生虽然暂时没有“学历”和“文凭”,但是并不等于说他们可以不要技术资格的“证书”或“技历”,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改革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高度开放的制度来吸引社会人士灵活地学习职业技术,这是政府、行业、职业院校以及全社会需要解决的改革课题。三是职业院校的同行们需要更加努力提高质量,建设多一点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那样的得到全行业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这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俞仲文

  我们是满足受教育者的全国诉求,还是要坚守教育制度的桎梏?什么是学籍?什么是全日制?什么是大学?学籍——学习者的记录,可以是一生,也可是一天;全日制——学校设置的栏杆;什么是大学——一个大写的学字,学生、学员,《辞海》对学校的诠释就是训练场。

  我们一方面抱怨大学行政化;一方面又给大学不断加重行政化。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缘于德国的哲学和精密教育;美国的社区大学成功转型成为社会转型与人群职业转型的诉求满足,我国职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区域发展、城镇发展、人的发展,一切源于职业教育与院校的转型发展。院校转型更期待教育治理的创新。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正校级督导专员 罗志

  “插班生”确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本校也培养过,推崇过。但如果和当前社会需求、人们观念转变、开放式注册入学趋势、终身学习趋势,特别是对冲击和挑战唯文凭、轻能力、轻技能的一些社会认识结合起来思考,还是有进步意义的。如果听听这400人或这些人的雇主、家长的心声更有意义。毕竟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时雨

实习安全保障 近半省级单位没理会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保障面临的严峻形势,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刘建同日前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研究会上曝出“猛料”说,“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通知》[2012年13号]至今,全国仍有13个省级单位(含计划单列市)没有作出回应、部署和安排,个别省份全国统保示范项目的投保人数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全国工矿企业每10万职工的平均死亡率为1.636人,全国职业院校每10万实习学生的平均死亡率达到3.962人。”知情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职业院校实习事故死亡率高于煤矿事故并非危言耸听。”

  会场上,当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张涛发言时,主持人突然打断他的发言并宣布一件刚刚发生在该校的突发事件:一名实习学生在穿校园马路去取包裹时,被汽车撞死。这让整个会议现场讨论的话题更加沉重。

  西北某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用“三个从来没想到”以描绘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来没想到职业院校学生在实习时会发生这么多的安全责任事故;从来没想到发生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做善后处理时,会涉及那么大的面甚至会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从来没想到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责任风险机制建设那么薄弱。

  这种说法也可以从教育部公开的讲话材料中得到证实。据刘建同透露,截至2013年11月7日,全国共有1283所中高职院校和154家企业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学生累计投保1628764人次。其中实习责任保险投保1117769人次,校方责任保险投保510995人次,投保学校不到全国职业院校总数的10%,参保学生仅占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生总数的5.1%。

  据分析,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一方面是教育部门的一些同志认识不够高、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力度不够大;一些职业院校对学生实习安全重视程度低、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实习环境和岗位安排难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院校投入、师资保障、相关企业等难以满足安全管理需求。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一个十分特殊的教育环节,也是职校生感知职场走向社会的第一个站点。可是,在职业院校就读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刚刚成年甚至尚未完全成年,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能力欠缺,发生实习安全事故的风险概率大。刘建同说,“一场实习安全事故可能改变一个青年学生的命运甚至是夺去生命,让一个家庭彻底贫困与绝望。”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联合工作小组副组长刘杰介绍,从2012年5月至今年10月31日,这个项目已累计受理案件724起,涉及死亡44人,已处理226起案件,赔款635.22万元。正在处理的案件还有498起,未决赔付金额预计863.88万元。

  为了在全国快速建立起实习前有专门培训、实习中有过程管理、出险后及时赔付的全流程实习风险管理制度,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通知》。

  然而,教育部、保监会力推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在近半省级单位遭到抵制。知情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以‘覆盖广、保障全、理赔快、保费低’为主要特征的全国统保示范项目触动了地方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与保险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链。”

  据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苏云海介绍,近几年来由于保险市场多产品对职业院校全方位的渗透,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项目的优势短时间内难以被认可。但他认为在建立学生实习风险保障机制过程中,一要坚持政府部门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可图,二是选择最好的保险经纪公司,以最优惠的价格“团购”最好的保障产品。

  “在江浙沪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保障一直建设得不错,但保障费用比全国统保示范项目的费用高出不少。”知情者说,不知是出于以往的操作惯性,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样没有理会教育部、保监会的有关部署。

  “坚决不与保险公司业务员直接进行保险业务,不违规代理代办,不收取保险公司任何形式的回扣和其他违纪违规收入;坚决杜绝商业贿赂的发生。”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要求,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在扩大学生实习责任险统保率过程中,严守纪律,不碰红线,确保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现在虽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保障还不能像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那样具有外在的法律强制性,但各地教育部门、职业院校、相关企事业单位都从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和权益,维护职业教育正常发展秩序的高度,建立实习风险保障机制,应保尽保,不留死角。”教育部、保监会向13个省级单位喊话说。

 1257日,由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倡议筹建的东北、华北地区金融类高校协作体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沈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王冠主持,河北金融学院院长陈尊厚,哈尔滨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福庆,党委副书记遇华仁,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孙杰光,副校长陈铁山,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崔满红及我院院长白广申、党委副书记安刚、副院长孙迎春等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东北、华北地区金融类高校协作体是指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五所金融类高校,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的大学联合体。协作体采取理事会共商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协作体成员间的理念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共同提高,共同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类高校办学模式。

 两北地区五所金融类高校都是原人民银行行属院校,从2001年起,原行属院校相继划归地方政府独立办学,分别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办学之路,在办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具有相似性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希望联合具有相似性的几所学校,共同发起成立一个组织暨东北、华北地区金融类高校协作体。这一想法得到了兄弟院校的肯定和支持,并表达了参与的愿望。

 全体与会人员认真阅读了《东北、华北地区金融类高校协作体章程(草案)》,经过酝酿、讨论,最终通过协作体章程草案,并确定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首任轮值理事长单位。

专家学者研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

  由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浙江宁波召开。

  研讨会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主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浙江省教科院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专家,以及来自20多个亚非拉国家的近40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嘉宾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

  今年4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三方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完成了对非洲22个英语国家职业教育概况的梳理,为我国职业教育寻求国际合作,做好国际教育援助提供了参考。

  由安徽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日前成立。

  近年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根据生源特点、专业需求、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理论成果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本保证。在此背景下,成立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对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特别是对进一步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该联盟成立后,将在教育部社科司和各省教育工委的指导下,围绕“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宗旨,开展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相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以及教学交流、教师培训、典型宣传等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提供服务。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要求各省的高职年度质量报告中把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分类考试招生的意见落实情况写入各地年度高职质量报告中。这是国家招生考试制度的一种改革,是今年需要完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以“助力高职 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的发言直指招生考试改革,立刻吸引了在座的200多名高职学校领导注意。林宇还表示,对于本科学校如何招收高职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教育部也正在进一步研究办法,预期进一步打通或是拓宽招生渠道。

        林宇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即形式上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上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

        “以前说,高职中职教育是‘断头教育’,所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林宇说。

        鉴于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系统推进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明了高职教育入学考试的6种招考方式。

        在此次年会上,林宇对高职院校的6种招考方式进行了一一解释:

        第一种是基于现有高考的招生方式。地方有权在高考后,以部分高考科目成绩为基础,加试部分技能内容,作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依据。
    
        第二种是示范高职已经实行的方式——单独招生。对那些教学设施基础条件好,招生规范,社会影响好的学校,鼓励更大范围内给予单独招生权。林宇认为,单独招生的政策,一定要面向“好”学校,单独招生政策不是给那些招不到学生的学校解决生源危机的手段。

        第三种是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对口单招。此种招生主要以技能考核为主。现在很多省市高职都实行了对口单招。“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所实行的对口单招,只考几门公共课或几门文化课,致使很多中职学校分为升学班和专业班,升学班不学专业课,省内的单独招生考几门,学校就教哪几门。这种方式严重背离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改革这种对口单招的方式和内容,加强或者以技能考核为准。”林宇说。

        第四种是“五年一贯制招生”。五年一贯制招生并不适用于所有专业,不是说学校办任何一个专业就可以招五年制学生。学校什么专业可以招五年一贯制学生,决定权都在省里。五年一贯制的招生一定是限于那些培养周期长、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专业,并不适用于高职所有专业。

        第五种是综合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即考察学生中学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决定是否录取,这是综合评价招生。综合评价也不适用于所有专业。按文件精神,适用与那些社会确有需求,而实际招生困难的专业。比方说面向煤矿等艰苦行业的专业。

        第六种是对高技能人才的招生。对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等高技能人才,可以申请免试就读高职学校。

        在林宇看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既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服务,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高职教育新问题倒逼教学新改革

  “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目前都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社会美誉度不够高,这时候我们怎么办?”

  “就业率高,就能说明我们学生的质量高吗?”

  ……

  11月20~22日,广东南海,来自全国100多所高职院校的180多名院校领导和宣传部长共聚一堂,在2013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高职教育如何抓住契机,以改革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本届年会最受人关注的议题。年会上,一些高职教育改革推动者的发言引人思考。

  生源多元化

  学生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

  新问题带来教学新挑战

  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逐年下降,高职院校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对此深有感触。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生源急剧下降,近两年来,出现很多民办院校招不满、甚至公办院校只能招到50%省控线上学生的情况。无奈之下,有的学校只能拿出大量的名额进行注册招生,只要学生愿意来就可以入学。

  在袁洪志看来,生源多样化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很现实问题。除了普通高考招来的学生,目前学校里有大量学生是通过单独考试、对口单招进来的,加上企业青年、复转军人构成了复杂的学生结构。

  另一件出乎袁洪志意料的事是本科生“回炉”高职真的在身边发生了。今年,他所在的学校就来了名“985”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为继承家族产业学习矿井建设专业。“生源来源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升学等发展需求不同,这些学生如果混在一起,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教,就会使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大一统的教学方式使好学生‘差’学生都不满意,教师教学无所适从。”袁洪志说。

  除了作为办学入口的生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办学出口的就业问题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尽管在史上最难就业年出现高职学生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的喜人局面。但就业率高,就能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特意邀请企业的人事经理到学校当面进行反馈,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到你这儿来,招不到合格的学生;招到合格的学生后,工作不安心,跳槽率高;如果没跳槽,工作三五年后缺乏发展后劲。

  而毕业生的看法有些针锋相对: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找到岗位后,对岗位满意度低,没什么技术含量,整天在那打杂;如果这个岗位还不错,可三五年后就到天花板了,没有发展空间。

  “双方讲的好像是同一个问题,即我们学生的质量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十分匹配,其中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单强说,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生一般第一年到第三年之间,在企业做操作工,有3~5年职场经验后,可以做技术骨干,5~8年可以做班组长或是工程师,到8~10年可以做经理,这是比较模糊的职业发展路径,在三四个台阶中每个阶段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方法教都需要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分类培养 分层教学

  打破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的育人方式

  在本次年会上,引发大家共鸣的一个问题是,高职院校往往容易出现一个教育偏向,就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看到学校上万名学生中95%的学生怎么样了,80%的怎么样了,而没有看到这上万名学生是由里面一个一个人组成的。

  不同差异的学生放在一起,老师用同样的办法教,考试也是一样的卷子,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多次补考也通不过,实在没办法了,老师就对这些学生放水,让他们通过考试毕业。“作为学校负责人,我最怕的就是这种放水毕业的学生,通过关系跑到了好的企业,企业就会说你这个学校不行了,该关门了。”袁洪志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洪志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倡导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改革。他首先对专业群和课程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在学校构建了建筑类、工程机械类等15个专业群。同时,围绕专业群实施多方向的分类培养,学生可通过专业群内学习、跨专业选择、进企业学院、辅修等4种方法选择专业。

  专业群平台的搭建,为之后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去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全校人才培养方案作了一个大的调整和整合。之前的教学计划有的专业有3000多个学时,有的专业有2000多个学时,因人授课导致差异较大。2012年开始,全校将教学计划控制在2600个学时,统一了公共基础课平台,每个专业群有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再加上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模块,都是根据学生需求设定的。力求使学生最终走向精细化培养,而不是粗放的大一统的培养。

  建立选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是重要的一环。面对不同基础、不同省份的学生,因为高考分数没法比较,就在入学后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的考试,根据测试情况分为三类:分数高的按照项目工程师、技术员的标准开设A类课,大量的学生学习B类课程,还有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C类课程。C类课程的课时比A、B类都要多,上课时间和课时不一样,新生进校后,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不是自然班,全部是教学班,不同的专业,英语程度差不多就在一个班上学英语,这样老师也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差不多。

  “实践下来,得到的反馈是,老师说比以前好教了,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起来也容易了。”袁洪志说。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教学需要以老师讲

  为核心变成以学生学为核心

  在学校,单强经过和专家多轮讨论,最后筛选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在工作中没有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第二是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第三是持续改进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缺乏反思精神。

  怎么解决?单强提出的问题吊起了在场所有高职院校负责人的胃口。单强说,他所在的学校做了系列研究和教学实践,重新设计教学模块,以此达到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单强认为,学生能力需求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开始求职时,专业技能最重要,学校就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教学设计上。第二个阶段,作为技术骨干时,不但要求有专业技能,还要有适应能力,这个适应能力是适应新环境、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能力,这种技术迁移能力,在高职教学中往往被忽视。

  由此,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延伸,成为了学院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首先在课程改革方面,单强非常支持学校基础课程的改革。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上,老师把课前10分钟给学生来讲,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单强认为,这种训练很有必要,因为有一天学生走上管理岗位时,他在晨会上面向100多名员工讲一天的任务,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其次是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不再是原来以知识系统性作为选择标准,而是从生产一线带来的工业案例作为标准,由工业案例加学习项目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此外,学校的学期时间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一个学期作为教学单元,而是以学段来划分。一个学期会停下来两周,这两周不上课,让所有同学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设计和讨论自己的项目。目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1200个小组在运行自己的项目。

  单强认为,实训环节只能解决已经成熟的记忆,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获得技能的能力。在实训框架下发展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最近两三年,单强除了在学校创办144个各种各样的实训基础实验室外,还为每一个专业开设了一个小型的专业研讨室。在现场实训时,几个有灵感的人聚在一个小房子里想一想,画一画,说不定哪天就可以诞生一个技术项目的改造成果。

  在一些敏感的职教改革推动者看来,在线教育对高职的挑战,也将很快显现。单强说,在线教育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偏好,可以给每一个人制定学生计划和学习绩效评估。作为高职院校,如何与在线教育竞争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需要高职院校早点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转变过去以老师讲为核心,变成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单强说,要把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那么一定要书记和校长一起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本报讯  2013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以党建引领育人为主题,围绕努力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为进一步研究高职高专院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必将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院校党建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对高职高专院校深化改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80多所高职高专党委书记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启动3年来,20%以上教师接受培训,500多家企业助力培养——

构建职教师资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教育助力,尤其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劳动者。对职业院校而言,强师方能兴教。2011年底,国家启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3年来,中央和地方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投入之多前所未有,力度之大令人振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五年规划绘蓝图,中央地方齐用力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从数量上看,职教师资队伍规模与学生数量增长相对不足;从质量上看,“双师”素质教师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从国家战略出发,提高职教师资素质,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刻不容缓。2011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全面启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重大项目。

  50天后,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了这个计划的4项内容: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项目。

  该计划显示,到2015年,将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5万名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和5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将接受国家级培训,其余35万名职业院校教师将由各省份负责组织培训。

  职教师资素质提升的大时代,由此开启。国家层面完成顶层设计,教育部和财政部合力推进,中央和省两级组织实施,一项项重磅培训迅速落实。

  每年有9万名职业院校教师奔赴全国近1000家高等学校、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参加工学交替式的培训活动。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清华大学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他们将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等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建成了20余个可供选择的训练模块,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该校项目负责人洪亮说:“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质量。”

  3年来,仅中央财政对该计划的投入就已超过18亿元,全国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走进培训课堂,2700名教师远赴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8个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进修。参与人数达到全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1.6%。

  如火如荼的职教教师培训遍布神州大地,提升自身素质成为业内热门话题。

  教师到生产线上,技能大师到讲台上

  唯有实践,才能练就一身真本领。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教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作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历史上的一项突破性举措,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2011年以来,1.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陆续走进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企业实践。至2013年,承担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的大中型企业达到584家。中国铝业、港中旅、联想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参与,实现了大批教师在生产线上的顶岗实习。

  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教师钟凯这样评价自己在长虹集团6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从刚开始的对机床畏手畏脚,到现在可以熟练地胜任机械加工生产的多个岗位,这样真实的锻炼比我读几本书都管用。”

  一方面,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将教师送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将企业大师引进学校,打通了高技能人才进校园的通道。

  一大批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被聘请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

  湖北省教育厅搭起“楚天技能名师”讲台,6年来共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650名企业高手,化解了职业院校高层次专业教师短缺的难题。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校长邓国平深有感触地说:“终于把盼了多年的高手请来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从脱节变成了零距离。”

  仅2011、2012两年,全国省级财政就投入3.7亿元,支持3493所中高等职业院校11170个专业点聘请32100名兼职教师。这支兼职教师队伍成为职业院校师资的重要补充力量。

  让师范生站稳岗位,让教师有提升机会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未来10年将继续扩大,2020年,在校生将分别达到2350万、1480万。要满足职业教育办学的需要,必须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保障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使之胜任职教教师岗位;另一方面,要对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开展专业培训,造就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职前职后相贯通,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

  从1979年创办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依托普通高校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教育逐步探索出了师资培养的建设思路:满足专业性、师范性和职业性三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企业资源,逐步建成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把专业类、教育类和实践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出,按照“完善体系、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到2015年,完成建设3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和课程教材资源……一项项实在而给力的举措,为进入改革“深水区”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劲驱动力。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划拨4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2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改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实习实训条件。

  今年上半年,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资源开发项目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支持1.5亿元,由42个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基础好、具有相关学科优势的本科层次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牵头,组织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旨在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内涵建设。

  随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逐步完备,制度日益健全,质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断提高。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正在形成,未来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走向精彩。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