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展开全部
    近日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与2017年9月日起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一脉相承,旨在法律框架下平稳有序推进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新《民办教育促进法》针对实践中民办学校法人属性不清、相关配套优惠措施制定实施困难的问题,创新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差别化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致力于开创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和促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新局面。迄今,中央出台了十几项配套法规政策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各省也以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实施意见,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实施条例》进一步夯实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法规基础。总的来看,《实施条例》有亮点、有创新、有突破,回应了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明确了强化支持和规范管理的政策主线,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办教育的形势新判断、发展新定位、制度新安排。

  近期的调研发现,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仍有一些难点和瓶颈,亟待破解。比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了省级政府很大的政策探索空间,但地方推进的力度有待加强,部门之间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统一。又如,有的地方配套政策的系统性、操作性不强,有的地方政策呈碎片化,有的地方配套文件未涉及改革的实质性环节。再如,分类管理任务重大但有的地方工作力量和机制相对弱化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省市一些学段,存在于各类主体的认识中,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加以完善。因此,《实施条例》在此时出台,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深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平稳有序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需要解决聚魂、聚智、聚力的问题。

  第一,统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共识,解决聚魂问题。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实施条例》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做好法律政策宣传解读,清晰传递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这一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主线。进一步凝聚相关部门的改革共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及时组织中央相关部门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专项督导工作,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指标,保质保量推进分类管理政策落地工作。

  第二,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解决聚智问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实事求是研究制定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实施指南,明确落实改革任务表、分工线、时间点、路线图。细化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和操作路径,重点明晰现有民办学校选择分类的过渡政策、税费补缴和补偿奖励办法等,探索设立专项资金,在办学用地、税费减免、信贷政策、队伍建设、学生资助等方面给予差异化支持,用真正的政策红利引导举办者做出正确的选择,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第三,制定各方联动推进分类管理的政策,解决聚力问题。分类管理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民办学校举办者和师生员工等方方面面,中央和省市探索设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示范项目和示范区,提高分类管理改革红利“含金量”。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省际、校际差异较大、情况多样,应鼓励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强化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时,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平稳施策,注重风险研判,为分类管理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来源:教育部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并于近日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发挥投资精准支撑和撬动作用,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内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板块,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推动带动性好、示范性强、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项目建设,不撒胡椒面,把投资用在“刀刃上”。发挥中央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以投资换机制,促进有关领域、有关区域形成整体性制度设计和解决方案。对接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服务重大科技攻关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任务,做到一钱多用。

  基础教育注重补短板。集中支持832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别是“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等,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统筹学前教育建设,扩大学位供给,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职业教育注重树精品。重点支持一批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相关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结构,打造一批精品职业院校,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有效增强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注重创一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强“双一流”高校学科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优化高教资源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一批在京中央高校疏解转移到雄安新区,支持一批南疆高校建设,支持一批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设。支持一批优质医学院校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支持一批优质师范院校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师范教育基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努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5月15日—16日,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举行。


本届大赛在原有临床医学赛道基础上增加了中医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专业赛道,可以说是“中西并重、医护同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出席了大赛开幕式。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早参与、全程介入,在各个阶段都发挥了作用,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中西医在同一个赛场上竞技,将对中医高等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而护理专业是医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此次疫情中,很多护士在疫情防治过程中坚守一线,承担了大量重要工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应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待遇,同时更要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所以这次比赛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方面非常有意义。“中医、西医,护理、预防共同构成了我国医学的重要体系。”张伯礼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能把我国预防医学的队伍做强、做大,提升他们的基本功,为未来我国医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此次比赛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举办的首次医学技能大赛。大赛总裁判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维民告诉记者,本届大赛与过去9届相比,不仅规模空前,而且内容新颖。大赛围绕新冠肺炎疫情设计了相关题目,与常规医学教育考查的技术技能结合在一起,把4个赛项整合在一起,实现对病人的全过程救助。本次大赛还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采取混合编队模式,考查不同院校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此次新增专业赛道,预防医学专业赛道备受瞩目。教育部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明是此次大赛预防医学专业赛道裁判长。他介绍,预防医学专业赛道比赛的选题围绕新发传染病采样、鉴别、诊断等进行设置,重点考核选手在采样、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比如正确穿脱防护服的流程、采样时判断使用什么设备采集、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如何应用,等等。可以说,大赛是一次学生综合能力的演练。他认为,预防、护理、中医药、临床是相互关联的,预防如何服务临床,护理、中医药如何运用在临床救治之中,临床又如何服务疾病预防,是比赛探讨的重点。

此次疫情对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张伯礼认为,医德培养是最重要的,一名医生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此外,全国医学院校都在强化实训教育,这是提升医学生职业能力水平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次大赛也是培养高水平医学生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以赛促评、以评促教,在实践中提升医学人才队伍的职业技能。

李立明指出,公共卫生领域强调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医学院校提出了在多学科背景下加强实践环节的要求。此外,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应该得到特别重视,例如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调查人员的人际交流能力、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等,都对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当前社会正处于现代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阶段。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培养能够应对现实挑战的教师,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是世界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因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永恒关注和追求的主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艳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近日,其最新研究专著《规制与解放:百年来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研究基于大量的史料和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多年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经历,从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政策和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化举措等方面,研究百年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历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职业、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影响,并反思中国未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这项研究在认识与探索中国情境下教师专业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足中国情境,基于历史分析。教师专业化最早源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化多受外国影响,少有中国情境下的教师专业化理论。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的文化情境也不同于西方。这项研究全面回顾教师专业化的百年历程,分析现代化、专业化对中国教师的影响,以及总结其中的经验与问题,这对于我们探索中国情境下的教师专业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视角独特,置于宏大背景。该研究将教师专业化置于政治社会变迁的视角去探讨。在此视角下,研究内容涵盖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政策与制度、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以及教师的工作生存状态等方面内容。从上述内容层层剖析教师现代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详实,内容丰富。

着眼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时期,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工作重要内容和时代使命。胡艳的这一研究,厘清了我国百年来教师专业化历程的经验得失,为有关政府部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良好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营造等方面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利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要求。

《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成果、教育信息化成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加大脱贫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普通高中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打造升级版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推进乡村振兴育人工作。四是延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继续推进高校定点帮扶工作,优化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实施系列教师支教计划。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机构、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的有机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优化教育财政支出重点,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强化考核评估,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开展乡村振兴督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问题。鼓励社会参与,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来源:教育部网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扶贫办(乡村振兴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扶贫办,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方位、突破性和深层次的重要进展。最显著的成就是贫困家庭学生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实现动态清零,贫困学生实现应助尽助,贫困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直接的表现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更加显现,在“五个一批”的工作举措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帮助数千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高等教育、扶持就业创业、推广普通话等实现脱贫。最鲜明的特色是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干部接受了一场深刻的国情教育,所有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尽锐出战,教育系统全员参战,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干部师生,把一篇篇论文写在大地上,一份份成果应用到扶贫中,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一整套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决策体系、责任落实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对口联系机制等,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认识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举全系统之力,统筹推进、攻坚克难,为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作出教育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保持教育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全方位对接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促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教育力量。

(二)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到2025年,实现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高,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愈加完善,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教育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延续到巩固拓展成果和乡村振兴上来。

坚持总体稳定、有序过渡。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现有教育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

坚持统筹部署、协调推进。统筹政府推动引导和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以乡村教育的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志智双扶、育人为本。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加强学生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前行,靠自己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

1.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共同参与的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健全数据比对机制,精准摸排辍学学生,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健全定期专项行动机制,在每学期开学前后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严防辍学新增反弹。健全依法控辍治理机制,完善用法律手段做好劝返复学的工作举措。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2.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成果。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补齐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加强边境地区学校建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规模适度,有利于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布局建设与人口流动趋势相协调。支持设置乡镇寄宿制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3.巩固拓展教育信息化成果。巩固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成果,加快学校网络提速扩容。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助力脱贫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化普及“三个课堂”应用,实现依托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指导教师共享和用好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脱贫地区师生信息素养,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机制,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素养培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巩固拓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20〕5号),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脱贫地区增加公费师范生培养供给,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鼓励乡村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启动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组织部属师范大学和省属师范院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师资。加强对脱贫地区校长的培训,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相结合。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二)建立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

5.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提高资助数据质量。不断优化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精准资助水平。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确保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6.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以食堂供餐为主,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和供餐能力,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推进原材料配送验收、入库出库、贮存保管、加工烹饪、餐食分发、学生就餐等环节全程视频监控。加强与市场监管、卫健、疾控等部门的合作,强化营养健康宣传教育、食品安全及学校食堂检查,确保供餐安全。

7.完善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工作,强化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等工作措施,对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帮助其度过转换期,促进社会融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早期评估与干预制度,培养农村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8.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情况,实行“一人一策”分类帮扶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开展就业能力培训,提供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大学生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招聘活动形式,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通过网络等形式开展宣讲和招聘。

(三)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

9.加大脱贫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建好办好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重要基地。对于未设中等职业学校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因地制宜地通过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就近异地就读、普教开设职教班、东西协作招生等多种措施,满足适龄人口和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职业教育专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职业院校发挥培训职能,与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丰富培训资源和手段,广泛开展面向“三农”、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培训。

10.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指导脱贫地区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推动脱贫地区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配备丰富适宜的玩教具材料和图书,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1.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突出德育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提升脱贫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12.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指导各地和有关高校进一步加强资格审核,优化考生服务,加强入学后的学业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综合考虑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以及高考改革进展等情况,出台完善专项计划的意见,并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向社会公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13.继续实施内地民族班、民族专项招生计划。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招生向基层一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边境地区倾斜。继续实施高校民族预科及脱贫地区民族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师范类、医学类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改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契合度。

14.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农村牧区、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高普及程度、提升普及质量。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与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支持开展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普通话示范培训,充分调动和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基地作用,巩固拓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成果。繁荣发展乡村语言文化,结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经典润乡土计划、“家园中国”中华经典传承推广活动,创新传播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大语言学习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完善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助力脱贫地区语言学习。

15.打造升级版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依托,以农业、农村产业和乡村干部队伍发展需要的专业为支撑,实施“开放教育——乡村振兴支持计划”,为农民和村镇基层干部提供不离岗、不离乡、实用适用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

16.推进乡村振兴育人工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成果和乡村振兴作为国情教育和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鼓励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积极参与、深度实践,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成效。鼓励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育人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成果。鼓励开发乡土教材(不含中小学),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把耕读教育纳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四)延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17.继续推进高校定点帮扶工作。坚持直属高校定点帮扶机制,拓展深化帮扶形式和内容,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定期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继续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选好用好帮扶干部,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方面条件保障。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帮扶联盟、教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高校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作用,开展高校定点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推动帮扶工作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加大涉农高校、涉农专业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引导高校科技创新主动服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18.优化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落实中央要求,按照新的协作结对关系做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优化协作帮扶方式。继续实施中职招生兜底工作,帮助西部地区未升学青少年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高质量就学就业。继续实施东部对西部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强化教师交流、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等工作举措。继续开展面向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培训,开发一批职业培训共享教学资源,提升院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19.持续推进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支持受援高校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服务面向,打造学科专业特色。精准实施对口支援,为受援高校提供指导支持。继续做好部省合建高校对口合作工作,构建联动发展新格局。继续推进对口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工作。扩大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20.继续实施系列教师支教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进一步引导人才向艰苦一线流动,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艰苦一线支教,缓解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优秀教师不足的问题。继续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为新疆补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合格、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凉山、怒江支教帮扶行动,建立支教对口帮扶机制,采取“组团式”援助当地院校,动员名师名校长培养基地、优秀教师校长以双师教学、巡回指导、送培到校、支教帮扶等方式,为凉山、怒江打造一支“带不走、教得好”的教师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及时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机构、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的有机结合,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要求,建立统一高效的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形成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实现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过渡。深化作风建设,坚决整治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防止帮扶资金使用中的奢侈浪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二)完善政策保障。

优化教育财政支出重点,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将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纳入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在总结评估金融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强资金监管使用,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三)强化考核评估。

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开展乡村振兴督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问题,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发挥教育督导作用,把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范围。

(四)鼓励社会参与。

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教育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解读过渡期各项教育惠民、富民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持续做好教育减贫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教育部网站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要求。

  《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成果、教育信息化成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加大脱贫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普通高中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打造升级版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推进乡村振兴育人工作。四是延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继续推进高校定点帮扶工作,优化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实施系列教师支教计划。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机构、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的有机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优化教育财政支出重点,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强化考核评估,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开展乡村振兴督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问题。鼓励社会参与,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来源:教育部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当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

通知指出,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为确保“五项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落实落地,各省(区、市)教育督导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五项管理”督导作为2021年责任督学重要内容,组织当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确保所有中小学校全覆盖。

通知强调,各地要指导责任督学根据《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相关规定,从5月到年底,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每个月到校督导时,均要督导“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要督促中小学校按照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来源:教育部


为充分展示京津冀三地大学美之所在,日前,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京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告经营中心报纸业务部、河北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1京津冀最美大学推选活动正式启动。广大网友可登录北京日报客户端、天津日报品天津官方微信、河北日报官方微信等平台参与,为您心目中最美的大学投上一票!

据了解,本届活动为第二届,去年该活动得到了京津冀三地近300所大学及50余万名网友的踊跃参与,为京津冀三地大学建设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悉,今年该活动所有投票平台将于6月10日关闭。投票环节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媒体负责人、高校专家和社会代表进行讨论,从北京部属、本科和专科各取前10所,天津本科(含部属)和专科各取前10所,河北本科和专科各取前15所,最终共80所入选京津冀最美大学榜单。

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将通过报刊、官方微信、客户端等众多媒体对位列榜单的大学进行集中展示。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高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协作机制,广泛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部将成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就指委)。

  就指委是教育部组建的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专家组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政策咨询。

    聚焦产业结构变化、就业市场需求、新就业形态等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课题开展宏观研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建议。


  二是岗位拓展。

    协助教育部开展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就业创业对接活动,推动校企合作和学职衔接。


  三是就业指导。

    研究制定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南,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水平。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队伍能力培训、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建强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


  四是评估督查。

    协助教育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和就业数据统计专项督查,建立分层分类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对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反馈联动机制。


  在组织架构上,就指委包括全国就指委、分行业就指委和专项工作专家组。

  一是全国就指委,主要开展全国性、综合性就业创业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活动。

    由国家有关部门、高校、行业企业中熟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委员组成。


  二是分行业就指委,主要开展分行业就业创业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活动。

    为更加精准地指导大学生就业,结合专业和职业发展,就指委设置了19个分行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包括农林、能源动力、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建筑地产、金融、商贸服务和生活消费、科技服务、医药卫生、教育、文旅艺术、新闻出版、体育服务、水利与生态环保、法律、公共管理与服务、国防科技行业就指委,确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全覆盖。


  三是专项工作专家组,主要根据就业创业工作专项内容,开展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活动。

    就指委设置了7个专项工作专家组,具体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市场与渠道拓展、就业评价与统计、就业状况跟踪调查、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指导、重点领域就业引导专家组。分行业就指委和专家组将分别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教育部


    为抓住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冲刺期,全力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教育部将于5月17—23日,举办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教育部将会同全国各地各高校,聚合社会资源,加快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为2021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就业岗位,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促进周以“为民服务办实事 聚力增效促就业”为主题,推出系列校园招聘、校企供需对接大会、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等三大系列活动。5月17日,教育部将举行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同时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来自全国高校、政府机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近500名就指委委员参加成立大会。

  组织开展系列招聘活动。教育部将会同12大社会招聘机构,共同启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线上“百日招聘行动”,集中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同时,教育部将会同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在中国农业大学主会场举办“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京津冀专场线下招聘会。就业促进周期间,各地将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各高校计划每天举办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

  举办校企供需对接大会。教育部将组织高校与国家重点领域央企、国企和民企代表,开展重点领域人才供需对接。同时由中小企业和地方本科、高职院校,举行“中小企业人才供需网络对接会”,为供需双方提供精准对接平台。就业促进周期间,各地将结合实际,举办校企供需对接会,推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招聘合作协议、共建就业实习基地等。

  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教育部将举办“学习回信精神,勇担时代使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主题座谈会,组织参加“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项目、到基层就业以及参军入伍的毕业生代表交流经验,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就业促进周期间,各地各高校将组织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主要内容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同期,教育部将持续播出“24365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邀请杭州、武汉、深圳、西安等四个城市进行招才引才政策宣讲,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部署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以下简称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抓住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为民服务办实事 聚力增效促就业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进一步聚合社会资源,加快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增强就业工作实效,全力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三、活动时间

  2021年5月17日至23日。

  四、活动组织

  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由教育部主办,各省级教育部门和有关省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高等学校协同开展,中国农业大学和“24365校园招聘服务”合作机构协办。

  五、活动内容

  就业促进周主要包括“1+3”系列活动:“1”是举办就业促进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3”是举行系列招聘活动、校企供需对接大会、“逐梦青春”就业育人活动等三大系列活动。

  (一)召开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5月17日,教育部在北京主会场举办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具体参会事宜另行通知)。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通过“24365互联网+就业指导”平台同步直播,各地各高校要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工作人员收看。

  (二)开展系列招聘活动。5月17日,教育部会同12大社会招聘机构,共同启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百日招聘行动,每日集中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教育部会同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在北京主会场举办“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京津冀专场线下招聘会。就业促进周期间,各省(区、市)要举办2场以上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各高校每天要举办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

  (三)举行校企供需对接大会。5月17日,教育部举办“重点领域人才供需对接会”和“中小企业人才供需网络对接会”等活动,为供需双方提供精准对接平台。就业促进周期间,各地要结合实际,举办校企供需对接会,推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招聘合作协议、共建就业实习基地等。

  (四)启动“逐梦青春”就业育人系列活动。5月17日至23日,围绕中西部地区就业、重点地区和城市引才推介、大学生参军入伍等主题,播出“24365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各地各高校要组织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党团组织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六、工作要求

  (一)制定专项方案。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开展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制定本地本校就业促进周专项方案。各地于2021年5月10日(星期一)17:00前将就业促进周工作方案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备案。要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确保各项工作组织有序、平稳进行。

  (二)深挖就业资源。各地要切实发挥统筹作用,积极动员社会招聘机构、行业企业、校友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市场化就业岗位资源,为2021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就业岗位信息。

  (三)做好宣传动员。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就业促进周的宣传工作,在制作宣传材料时使用就业促进周统一标识(下载方式另行通知)。要会同各级各类媒体,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多角度、多方位宣传就业促进周活动,扩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面。

  (四)及时报送进展。各地要及时汇总统计就业促进周期间各项活动开展情况,每天17:00前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报送方式另行通知。


来源:教育部



5月8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度概括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要求,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田学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坚持开放合作”作为高校追求一流、不断超越的“方向”和“重点”加以强调,凸显了对教育对外开放的高度重视。要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做到坚持开放合作,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人才和科研国际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提。

田学军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起点上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增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意识和能力,统筹好国内与国际、斗争与合作、开放与安全、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着力畅通国内国际教育循环,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田学军强调,高校要准确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把坚持开放合作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内生动力进行谋划和部署,持续推进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全国港澳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优化布局中发挥高校作用,在高地建设中贡献高校力量,在改革创新中深化高校探索,在全球治理中展现高校担当,在港澳交流中拉紧高校纽带,在风险防控中筑牢高校防线。


来源:教育部网站


    5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浙江大学、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加强数字化建设助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学会监事长、吉林省教育厅原党组书记、高校工委书记孙维杰,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成梁,浙江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正厅长级)于永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陈子辰,杭州市西湖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马品芳,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出席本次会议。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600余所高校20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孙维杰主持。

  杜玉波作题为《信息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报告中,他从深刻认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全面把握信息化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时代机遇和大力推进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他强调,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深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聚焦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以信息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管培俊在作题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启新征程》的主旨报告时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开启新时代教育强国新征程擘画了新的蓝图。我们要深刻把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与“势”,“根”与“魂”,“知”与“行”。他指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要标志,应当突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时代特征。把握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本质内涵,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

  研讨会设一个主论坛和“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两个分论坛。主论坛上,郑强、朱士中、邬大光、奚立峰、宋学锋、阮叶萍、姜波、张竹筠、陈文智、陈友进、张红强等专家作主题报告。主论坛由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杭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俊伟、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叶青松等主持。

  会上,隆重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研究项目“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启动仪式暨公益捐赠仪式。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学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学会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5月7日,教育部召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八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期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统筹更多资源、汇聚更大力量,做出教育系统更大贡献。一是做好政策衔接,积极谋划推进与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相匹配的支持政策,实现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的平稳过渡。二是落实“四个不摘”,严格落实中央要求,把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三是强化定点帮扶,发挥高校排头兵作用,相对稳定帮扶关系,创新帮扶方法,拓宽帮扶领域,丰富帮扶内容。四是突出育人特色,把乡村振兴作为立德树人和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深挖育人资源,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实践育人,动员广大干部师生到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福建省教育厅、贵州省教育厅、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教育部财务司、职成司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及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相关司局及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教育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开启新时代教育强国新征程擘画了新的蓝图,意义重大深远。

  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与“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我国教育的发展变化举世瞩目。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一直在路上。从国家维度看,从“跟跑”到“并跑”,再到某些领域的“领跑”,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社会维度看,从“上学难”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日益增长。公平与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需求与满足需求的供给永远相辅相成;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的需要始终是教育政策的基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使得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提上国家重大议程。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基于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应对人类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意味着传统发展方式不再适应新的要求,创新驱动、协调平衡、环境友好、开放共赢、包容共享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意味着发展不是经济“单兵突进”,而是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协同联动”。我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质的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正是新发展理念在国家教育政策上的集中体现。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国际竞争实质上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与教育的竞争。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核心和关键是创新驱动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更加依靠科技创新,更加迫切需要知识和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科技自立自强和更大力度的开放,需要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人民对于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待。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反映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望与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规律使然,是我国义务教育实现普九、高中开启普及化,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必然趋势。

  时也,势也。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科技创新,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迫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顺理成章,意义深远。

  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与“魂”

  “十三五规划”的教育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十四五规划”的表述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一重大变化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化和教育发展更高的目标。准确把握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内涵和本质特征,至关重要。我概括为十个方面,两个理念、八个特征。

  高质量教育体系体现了内涵发展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非常精辟,“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强调质量水平,而不是数量规模;更加强调内涵发展,而不是外延扩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服务国家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

  高质量教育体系体现了系统治理的理念。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从治理的高度,教育体系是一个整体一个开放系统,不能画地为牢、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教育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一体化推进,分阶段实施,上下游相互支持。这意味着教育系统各阶段、分学段、各方面、各环节需要统筹协调、系统集成。探求高深学问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学科建设与问题导向有机统一、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深度关联、有机衔接的整体。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以思想引领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的统筹规划和设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坚守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质量与公平相统一;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建设,多层次发展。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工程”。立德树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责无旁贷,但不能孤军重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干扰教育的种种乱象指出,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全社会尊师重教,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撑的教育体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素质。全社会尊崇教师,拥有一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显著特征。“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大教育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立教之本”。鼓励优秀人才从教。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发展机制。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服务国家发展的创新体系。创新性人才和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要适应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国家战略急需学科,拓展新兴交叉融合学科。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和跨学科综合的“天然优势”,培养创新人才,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支持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信息化支撑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与学的变革,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打破时空界限,共享优质学习资源。“‘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全新教育形态,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型社会。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高度开放的教育体系。面对全球化逆潮,我国要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全球化时代人才、资源的国际性流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他山之石。吸引全球优才,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具有良法善治的教育体系。政府、社会与学校边界清晰。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校形成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位,政府服务监管到位、社会广泛参与、广大教职员创造性充分发挥、办学治校高效运行。

  总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要标志,应当突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时代特征。应当体现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教育的基本条件、各级各类学校整体质量水平主要可比指标达到世界中上水平;体现在教育供给与社会需要契合性好、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贡献率高,人民群众满意度高;最终体现在人才质量、全民素质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毋庸置疑,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没有好的治理结构,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没有协同创新机制,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没有协同育人社会机制,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没有信息化支撑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不能培养创新人才优秀人才,不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没有显著的科研创新贡献,也不是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知”与“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务之急是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一系列重大举措落地落实,实现“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开局。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新突破。明确政府、社会、学校的边界与职责。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积极培育和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作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教育部下放教师职务评审权,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负责评估督查,加强监管。放权放到位、放权不放责,提供了“放管服”改革的案例。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实现新突破。教育评价“罪”在“五唯”,不在“五维”。以辩证思维破除“五唯”难题,欲破先立、破立结合,关键在立。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国家、省级、学校三级教育评估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营造鼓励潜心育人、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质量提升的良好教育生态。

  深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成效。锲而不舍地推动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一系列重大部署落地见效。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夯实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人才支撑。

  在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上作出新贡献。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大学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贡献原始创新成果。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建在一流大学,顶尖大学领衔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普职融合、校院协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进东西部教育协作。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举国在线教育在抗疫中展示了显著优势。要再接再厉,从“应急状态”走向“常态化”。加快建设教育专网。课程教材、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一步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提高质量;推进国培计划,提升师资水平;助力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科学发展。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5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及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关情况。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下一步,学校美育工作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落实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及实践活动等相关改革举措,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

  他指出,要完善强化学校美育评价机制。推进美育评价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将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健全评价体系,将美育政策落实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等纳入督导评估,把美育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以下简称《能力标准》)。旨在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推动教师教育院校将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融入到日常教学、学业考试和相关培训中,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能力标准》共五个文件,分别明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每个文件分四个部分提出四大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第一部分为师德践行能力,包括遵守师德规范、涵养教育情怀两方面,强调知行合一,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引导师范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第二部分为教学实践能力(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保育和教育实践能力),主要从掌握专业知识、学会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学前教育专业为开展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实施教育活动)等方面,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所需的基本能力提出了细化要求。

  第三部分为综合育人能力,主要从开展班级指导、实施课程育人、组织活动育人等方面强调教育“育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四部分为自主发展能力,从注重专业成长、主动交流合作两方面,突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以及在学习共同体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日前,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编写,经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助读物“读懂新时代”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套丛书是教育部庆祝建党百年行动理论研究专项重大成果之一,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为教育系统“加强‘四史’学习研究教育攻坚行动”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学习教材。其中,《道路何以自信》作者为北京大学陈培永研究员,《理论何以自信》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制度何以自信》作者为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文化何以自信》作者为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

  丛书思想性、理论性和通俗性、可读性强,四色印刷,图文并茂,体例新颖,文风活泼,致力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阐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丛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文化为什么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教育部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统筹做好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师生出行和校园疫情防控。

通知指出,要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形势。“五一”假期来临,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快乐度假。

通知强调,要切实强化旅途防护指导。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校所在地和出行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践行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多形式多渠道教育引导师生做好旅途防护,主动配合交通场站做好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乘坐交通工具时全程戴口罩。

通知要求,要有力保障留校师生假期生活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强化校园服务供给,开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场馆等,充分保障留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校园和谐稳定。

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的通知》,加强“五一”假期期间校园活动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和环境同查、同防,多病共防,加强来访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全面细致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通知要求,要分类加强健康监测。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去向,做到留校人数、离校行程轨迹等健康管理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引导师生主动加强健康监测,如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向社区(村)和学校报告,并到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

通知强调,要认真做好值班值守与应急准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履行防控责任,加强“五一”假期值班值守,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正常运行。要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处置。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条修改为:“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二、将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三、将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将第七条修改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五、将第七十七条修改为:“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已经取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他人串通,允许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顶替本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指使盗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入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

  本决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来源:新华社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