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展开全部

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

过去一段时间,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也要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并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后方可正式走上讲台。

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核,有叠床架屋之嫌。师范类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师范类毕业生,即后备教师。开设师范类专业的非师范类院校能够招收师范类学生,说明其具备培养合格师范类毕业生的资质。经过3年或4年的教育和专业训练,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任教条件,再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核,有点多此一举。

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会徒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烦恼。大学期间,师范生学习了教育理论,参加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参加了时量足够的教育实践,却和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一样,还需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这可能会引发师范类毕业生的不平衡心理。

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核,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需缴纳一定的费用,以弥补组考所需的开支。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公正,还需动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力量。参考的人数越多,耗费的人力物力自然越多。师范类毕业生免考,可以将人力物力节省下来,用于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在职教师培养、教育科研等。

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合情合理。为了确保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必须加强师范类院校和开设师范类专业的非师范类院校办学资质的审核和办学质量的监管,给这些招收师范生的高等院校戴上“紧箍咒”:办学资质不达标的,直接取消其招生资格;办学质量不达标的,给予黄牌警告直至红牌罚下。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修(制)订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20〕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健全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引导地方和学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灵活设置专业,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2020年工作要点,决定开展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修(制)订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1.构建定位清晰、纵向贯通、系统配套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明确和畅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


  2.更新专业目录内容。积极应对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形势,科学定位、调整更新职业教育各层次专业目录内容。


  3.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宏观管理、行业科学指导、地方优化调控、学校自主设置的专业设置管理工作机制,协同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产业发展变化的适应度。


  二、工作要求


  1.一体设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按照新时代和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结构的实际需求以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大典及新职业目录等,系统设计《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现行高职(专科)目录框架为基础优化调整,总体保持目录结构相对稳定。


  2.稳中求进,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对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职业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以既有专业为基础,通过合并、取消、更名、增设、超前规划,进一步健全目录体系,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重点面向实体经济领域适当设置。


  3.遵循规律,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按照专业属性归类、宽窄相济适度从宽确定专业,确保专业设置的成熟度、完整性以及专业之间的区分度。统筹考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需要,科学确定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课程体系和接续逻辑。


  4.产教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目录》修(制)订工作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各类院校专家作用,充分用好前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行指委及有关单位根据工作安排提交的有关论证意见建议、工作成果。


  三、工作组织


  建立顾问组建议咨询、工作组统筹组织、综合组协调把关、研制组具体落实的《目录》修(制)订工作组织架构。


  1.顾问组。主要负责按照组内分工参加综合组、研制组活动;结合技术前沿和产业趋势,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框架设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产业的适切程度,提出修订建议、提供指导咨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顾问,成员由有关领域院士、专家组成。


  2.工作组。主要负责制订工作方案,统筹组织修(制)订工作,对接顾问组,领导综合组、研制组工作,确定目录和专业简介的体例框架与内容要求,组织审定和发布目录,组织有关总结、宣传和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工作组由教育部职成司牵头,教育部职教所、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工作办公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有关人员共同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职成司有关处室。


  3.综合组。主要负责组织相关基础课题的研究、制订研制组工作指南,拟定《目录》专业大类和专业类划分、《目录》体例框架及要求、专业简介等规范文件模板,按照分工指导研制组工作,指导和审议专业简介,研究解决研制组遇到的共性和交叉问题,组织《目录》统稿,对研制组专家工作进行考核。综合组由院校、研究机构专家,部分行指委负责人及各研制组组长组成。秘书处设在行指委工作办公室。


  4.研制组。主要负责按照划分的领域组织专家队伍,组织学习贯彻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南,会同相关行指委分析前期工作成果,开展补充论证调研,按照时间要求完成负责领域的各级《目录》调整建议和工作总结报告等,会同相应行指委起草和完善专业简介。本次《目录》修(制)订工作共设立12个研制组。成员由前期组织和参与相关论证工作的行指委专家,“双高”计划院校、中职示范校、普通本科高校、研究机构专家组成。


  四、其他


  1.综合组、研制组牵头单位须做好统筹协调和保障工作。参与专家须保证《目录》修(制)订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按照工作部署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专家所在单位要为专家参加相关研究、调研、会议等《目录》修(制)订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


  2.《目录》修(制)订工作有关会议、调研活动等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专家须严格遵守有关工作纪律,未经授权或同意,不提前公开工作成果、不以《目录》修(制)订工作专家身份擅自参加其他活动。


  3.专家和行指委参加《目录》修(制)订工作的实际情况将作为行指委换届和参与职业教育其他重要项目工作的重要参考。


  4.《目录》修(制)订工作有关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附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组织机构及主要成员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8月14日

南昌新闻网讯8月24日,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了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正式发布了《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这标志着继山东、甘肃之后,江西成为第三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据介绍,此次改革的目的是把江西建成“职教五大高地”,即中西部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培训高地、职业院校培根铸魂的育人高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高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高地。为了顺利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建成“职教五大高地”,我省将从有效提高质量和充分扩充容量两个着力点集中发力,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拓宽职教师资培养渠道、建立校企双向激励机制、推进职业院校全面开放、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强化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优化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等八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南昌日报记者 刘冕)

【来源:南昌新闻网】

学校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往往要求的时间很紧,有时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必须在几点前完成,令学校师生备感紧张,不得已放下手中的教学工作。长此以往,“紧急通知”被基层学校称为“狼来了”。


笔者按上级要求加入的QQ工作群和微信群就有近10个,每天疲于应付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就连给学生上课有时也会受影响。说实话,笔者很有怨气:还有比给孩子上课更重要的事吗!可“紧急通知”来了也没办法,还得耽误课程。


作为学校中层领导,笔者先把上级这份“紧急通知”转发到学校QQ群,让老师们知晓这件事,然后紧急布置下去,中心校要求11点30分前,各班就得在11点之前完成,因为学校还要汇总整理,然后发电子邮件,再派人送去文本文档。各位班主任忙得头大了,既不能耽误学生上课,还要把相关截图转发到班级微信群并回复落实情况。


这样的场景过程几乎每周都要发生2到3次,使基层学校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疲于应付,有时到了晚上学校QQ工作群还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基层班主任工作量非常繁重,导致基层学校没有人愿意担任班主任。


教育技术现代化了,上传下达的速度更快捷了,这也导致基层学校和教师更加疲于应付。原先上级的文件都是纸质打印并要送到学校,现在直接发电子文档或拍照上传到微信群,速度快捷许多,各种应付的事情也翻了若干倍,但几乎没有一件和课堂教学有关,教育技术设备用在了完成上级任务。老师们感到奇怪:原先没有这些现代化教育设备也没见有这么多与教学无关的事。

最近最离谱的一件事是下午快5点了,老师们正在办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要把全校所有学生的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等信息制作成电子档发到邮箱,截至时间是下午6点前。按理说,这些学生信息班主任都有,但都是手写体,现在要求全部制成电子版,而且必须6点前完成。如果一个个输入电脑,即使到晚上10点也完不了。后来,有位老师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手写的学生信息用扫描的方法制成了电子文档,才算完成了任务。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现代化更多的是要发挥在课堂教学上,切实用在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上。比如,前段时间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优,教师们都运用得很好,这才是做正事。


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实在干扰太大太多,使大家根本无法静下心来钻研教学。笔者建议,要真正把时间还给学校和教师,必须自上而下转变观念,减少带给基层的压力,减少无关的事对教育教学的干扰和影响,否则,长期这样下去,只能让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进入八月下旬,伴随全国不少高校陆续迎来学生返校,校园内又重新热闹了起来。与往年不同,尽管与校园久别重逢后,同学们脸上难掩兴奋,但疫情之下,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让这个新学期的开学形式较为特殊。

  返校高峰期将至 各大学严查返校人员身体状况

  24日上午10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门外已经有大量学生拎着行李前来办理返校相关手续。等候办理返校的学生们全部自觉佩戴好了口罩,同时保持着适当的间距。

  依照该校此前部署,8月24日起,学校安排符合条件的京区培养单位(含校部院系、本科部)学生分类别、分批次有序返校返所。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学校的入口处设有专用通道,学生要进行登记、消毒、测温等一系列流程后才可进入校园,而家长等校外人员则一律禁止入内。

  据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此前介绍,秋季开学将有60万大学生陆续来京。目前,每天大约有3000至5000名大学生返京。

  根据目前整体掌握的各校返校计划来看,在北京,大学生返校峰值将出现在8月31日到9月6日,约20万人将在这周返校,预计9月6日返校人数最多,单日返校人数将达到5万人。

  “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学生都要做核酸检测。”李奕表示,“这项要求是从目前全国的整体防疫形势和学校整体防疫角度考虑的。”

  从全国来看,北京以外,其他省份的一些高校也在近日相继迎来学生分批返校。

  8月22日至9月11日,武汉大学学生分四批返校;8月22日至9月1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分四个批次返校……

  虽然返校时间有所差异,但消毒、测温、体征问询登记等程序几乎是所有高校的标配。

  开学后,校园如何管理?

  ——校门:进出需证件 非必要不出校

  根据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以下简称“《方案》”),高校要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学校要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对于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多地高校明确要求继续强化校园半封闭管理,师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员非预约不进校。

  “目前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本校学生凭借证件才可以进入校园,校外人员不得入内。”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门口,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称,此前学校一些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目前也暂时禁止校外人员进入,何时恢复需要等待通知。

  制度并非“一刀切”。例如,虽然北京市教委提倡学生“非必要不出校”,但科研、就医、父母探访等均可申请出校。走读生和高校教职员工每日需要进出校园,各校将建立健康台账,确保进出校轨迹可寻。

  ——教室: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作为开学后学生聚集最多的场所之一,高校教室的消杀工作将会成为新学期防疫的重点。

  关于教室卫生管理,《方案》中就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卫生清洁,垃圾及时清理。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另外,在聚集性活动管理方面,《方案》中也明确,要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体育等活动。

  《方案》中还提到,尽量开放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食堂:采取错峰就餐制

  新学期,高校食堂普遍将采取错峰就餐制度。

  此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要求,实行错时错峰就餐,提倡学生自备饭盒,推行网上订餐,减少堂食。

  武汉大学的一些食堂内则在进门处安排有专人守候,协助学生扫码、测温。在卫生消毒方面,餐盘、碗筷在洗碗机经过一轮消毒后,还将进入热风消毒柜,在110℃高温下消毒半小时;食堂人员进入售卖档口,需要在风淋房吹5分钟,消毒除尘,确保卫生、安全。

  而在北京,学校食堂的防疫也被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依照要求,新学期开学后,学校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体检证明和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员工晨午(晚)检。

  ——宿舍:不聚集、不串门

  开学前,不少高校已经对本校的宿舍提前进行了消杀。

  例如,武汉大学就提前对宿舍进行了消毒、通风,在公共卫生间配备了洗手液。开学后,学生扫码、测温进出宿舍,宿舍公共区域将每天消杀两次。

  开学后,宿舍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方案》中就明确了宿舍管理要求。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

  如果没有疫情,中国留学生杨力苈,此时应该在英国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准备博士毕业论文。

  今年1月,杨力苈回到老家湖北恩施过年。疫情暴发后,因身处疫情高发区,无法返校。等到4、5月,国内疫情暂时平缓,国外疫情却开始蔓延,“航班减少甚至停飞,返校希望依然渺茫”。直到目前,她仍然滞留家中,不得不线上学习。

  尽管,中国留学生张舟并未回国,选择留守英国布莱顿市的萨塞克斯大学,但他并不能安心学习,“英国前十例感染者,大部分来自这个城市”。

  坐在教室听课的日子寥寥可数,张舟还是控制不住地焦虑:不得不在课堂里最早戴上口罩;联名中国留学生向学院申请线上教学;面对家人的回国劝说只能安抚,“毕竟路上也有风险”。

  一边是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约150万人身处海外学习和研究。另一边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势不可挡。8月24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数据显示,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80万例。

  要么是担心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威胁,要么是担心学业中断前功尽弃,中国留学生面临两难处境。此时,有专家再次提出留学生转学回国的建议,并给出了初步设想:“常青藤”对应985,州立高校对应211。

  留学生转学回国是否可行?到底该怎么转?往哪里转?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复课返校困难重重,线上学习、休学借读一一出现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3月,纽约大学中国留学生郭子轩(化名)辗转回国。

  因为无法返校,在上了一段线上课程后,郭子轩决定休学一学期。“网课效率非常低,国外大学重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如果只是线上开会,来自全球各国的同学,经常约不到一块。”

  眼看着国外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以及考虑到两国签证政策的变化,郭子轩无奈表示,“可能下下个学期都不一定能回去”。于是,家人又催促起郭子轩继续学业,只希望他“早点毕业”。如今,他又回到电脑前,开始上网课了。

  转到线上课堂或者选择休学,郭子轩的两个选择,是疫情下国外大学提供的主要方案。

  为了规避线上教学低效率等问题,美国高校开始与国内高校合作,推出“就近入学”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娟正在美国查普曼大学访学。她向记者介绍,上海纽约大学近日宣布,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将迎来来自纽约大学和纽大阿布扎比校园的约3100名中国籍学生。他们将与原本上海纽约大学的1700名大学生在上海开启新学期。

  无独有偶,康奈尔大学也宣布秋季学期计划,并公布国际学生可以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当地大学暂时学习。中国留学生由于疫情无法返校,可以申请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大陆高校借读。

  “采用‘借读’方式的美国高校数量不超过30所。其中,很多高校与国内高校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或者本身就是分校的建制。”李娟说,“‘借读’暂时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无法大面积推广。因为,中美两国之间大多数高校间,不具备学分互认的基础。”

  “随着机票价格逐渐平稳,选择返校上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可能会增加。”李娟给出判断,即便能够顺利返校,中国留学生还面临一个新问题,“因为疫情防控政策,很多美国高校的宿舍正在进行改造,由2人间改造成1人间。留学生返校后可能申请不到宿舍,不得不在外租房,这是他们应该考虑的经济成本”。

  超六成留美学生秋季无法返校,两成考虑“回国读书”

  线上学习、休学或者借读等办法一一出现,留学生转学回国的迫切性,还剩多少?

  8月14日,有媒体发起《2020年疫情影响下中国留美学生现状调查》,一周内回收14356份问卷。63%受访者在秋季学期仍然无法返校,22%受访者表示“正考虑回国读书”。

  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中国留学生均提及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在全国两会时,提出的《解决境外高校留学生转学回国完成学业的建议》。今年5月,该《建议》第一次将疫情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影响,摆到了公众面前。

  这份书面大会发言提出了三个具体建议:归国留学生如果愿意去高职高专学习的,可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对于希望转入本科高校的学生,可启用插班生考试政策;建立国外高校学业成绩转换机制。

  最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总能接到电话,朋友的孩子在美国俄勒冈州留学,在疫情的威胁和网上学习中,家长对于孩子是否回国,“处于纠结状态”。

  于是,卢晓东开始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他发现,留学生转学回国,“既有历史根据,又有现实需求,也符合教育规律”。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

  在卢晓东看来,当前,由于疫情在某些国家、某些高校已经使得一些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陷入了特殊困境,有些学生可能患病或面临染病的巨大风险,或者家庭因疫情影响无法在经济上支持孩子继续留学。“理论上说,这些学生可以提出转学国内高校的申请。”

  “从教育史上看,转学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此外,卢晓东研究发现,“转学同样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成熟的转学制度的前提是学分互认,即承认在此前高校学生按照学分制度计算的学习经历真实有效。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通常会在中国留学生获得国外大学毕业证后,对毕业证的有效性进行审核、认证,也就是承认中国留学生在这些正规学校的整体留学经历。”卢晓东就此设想,“为什么不能由国内高校分段认可留学生在国外大学所获学分的有效性呢?比如,认可其在海外高校本科前两年的学分,以在特殊情况下,方便留学生转学回国。”

  留学生意愿、学业匹配程度、高校实际容量等问题交织错落

  5月15日,在经历国外口罩售罄,学校停课,回国机票“一票难求”,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杨怡(化名),回到老家浙江温州。

  一直以来,杨怡的父亲对转学回国的话题并不关心,一方面,孩子可以选择去西交利物浦大学“借读”。另一方面,他认为,转回国内政策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一定要实施,作为家长,我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往哪里转,怎么转?”

  “能接受的底线是不低于自己的本科学校水平。花了那么多学费留学,为什么会转回国内更差的学校呢?”郭子轩从中央财经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去了纽约大学,就读经济学专业。

  “美国常青藤高校的学生可向‘985工程’高校提出转学申请,州立高校学生可向‘211工程’高校提出转学申请。”卢晓东给出这样一个初步设想的对应关系,“总体上,要保证留学生境外原就读高校的多样性,能够对应国内接纳高校的多样性,而不是一概而论,一刀切”。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进行统一转学考试、插班生考试两者并行的措施以保证公平。

  记者采访时发现,对于留学生转学回国的建议,一所中外合作大学表示“愿意”接受转回国内的留学生,但也坦言,“没有相关政策支持”。从目前看,“学生回来之后,没办法正常注册在教育部的学籍系统,也就意味着,他们转回来就读毕业后拿不到学位证”。

  在牛津大学就读教育学博士的杨力苈提醒记者,留学生转学回国的这一建议,需要同时考虑学生的意愿、已完成学业与国内学业的匹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学业的匹配程度需要考虑到专业适配度、学业内容连贯性、学校层次的类似性、学业年限设置等因素。”

  另一方面,国内大学也需要从招生计划、学籍管理、学生补贴与经费划拨等教学资源的实际容纳能力出发,加以筹划。“问题的复杂程度,将远大于恢复眼下受疫情冲击的教学秩序那么简单。”杨力苈说。

  自由转学与教育公平如何平衡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就达66.2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留学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

  “留学生是人才。虽然未能在国外完成学业,但他们已经拥有一些明显优势,比如语言优势、专业优势。”在卢晓东看来,这些转学申请者具有一定学术能力,“留学人才选择回国,也能服务于国家建设。”

  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提出了质疑。近些年来,出国留学完全变成一场经济支撑下的更好教育的路径选择,而非优秀的才留学。“我不否认优秀的留学生群体的存在,甚至越来越多,但强调留学生的整体优秀,显然有失偏颇,不能作为留学生自由转学回国正当性的基础。”

  “大学转学制度的确有存在的必要,在西方更是一个普遍的制度建设。”一般来说,主要是在二年级结束转学,一年级比较少。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著名大学的转学生占比都非常低,甚至不足2%,比如哈佛、普林斯顿等,有些年份一个转学都没有收。但是一般普通大学,比如一些州立大学,转学率相对都比较高。陈志文提到,关键问题是中国高校的转学制度理论上一直存在,但是实践中极少出现,“原因就是国内转学的申请条件严苛,其背后是对教育公平的把守”。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工作的通知》,记者梳理发现,对于转学原因只限于两种,一个是因病,一个是特殊困难,比如父母需要就近照顾,或者导师身故无法继续学业。

  此外,在转入学校上,《通知》也很明确:高考分数在当年不低于转入学校,只能从高层次学校向低层次学校转,比如说本科转专科,211转非211,985转非985;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学生可转入一区招生单位,严禁“反向转学”。

  “因为手续烦琐,国内高校间转学的案例很少。换句话说,出于确保教育公平的要求,国内大学的转学制度基本是‘束之高阁’。如果国内大学都不能自由转学,那么,凭什么留学生可以自由转学回国内呢?”

  对于有人建议模仿国内“高转低”的原则要求,或者进行插班生考试,吸纳留学生转学回国。陈志文认为“可以尝试,但绝不能实施自由转学制度,更不能采用申请审核制。”他认为,“在讨论和建立留学生自由转学回国之前,先要解决国内大学的自由转学制度,至少要公平对待两个群体。”

  最新一批中小学生全国竞赛“白名单”于近日出炉。这是继2019年首发之后,教育部发布的第二份中小学合规竞赛名单。

  对比两份名单,不难发现两大变化。一是竞赛类目的调整,除“艺术体育类”保持不变外,去年的“科技创新”“学科类”今年调整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二是合规竞赛项目的增减。相较去年,今年上榜竞赛共35项,略多于去年的29项,其中新增14项,减少8项。

  新增的竞赛,聚焦“无人机”“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发明,未来科技感明显。在被移出的竞赛名单中,眼尖的网友发现,前段时间卷入争议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赫然在列。按照说明,竞赛“白名单”的出炉,要经过主办单位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公示和复核等几道程序。根据目前有限的信息,暂无法确定青创赛的“闯关”之路止于哪一步。

  有评论指出,2019年中小学竞赛“白名单”的首发,标志着竞赛活动管理权的收紧。而最新版“白名单”的如约而至,释放出竞赛活动管控常态化、不断升级的信号。如果说在几年前,在关于中小学竞赛的公共讨论中,舆论聚焦的关键词还是“减负”“瘦身”的话,在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催化下,最近的关注点已经悄然切换为“真实”与“公平”。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网友似乎对白名单中消失的那些赛事如此“上心”,这背后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情绪的投射。

  对于竞赛活动的主办单位和承办方来说,合规竞赛名单“年审制”确实会带来一些压力。因为,眼下除了传统的五大奥林匹克竞赛外,对其他竞赛活动来说,再没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但在强大的惯性下,这种压力并不必然会变为动力。只要钻营竞赛还有利可图,只要权力还有寻租空间,造假舞弊的争议就不会停止。显然,单靠清单管理制度无法确保竞赛活动的真实与公平。

  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在“准入”这一环上严把关外,还要在其他流程和环节做好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公众乐见“进一步完善评审办法和标准”这句高度概括的官方表述能细化落地,带来更多新变化。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加强参赛者的背景审核,这也是相关讨论中网友呼声较高的。又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建立参赛作品的公示和追溯机制,在超强曝光下造假行为或将无处遁形,风险与收益天平的改变也会倒逼参赛者诚信参赛。再比如,对于破坏竞赛规则的参赛者及关联者,除了撤销奖项之外,是否可以考虑增加类似“一次造假、N年禁赛”等其他惩戒措施等。

  当前,竞赛与一些阶段的升学“挂钩”,是竞赛功利化的主要原因。要想竞赛免于被“围猎”,归根结底还是要尽快让“脱钩”落地,彻底规范竞赛在招生领域的权重,尤其是招生学校严守规矩,让兴趣和爱好复归其位。

  学历和职业总被划分为三六九等,然后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被相应匹配。所以当听说某名校毕业生去送外卖、做网红时,有人惊讶,有人替他们不值,还有人觉得他们浪费教育资源,不然这也不至于成为“新闻”,甚至一度被刷屏。

  在很多人眼中,名校毕业的社会“精英”们应当从事一份光鲜,至少体面的工作。就职于某大型国企或知名公司,出入高端写字楼,端着咖啡,拿着不菲的薪水;再或成为国家行政单位中的一员,可以预见一个“安稳”的未来……青年人进入社会后,会被周遭的人像投资项目般被审视,用“估值”被定义,而职业则成为对一个人进行“估值”的重要依据,也通常被看作了解一个人的最直接方式。

  就像印在名片上的,除了姓名、联系方式,便是职业,而非你的兴趣、喜好或人品如何。因为职业中已包含很多隐形信息,比如薪酬、社会地位,这些才是社会最想了解的,甚至一个人的能力界限、发展前景也就此被“一锤定音”。这也就不奇怪,为何很多人把职业看得很重,甚至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进行“军备竞赛”,希望下一代能在各个学段脱颖而出,冲出重围,冲进名校,选择一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最终的目标是选择一份好工作,成为“人上人”。

  但近日热文《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送外卖》的主人公张根,没按照这种既定路线走下去——因还有很多想不清楚的问题,他跳出写字楼的格子间,一来二去,就骑上小电驴去送了外卖,像是一个被困在悬梯上的人,干脆手一松,脚一蹬,跳了下去。换个职业,换种活法,其实选择去送外卖那又如何?

  如果说文中的张根有些“虚幻”,那么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张昆玮则很“真实”。他在谷歌工作两年后,选择回家乡山西省晋中学院做一名青年教师,月薪3000多元。后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我不愿意像成功学说的一样,为了成功舍弃一切,我想在工作之中融入爱好,想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

  这是个人选择,从中也可以隐约感受到这一代的群体焦虑,以及他们对职业、人生意义的再思考。比如去做网红的名校毕业生李雪琴,我对她了解不多,但她有段话却让我印象深刻。有人说,北大毕业当网红,你就这么想红?“是啊,怎样?”比起当个光鲜亮丽的白领,李雪琴说:“我更想做让人快乐的事。”这话,听起来很“飒”。

  但当名校毕业生最终没能按照世俗的想象成为体面的白领,当事实的运转最终与社会的偏见背道而驰时,还是有人会质疑、批判他们的选择。但在我看来,应当用掌声为他们去尝试、去探索的无所畏惧点赞。正是他们的勇敢和突破,创造了当下更为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

  职业的本质是劳动,本就不分高低贵贱,无须被学历所束缚,也不应被世俗的偏见定义。它其实是人生在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最为务实的探索实践。白领、蓝领或没有“领”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这里也包括送外卖、做网红、开网店,等等。

  可能有人会讲,“送外卖?当网红?那受这么多年的教育做什么?这么努力干吗?”我觉得这并不矛盾,教育的意义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你认识自己,认识周遭的世界;努力的目的是在于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尝试自己想尝试的,而非一定要选择别人定义的“最好”的那份工作或那个职业。

  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眼下有不少大学生或其他年轻人正在求职路上或不同职业的岔路口踟蹰徘徊。有人会来问,拿到的offer并没有预期的好,要不要去?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早有自己的答案。

  只希望在选择的时候,你我都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尊重每个职业,不要轻易被世俗的偏见或眼光所裹挟,也不要总给人生下什么定义。对于世俗的偏见或看法,你把它扣紧脑袋,它便是金箍;扔到一边,它也就是个无关紧要的钢圈。不如洒脱些,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什么。对于职业,究竟适不适合或喜不喜欢?道听途说不如躬身一试,不要怕试错,有句话说,人生不多走几道弯路,哪来那么多风景?

燕山大学

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报到有关事宜的通知

根据省市有关秋季学期开学文件精神和要求,为保障我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学校决定分批分时错峰安排学生返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返校批次

(1)8月29日在境内居住的来华留学的新生报到;

(2)8月30日-31日校本部在校生开学返校;

(3)9月1日-2日里仁学院在校生开学返校;

(4)9月6日2020级校本部研究生新生报到;

(5)9月7日2020级校本部本科生新生报到;

(6)9月12日-13日里仁学院2020级本科生新生报到。

二、返校条件

(1)中高风险地区学生及境外学生暂不返校。

(2)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

(3)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后,持核酸检测阴性纸质证明返校报到。

三、注意事项

根据河北省秋季开学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的有关要求,学生持返校前《个人14天健康状况报告表》和14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请同学们根据各批次开学报到时间做好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及批次返校报到。

为保证学生安全有序进入校园,避免聚集拥堵,在校生返校和新生报到只允许学生入校,家属亲友谢绝入校,请大家予以理解和配合。学生乘坐私家车返校时,车辆在校门口指定地点停靠,即停即走。

燕山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8月21日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最新发布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事宜的通知↓↓↓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邯郸市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的要求和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现将开学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到时间

(一)教职员工:9月3日。

(二)学生:

1.毕业年级本科生、在校研究生:9月5日。

2.其他年级在校本科生:9月8日。

3.2020级研究生(新生):9月15日。

4.2020级本科生(新生):录取通知书入学时间。

目前仍在境内的留学生报到时间与上述本科生报到时间同步。

二、报到条件

(一)低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学生,持报到前《个人14天体温健康登记表》《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和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二)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学生,暂不返校报到。

(三)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四)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教职员工、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经学校批准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五)在境外的留学生及外籍教师未接到学校通知不返校。

三、有关要求

(一)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做好开学各项工作,压实责任,确保安全有序。

(二)教职员工、学生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报到,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

河北工程大学

2020年8月21日

唐山学院

唐山学院近日发布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学通知↓↓↓

根据《河北省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学工作方案》相关精神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学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学时间安排及报到条件

(一)开学时间安排

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贯彻“错区域、错年级、错时间”的总体思路,采取分时、分批次返校,确保开学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1.老生返校安排

我校老生开学返校日期为2020年9月1日至9月4日,共计4天。具体安排如下:

2019级9月1日-9月2日返校;

2018级9月2日-9月3日返校;

2017级9月3日-9月4日返校。

2.新生报到安排

2020级专接本新生9月6日报到;

2020级新生9月13日报到。

3.教职工返校安排

校领导8月27日下午返校;

中层干部8月28日上午返校;

教职员工8月28日下午返校。

(二)返校报到条件

1.低风险地区师生返校报到时,如实填报《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并持有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入校时出示查验。

2.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3.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4.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经学校批准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5.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学校另行通知。

6.对没有返校的师生员工,各单位要掌握其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建立台账并加强教育指导。

二、返校前准备工作

(一)加强师生健康监测。持续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面动态掌握师生假期的行动轨迹。从8月18日起,实行开学前的14天体温监测,填写《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

(二)全员核酸检测。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 ,全体师生进行核酸检测。

1.教职员工的检测,由市教育局和学校与卫健部门联系,统一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上岗。

2.学生自行前往属地医疗检测机构检测。

三、入校时需注意的事项

1.做好来校途中个人防护。师生在来校途中注意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以减少感染风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途中服从交通乘务人员的指挥要求,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就近就医,并及时报告所在院系。做好来校行程记录,将公共交通工具(如航班、车次、座位等)相关凭证保存好,并记录好行程信息。

2.学生入校时需出示河北健康码“绿码”(微信中下载“河北健康码”小程序),核验身份并接受体温检测无异常后方可入校。河北健康码为“黄码”、“红码”及体温超过37.3℃的发热人员不得入校。

3.家长、车辆及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校园,请家长和学生提前做好安排。

唐山学院

2020年8月18日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上级和属地相关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现将师生返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返校时间

2021届毕业年级学生9月5日、6日返校报到。

2020级新生10月15日、16日报到。

其他年级学生9月12日、13日返校报到。

中层以上干部、行政、教辅等人员9月1日正式上班;教师9月4日返校报到。

全体师生按学院要求时间分批、分期、错峰、有序返校,一律不得提前返校。

二、返校条件除以下情况外,其他人员按照学院统一要求返校报到:

1.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返校前14天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2.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暂不返校报到。

3.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4.本人仍在境外、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从境外返回但仍在观察期内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三、返校前准备

1.做好健康监测。师生员工要连续14天进行健康打卡,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准备《14天健康登记表》。

2.落实核酸检测。师生员工要提供14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保存好核酸检测票据,返校后由学生工作部统一报销。

3.准备个人用品。开学后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国庆节学院不放假,要提前备足口罩、消毒用品、换季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

四、返校途中注意事项

1.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2.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

3.如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防控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院。

4.所有返校学生要如实填写《返校报到信息一览表》,做到返校全程可追溯,并妥善保存票据信息。

五、返校报到

1.学生按辅导员(班主任)通知要求指定时间、指定路线入校。入校时须提供《14天健康登记表》和14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后要避免聚集。

2.返校期间,所有学生家长、教师家属等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邯郸学院

邯郸学院发布致全体师生员工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安排部署,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2020年秋季学期定于9月7日正式开学。为保障新学期平稳、安全、有序开学,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召开了新学期开学工作协调会,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制度指南,对开学前和开学后的各项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努力给大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样,我们也需要每一名师生员工能够理解支持学校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安排,共同构筑起安全开学的坚实堡垒。为此,希望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做好以下各项开学准备工作。

一要听从统一指挥。学校将安排全体老生从9月4日至6日,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请各位同学听从辅导员统一安排按时返程,切勿提前返校,新生报到时间以学校录取通知书为准。所有师生员工开学前在现住地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减少到复杂场所活动。目前仍然在外的教职员工8月20日之前必须返回邯郸,为顺利开学做好准备。

二要做好健康监测。所有师生员工自8月20日起开始健康监测,每日如实记录个人体温,坚持打卡健康码,开学前向学校提交《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和《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向学校报告外出轨迹和健康状况,及时反馈异常情况,不隐瞒实情。

三要进行核酸检测。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秋季开学前所有返校师生员工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全体学生请在临近返校七天之内,自行到居住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开学返校时向学校提供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建档立卡贫困生可持有效单据到学校报销相关费用。教职员工听从学校统一安排,按时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持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岗。

四要做好个人防护。返程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当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如在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五要调好身心状态。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疫情,关注时事,相信科学,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对网上流传的各类不良信息要提高辨别思考能力。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杜绝各类浪费粮食的行为。增强自律意识,调整作息规律,在思想上、身体上、心理上尽快从假期状态恢复到复学上课状态,为适应校园学习生活节奏做好准备。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学期正在向我们走来,大家即将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学校有关工作安排,全力以赴保障新学期平稳开学,顺利复课。

9月7日,我们校园相会。

邯郸学院

2020年8月18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最新发布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学生分期分批返校报到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根据河北省及秦皇岛市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决定从2020年9月1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返校。

第一批次:本科二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二、三年级学生,于9月1日至2日返校报到注册。

第二批次:本科三年级学生,于9月3日至4日返校报到注册。

第三批次:本科四年级学生,于9月5日至6日返校报到注册。

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切实做好各年级学生返校复学各项准备工作,要压实责任、精心组织、密切配合、落实到位,确保平稳有序。

学生核酸检测工作按照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核酸检测的有关要求执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020级新生报到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我校所有学生均须严格按规定日期返校,未经批准不得提前返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年8月18日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最新发布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报到有关事宜的通知↓↓↓

全体师生: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为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的原则,经学校研究,决定分批分时段安排师生返校报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学报到时间

(一)教职员工8月24日开学报到。

(二)学生开学报到:

(1)8月29日,医学部2019级本科生、研究生开学报到。

(2)8月31日~9月1日,2018、2019级本科生开学报到。

(3)9月5日~6日,2016、2017级本科生,2018、2019级研究生开学报到。

(4)9月15日~16日,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报到。

(5)9月16日~17日,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报到。

目前仍在境内的来华留学生开学报到工作与其他学生同步进行。

二、开学报到条件

(一)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二)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三)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经学校批准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四)境外的来华留学生及外籍教师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报到。

三、注意事项

根据河北省秋季开学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的有关要求,师生员工持报到前《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请广大师生根据各批次开学报到时间做好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及批次报到。

河北大学

2020年8月19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最新发布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的通知↓↓↓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现将学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学时间安排及报到条件

(一)开学时间安排。

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采取分时、分批次返校,做到人员有区分、规模有控制、时间有先后,确保开学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1.9月1日至9月25日,学校非2020级学生分期分批返校开展小学期教学任务,具体返校时间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小学期教学安排通知。

2.2020级新生按照学校录取通知时间报到入学。

3.所有学生必须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返校报到,未得到返校通知不得返校。9月1日前所有学生不得返校。

(二)师生返校报到条件。

1.低风险地区师生返校报到时,如实填报《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并持有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入校时出示查验。

2.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不返校报到,具体返校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3.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师生暂不返校报到。

4.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不返校报到,待治疗无症状并报经学校批准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5.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学校另行通知。

二、加强来校途中个人防护

1.师生在来校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服从交通乘务人员的指挥要求,途中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就近就医,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学院。

2.请师生做好来校行程记录,将公共交通工具(如车次、座位等)相关凭证保存好,并自行记录行程信息。

三、入校时需注意的事项

1.学生入校时需出示河北健康码“绿码”(微信中下载“河北健康码”小程序),核验身份并接受体温检测无异常后方可入校。河北健康码为“黄码”“红码”及体温超过37.3℃的发热人员不得入校。

2.家长、车辆及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校园,请家长和学生提前做好安排。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疫情变化和上级疫情防控政策变化,随时调整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8月17日

石家庄铁道大学

根据上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精神,经研究,我校定于9月1日开学。请同学们以院系具体通知和要求为准,严格按照返校方案分期分批有序返校,注意做好返校途中自我防护,平安顺利返校!

河北传媒学院

全体师生: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为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的原则,经学校研究,决定分批分时段安排师生返校报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学报到时间

(一)教职员工9月1日开学报到。

(二)学生开学报到:

(1)9月5日,兴安校区2019级学生,警安校区表演艺术学院、舞蹈艺术学院2018级、2019级全体学生。

(2)9月6日,兴安校区2018级学生,警安校区音乐学院、艺术体育学院、足球学院2018级、2019级学生,研究生院在校生;全校2017级9月10日前参加重修、专业考试的学生。

(3)9月10日,全校2017级其他学生,2015级、2016级中专学生。

(4)9月12日,2020级专接本新生、2020级第二学位新生、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报到。

(5)9月16日,2020级本科学生新生开学报到。

二、开学报到条件

(一)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各地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查询。

(二)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三)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经学校批准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四)目前在境外的学生未归国或归国未完成14天隔离的学生,暂不返校,新生不报到。

暂不返校报到的师生员工,应坚持向学校报告日常健康情况及出行轨迹并请假。

三、注意事项

根据河北省秋季开学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的有关要求,全体师生员工持《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表格样式请学生联系本班辅导员)和报到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核酸检测费用由个人负担,建档立卡等家庭困难学生核酸检测费用回校后凭正规票据学校负责报销。请广大师生根据各批次开学报到时间做好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及批次报到。

河北传媒学院

2020年8月20日

8月23日,2020年河北省科技活动周在石家庄开幕。8月23日至29日科技活动周期间,河北各地和有关部门将组织开展629项科普活动。

今年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举办20周年。为全面展示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战疫成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8月23日至29日举办,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强国”,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联合主办。

河北省积极响应、精心部署,省科学技术厅、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制定了《2020年河北省科技活动周工作方案》,以“科学防控、科普行动、科技扶贫、科创惠民”为主题,与国家同步组织开展河北省2020年科技活动周工作。

科技活动周期间,河北各地和有关部门将组织开展629项科普活动。其中省级有关部门开展110项,包括全省科普将讲解大赛、科学之夜、科学讲堂、科学实验展演、科普微视频大赛、科普自然体验教育、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等10项省级重大活动;各市也将结合各自特点,举办474项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全省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将参与开放活动45场次。根据河北省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部署要求,今年我省科技活动主要以网络形式开展,将充分运用线上直播、网络展厅、短视频等形式,汇聚线上线下各类科普活动,形成传播热点。

近年来,河北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科学防控,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和成果应用,密集出台政策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立项支持两批62项应急攻关项目,涌现出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英诺特新冠病毒联合检测试剂盒等一批代表性新技术新成果,为战胜疫情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科普行动,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实施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万行动计划,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敬之讲堂”“网络知识答题”“科普作品征集”等一系列精品科普活动,一大批科学家活跃在我省科普讲台,全省青少年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规模空前,热度空前,影响空前,已成为我省科普工作标志性品牌工程。围绕科技扶贫,全省科技系统大力实施《河北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组织科技专家结对帮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服务基层的科技特派员达到1万人。围绕科创惠民,各部门各单位凝心聚力、协同发力,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气象水利等各领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服务基层群众,共创美好生活。

  8月24日起,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将分类分批返校报到,大学校园又将逐渐热闹起来。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秋季开学的返校规模较大,将有60万大学生陆续来京。“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学生都要做核酸检测。”李奕表示,“这项要求是从目前全国的整体防疫形势和学校整体防疫角度考虑的。”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秋季返校还应该注意什么?高校要做哪些准备?学生们又该怎么办?

  遇学生发热启动应急预案

  提前申请返校安全码,穿过体温检测关卡,就连随身的手机和行李都要集中消毒……近日,青岛大学大三学生闫世秋时隔7个月再次回到校园,走进了宿舍。

  “如果有同学发热,怎么办?”返校前,脑海中设想的场景,却真实上演。闫世秋告诉记者,返校后没几天,隔壁宿舍有同学出现发热现象。青岛大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这名同学最后被诊断为普通感冒,大家“虚惊一场”。青岛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解涛介绍:“开学以来,全校一共出现13起常规感冒引起的发热情况。我们都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逐一排除疫情的可能性。”

  在校园内,应对疫情还有哪些建议?在学生返校前的巡查过程中,宿舍管理人员多次发现学生被褥出现发霉现象。“由于霉菌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返校学生可以带一些贴身的床上用品。”解涛还建议,“返校后应立即打扫卫生、晾晒被褥,严格控制并记录在校生活轨迹,减少相互接触。”

  非必要不出校,并非一刀切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其中取消“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等硬性隔离条件。要求高校把好校门关,查看健康码,设置快递收发点。此外,在校园内的学生和授课老师,可不戴口罩。

  记者梳理发现,对于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地学校均要求继续强化校园半封闭管理,师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员非预约不进校。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的学生会议和校园活动,鼓励开展线上会议或交流活动。

  北京市教委提倡学生“非必要不出校”,这些要求并非“一刀切”,科研、就医、父母探访等均可申请出校。走读生和高校教职员工每日需要进出校园,各校将建立健康台账,确保进出校轨迹可寻。

  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

  疫情期间,实验室里大型科研仪器关停,学生在重启调试设备上也遇到了麻烦。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李仁(化名)回到实验室后发现,真空脱脂烧结炉由于长期停运、无人维护,导致重启失败。

  在与学校后勤集团沟通后,请工作人员为仪器供应了循环冷却水;寻求导师支援,进行设备参数调整;积极与学校疫情防控部门沟通,保障仪器运行所需特殊气体顺利进校。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切实帮助学生恢复开展科研工作。”最近,北京科技大学辅导员臧佳要协助师生“回归正常教学和科研”。

  “随着返校学生增多,实验室等场所将成为人员集中的地方。”臧佳说,严格控制实验室、教室的人员数量,保证人员不集中;协调后勤人员,定时进行实验室消毒;同时,延长实验仪器、教学设施运行时间,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充足保障。

  教室、食堂、图书馆、实验室等地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学校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采取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等。

  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对学生而言,重返校园意味着压力也随之而来。

  收到开学通知时,河南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吴田还在上网课。“重返校园面授,学习压力陡增,不适应怎么办?”何况在开学后,部分学校还要进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

  “秋季返校复课,心理中心的老师们将对出现焦虑等情况的同学进行确认和疏导。”青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米振宏介绍。

  从学生返校第一天起,青岛大学4个咨询点、1个治疗点、28名咨询师展开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米振宏发现,学业压力是秋季返校复课的主要心理问题。

  “秋季返校复课,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会感到困难,难以胜任,出现紧张、担忧、焦虑、烦躁、厌倦等情绪,是正常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宋广文建议,从学校的角度讲,课程安排上要有灵活性,特别是对待大学新生,他们进入到全新的环境,还需要适应,学校可以设置缓冲期,帮助其适应新环境;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必要时求助专家进行诊断;学生们也应该自我调适,以增强心理弹性。

  近日,教育部针对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关于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的提案做出回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回应指出,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针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

  下一步,教育部要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

  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

  同时,要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要求指导各地制订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体育对口定点帮扶和志愿服务。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推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任职体育教师工作。

  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和《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报告全方位展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状况,分析了影响相关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回应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19年开展了第二周期第二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学科是语文、艺术。本次监测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了331个样本县(市、区)、4,097所小学和2,522所初中,对116,578名四年级学生和79,086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现场测试,对6,611名中小学校长,47,334名语文、艺术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监测工作在周密部署、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抽样(全国总体抽样误差小于1%),按照标准化流程研制监测指标与工具,规范实施采集数据,深入进行数据分析,成立高水平专家组精心研制报告,最终形成了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1.7%、79.3%,与2016年即上一轮语文监测相比总体保持稳定。近三成家庭处境不利学生在语文学业表现上实现“逆袭”,取得较好成绩。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高和较高的比例之和分别为94.5%、88.9%,语文学习自信心高和较高的比例之和分别为47.9%、49.1%,语文学习习惯好和较好的比例之和分别为67.2%、62.2%。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1.7%、70.6%,课外阅读书籍种类在3种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4.8%、77.1%。语文教师教学行为改善明显,四年级、八年级语文教师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比例为43.3%、31.8%,较2016年分别提高了20.0个、11.3个百分点。超过四成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全部家庭作业时间超标,两成四年级学生仅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就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家庭作业总时间。监测对班主任负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班主任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非教育教学性事务干扰大,减负愿望强烈。

  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学生音乐听辨能力、音乐作品赏析能力和音乐基础编创能力与2016年即上一轮艺术监测相比总体保持稳定,78.5%的四年级和77.2%的八年级学生演唱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美术基础能力、美术作品赏析能力、美术知识生活运用能力与2016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91.5%的四年级和65.8%的八年级学生绘画创作与表达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对中国画、民间手工艺、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喜欢程度较高,但对部分民歌、民族乐器、传统美术作品的辨识和鉴赏能力较弱。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艺术教学资源配备情况与2016年相比有明显改善,但部分资源的使用率仍有待提高。艺术专职教师比例与2016年相比有所提高,但农村小学艺术教师缺口较大。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加快公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在疫情背景下,这一改革举措更加凸显出多重意义。在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通过专业的教师队伍、完整的课程体系、规范的教学体系、严格的评价体系培养出的毕业生中,对有能力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可以进一步方便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增加教师资格证的专业含量,是完全合理并且具有现实需求性的。


加快推进公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反映了多重现实诉求。在疫情背景下,出台这一政策表明国家化危为机、顺势而为的实践智慧,既有利于解决优秀公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就业,又有利于把高质量人才更多地吸引到教育领域,从长远看体现出以高质量师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落实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举措,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高质量落实这一改革举措,避免教师资格认证“放水”,严控教师资格认证质量,让优秀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更方便取得教师资格,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不同教师教育机构教师培养质量不同,保证培养质量底线是一个需要教师教育机构时刻考虑的问题。其次,不同院校公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素质水平不同,要考虑毕业生素质底线。尤其是要加强师德与心理素质考查,要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与道德表现作出客观评价,对其心理健康作出科学的负责任的评价。再其次,不能把公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看成没有认定环节了,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要同时承担起培养机构与认证机构的职责。


当前,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可以更好地选择出适合当教师的优秀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当教师,方便适合当教师的优秀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当教师。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出高校不同级的师范专业认证以及通过不同级认证的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范围。也就是说,从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看,深入推进多元综合认证是教师资格认证的发展趋势,不同资质高校师范类专业要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范围。


为加快推进公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快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根据各个师范类专业认证能力,客观确定教师资格认证资质。其次,对不同资质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师资格认证范围、内容与标准给出指导性意见。第三,在教师培养机构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进行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以应试的方式刷题考出来的,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学时要求,在教师资格认证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课程学分、学习表现、课程综合成绩。各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要利用自身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的了解比其他机构更直接、更持续、更系统、更全面的潜在优势,把优势用好,不断提高认证质量。第四,教师培养机构要坚持原则,对缺少必要课程学习,学业表现欠佳,日常行为表现不适合做教师的,要果断不予认证。第五,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应该承担责任,建立倒查机制与相应的高利害评价机制。当然,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应该是事前明确的。


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承认了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认定的主体地位,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在深入挖掘与有效发挥自身教师资格认证独特优势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教师资格认定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促进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教育部针对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关于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的提案做出回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回应指出,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针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


下一步,教育部要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


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


同时,要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要求指导各地制订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体育对口定点帮扶和志愿服务。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推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任职体育教师工作。


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柴丹枫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大中小学推迟了开学时间,教学活动改为线上进行。很多学习、教育类平台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等。但是,近来有学生家长发现一些网课平台、软件内涉及推送游戏、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此家长深感焦虑。


近日,为切实解决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突出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网课平台规范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决定启动为期2个月的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


目前网课平台存在哪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如何进行监管?未来网课又如何构建长期的监管体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学生易受误导,企业需要“清源”


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识与自控能力较弱,但模仿学习能力强,就如同一张白纸,极易被“墨水”渲染。网络不良信息所宣扬的错误导向会引起未成年人的猎奇心理与模仿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判断,甚至引导未成年人走上错误的道路。

据了解,此前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了一批影响恶劣的网站平台,其中7家网站平台的网课学习频道推送导向不良的信息,故意利用色情低俗、暴力恐怖等有害内容引流。还有3款青少年常用的学习教育类App中也存在导向不良、色情低俗等有害信息以及游戏直播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此外,6家浏览器平台13款常用软件工具在青少年上网课时频繁弹出,甚至弹窗推送低俗色情内容,严重干扰青少年上网课。


作为网课内容传播的“源头”,教育类企业应如何保证网课质量,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
猿辅导在线教育公共事务副总裁任子歆表示,从企业信息安全方面来看,应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团队,并配备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的团队成员;从技术角度出发,应通过机器、人工双重筛查,过滤不良信息;从内容角度出发,应以更高规范来约束自身,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内容。

作业帮公共事业部副总裁高烁也表示,网络教育平台的核心是科技,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通过技术迭代提高对内容产品的监管能力,要始终围绕教育核心做好内容管理。


预先监管,也要随时检查


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现在网课平台的主要问题是其宣传、课程和师资方面,与实际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出入,导致家长的不满,引发相关纠纷。对此,监管部门已经提出很多监管要求,解决网课质量问题。然而,落实监管有一定难度,目前只是资质监管,还没有达到对课堂过程进行监管,所以要把网课培训项目的内容及师资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形成行业程式化的规范。”


高烁表示,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应始终对企业、平台保持严格监管,包括加强对属地企业的监管力度。网络教育平台需要在教育部完成白名单备案。按照相关要求,平台应把所有课程内容上传到教委机构平台,以备随时抽查。所有课程在上课之前都要进行试讲,教研团队对内容合规性进行把关。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应随时检查老师授课内容,如果发现有内容不适宜,都要及时进行调整。


记者注意到,此次整治内容包括:开设未成年人网课的各类网站平台,必须切实承担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网课页面周边生态管理,不得出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利用弹窗诱导点击不适宜未成年人的页面;不得推送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信息;不得利用公益性质网课谋取商业利益等。

在线教育“风起云涌”的今天,守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着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理应担负起一份责任,明确底线红线,给网课留一片净土。



源:科技日报 作者:华凌

8月23日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在线教育培训着实“火”了一把,有孩子的朋友都知道,照顾“神兽”太忙了,现在网络培训机构又太多,没时间挑。于是,一个新职业冒了出来——“选课师”。 选课师,顾名思义,就是给家长、孩子做“军师”,帮助他们从海量的网课中,针对孩子的个性和能力、选出最适合的课,做个性化的推荐。那么选课师具体怎么选课?选得课靠谱吗?


90后的徐艾葶现在的职业就是一位选课师。她告诉记者,“选课师”听上去很陌生,但简单说,就是家长为孩子选网课的“军师”。徐艾葶介绍,这其实是一个筛选机制,家长先把孩子的基本情况告诉选课师,然后选课师再根据行业经验去给他筛选出1~3家机构,再通过试听,会根据孩子上课表现和老师的课堂引导能力,给孩子判断是否适合这个课程。


在徐艾葶所经营的“选课说”淘宝店铺,我们看到提供关于VIPKID、编程猫等多种课程的选课服务,价格大多为10元左右。像徐艾葶一样,现在有相当一批人在选课这个领域找到了工作机会。


选课师新职业兴起的背后,是正在加速发展的在线教育,入局、耕耘、获客,一轮新的角力已经展开。数据显示,在线教育行业的竞争一直在加剧,今年1—7月,共有2.5万家在线教育企业注册,平均每天新增120家。供给和需求双双暴发之下,选课师职业走红。


一家选课淘宝教育小二恒宇告诉记者,选课相关的搜索热度其实从3月份开始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暴发,环比上涨了300%多,之后热度一直在持续。其实暑期以来,在线教育的地毯式营销让很多家长陷入选课的纠结,他们产生了很多细分的、个性化的需求,这才有了选课师这个新职业。


淘宝教育方面表示,整体来看,目前选课师在淘宝上还属于“小众职业”,粗略统计选课师规模不过数千人,今年以来有明显增长。


那么选课师的生意是否存在客户需求呢?

一位武汉的家长郑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孩子的培优课程比较多,除了自己掌握了解一两个课程以外呢,其他就不知道如何去分辨它的好坏。而选课师徐艾葶表示,目前选课师的任务是帮助家长节约一定时间,为孩子制定个性化、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


当然,面对选课师这个新职业,部分家长还是持谨慎态度。石家庄家长赵先生告诉记者,淘宝上这个选课师也看到过,但总感觉它跟某些机构啊,或者某些课程平台是利益是挂钩的,还是自己亲自做选择更踏实些。


有机构测算,今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超过4800亿,围绕在线教育的新职业一定会进一步增加。淘宝教育小二恒宇也呼吁,应该由行业和社会各界共同来推动“选课师”职业化规则的细化制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昭晖表示,目前在线教育行业教学内容、师资力量良莠不齐,需要用户提高自身鉴别能力,对教育机构进行甄别,才能让行业进入良性循环生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昭晖说,从长远来看,在线教育机构是要靠在线教育的用户提升自己的使用能力、鉴别能力来进行这种淘汰。我认为这是最可靠的、最可行的机制。他能够分得清楚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哪个是适合自己的,哪个是不适合自己的,这样一来呢才能够让在线教育本身进入良性的生态。


来源:央视新闻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和《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报告全方位展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状况,分析了影响相关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回应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19年开展了第二周期第二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学科是语文、艺术。本次监测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了331个样本县(市、区)、4,097所小学和2,522所初中,对116,578名四年级学生和79,086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现场测试,对6,611名中小学校长,47,334名语文、艺术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监测工作在周密部署、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抽样(全国总体抽样误差小于1%),按照标准化流程研制监测指标与工具,规范实施采集数据,深入进行数据分析,成立高水平专家组精心研制报告,最终形成了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1.7%、79.3%,与2016年即上一轮语文监测相比总体保持稳定。近三成家庭处境不利学生在语文学业表现上实现“逆袭”,取得较好成绩。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高和较高的比例之和分别为94.5%、88.9%,语文学习自信心高和较高的比例之和分别为47.9%、49.1%,语文学习习惯好和较好的比例之和分别为67.2%、62.2%。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1.7%、70.6%,课外阅读书籍种类在3种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4.8%、77.1%。语文教师教学行为改善明显,四年级、八年级语文教师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比例为43.3%、31.8%,较2016年分别提高了20.0个、11.3个百分点。超过四成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全部家庭作业时间超标,两成四年级学生仅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就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家庭作业总时间。监测对班主任负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班主任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非教育教学性事务干扰大,减负愿望强烈。


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学生音乐听辨能力、音乐作品赏析能力和音乐基础编创能力与2016年即上一轮艺术监测相比总体保持稳定,78.5%的四年级和77.2%的八年级学生演唱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美术基础能力、美术作品赏析能力、美术知识生活运用能力与2016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91.5%的四年级和65.8%的八年级学生绘画创作与表达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对中国画、民间手工艺、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喜欢程度较高,但对部分民歌、民族乐器、传统美术作品的辨识和鉴赏能力较弱。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艺术教学资源配备情况与2016年相比有明显改善,但部分资源的使用率仍有待提高。艺术专职教师比例与2016年相比有所提高,但农村小学艺术教师缺口较大。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出版座谈会举行

来源: 教育部网站

6月10日,教育部在京举行《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出版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教育战线要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出版为契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融入上下功夫,深入、扎实、系统推进学习,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此指导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教育部党组成立课题组,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分专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和全面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陈宝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战线要参悟透、领会准、运用好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是真学真用。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揭示了本质揭示了规律、给出了要求给出了方法,教育战线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真学真用,把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下去、落到位。二是学深学透。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地位作用和目标的重要论述、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论述、总书记关于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掌握全面、把握重点、理解难点。三是会学善学。要坚持融入思想学、形成体系学、带着问题学、提升本领学,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理论自觉、树立问题导向,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陈宝生对教育战线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提出要求。一是推动学习,思想和行动要真正进入新时代。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理论导向、任务导向,通过学习推动教育战线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实践上整体进入新时代。二是推动学习,要带着感情学习践行。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讲的是我们家的事、我们正在干的事、我们将要办的事,要带着感情着力解决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问题。三是推动学习,要联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要在主题教育中,结合教育战线工作实际、面临主要问题、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深入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四是推动学习,要紧盯目标抓实学。要紧紧盯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会上,人民出版社介绍了本书出版情况,8位专家及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先后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该书的主旨内涵、主要特点、指导意义做交流发言。会上还举行了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等单位的赠书仪式。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中宣部、人民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课题组专家出席会议。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教育部门、大中小学书记校长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21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六部门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实施办法》,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工作。


招生对象为具有江苏户籍或在苏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备高中阶段学历(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及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各类社会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往届毕业生、待业人员等。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
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我省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工作的计划安排、考试组织、招生录取、教育教学、就业服务及政策保障等工作,保证社招工作规范、科学、有序实施,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在对《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试行办法》(苏教职〔2019〕9号)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办好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加快培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助力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二、实施内容


1.招生对象。凡具有江苏户籍或在苏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备高中阶段学历(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及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各类社会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往届毕业生、待业人员等。


2.招生院校及专业计划


(1)招生院校。省内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办学空间尚有富余,且近三年在办学、招生等方面没有严重违规行为的,均可申请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其中招收退役军人的院校须在省确定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承训机构信息黄页之中。


(2)招生专业。每校按照“社会急需、适合成人、易于就业”的原则,依托本校骨干优势专业相关资源,自主确定不超过5个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前景好的专业作为面向社会人员招生专业。其中面向幼儿园在职专任教师招生专业仅限为学前教育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等专业暂不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


(3)招生计划。省教育厅将根据招生院校的办学条件、生源实际和社会需求等,确定并公布招生院校和面向社会人员招生计划。


(4)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招生院校应根据本办法相关规定,结合本校招生实际,科学制定招生章程,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招生章程中须明确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办学层次、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录取规则、体检安排、授课形式、教学总课时、学费标准、学籍管理、联系电话以及其他须知等。


3.招生程序


(1)组织申报。每年7-8月,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申报面向社会人员招生专业及计划,并提交申报表(见附件2)、招生章程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省教育厅将于9月底之前审核并公布面向社会人员招生院校名单(含招生专业、招生计划等)。


(2)网上报名。每年10月上旬,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网上报名。考生使用本人使用的手机号码(每个手机号码在报名中只能使用一次)注册,在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后,可自主选择一所院校报名,并且选择该校的第一志愿专业和服从志愿专业各一个。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名前须向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申请,须符合省有关规定方可报名。鼓励社会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就近报考就读高职院校。具体报名时间及网址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


(3)现场确认。由各校自行组织并确定现场确认时间,原则上应在10月底前完成。审核考生是否具有本省户籍或在苏务工,是否具有高中阶段学历,其中退役军人资质审核由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学前教育专业考生资质审核由考生所在工作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不得接受不具备报名资质的考生报名。考生本人必须亲自进行现场确认,严禁他人以任何形式代为确认,确认时要逐一核对本人真实信息与网上填写信息的一致性,如有不一致应在现场确认时及时更正。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4)考试。招生院校采用“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适应性测试”的形式组织考试,考试时间应安排在11月底前,具体要求由各招生院校自主确定,并向社会公布。考试一律不得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


(5)体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要求,招生院校要主动对接当地招生考试部门,对拟录取考生统一安排体检。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6)招生录取。招生院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综合评价、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并于每年12月底前公布。录取名单和考生成绩等须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三、入学及管理


1.入学及学费。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录取的学生一律安排在春季入学。学校应按要求及时为学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有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含已注册普通全日制或成人本科、专科学籍)的学生,不予注册。各招生院校应按省核定的收费标准并经备案后收费。也可在省核定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培养成本、生源状况等因素,确定本校各专业、各类别学生的具体学费标准,报省级教育、发改、财政部门备案。拟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高职院校,要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报省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2.学籍管理。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学生的学业年限可在3年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一般最长不超过6年。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由学校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并颁发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学校应严把毕业出口关,不得以任何原因、任何形式降低毕业要求,严禁实施“清考”。


3.学生管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社会人员在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办法,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坚持严格管理与精心指导相结合,为不同生源群体配备有一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政治素质、意志品质、能力作风等优势,聘用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学生担任兼职辅导员,或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军训等工作。


四、教学管理


1.教学安排。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坚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坚持宽进严出,严把毕业关口。根据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社会人员实际学情,推行学分制改革,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行弹性学制和弹性学期制,最长不超过6年。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等,明确教学总课时(总学分)、分段授课计划、授课形式和授课地点,确保总学时不低于2500,其中集中学习不得低于总学时的40%。实行单独编班(选课)单独教学,单独考核。考核(考试、考察等)内容应以全日制高职相同专业实施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侧重学员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及综合技能的操作。与企业及其他院校合作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生学籍注册学校负责牵头组织制订、审定。


2.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要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对非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退役军人、待业人员和农民工等应尽量单独编班或实施分层教学。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培养,推行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


对在岗职工可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工作日通过有关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线上学习,周末、节假日或晚间到学校或具备条件的企业教学场所集中面授和辅导,用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对退役军人、待业人员、农民工等,可根据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实施“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旺”季以企业实践为主,“淡”季以学校教学为主;对高素质农民、村“两委”委员、相对集中的在岗职工等,应积极做好“送教下乡”“送教上门”,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社区学区”“企业学区”,就近实施集中教学。


3.探索学习成果积累、转化和认定。积极开展“1+X”证书试点,学员取得教育部门和军队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学习课程及取得成果,根据学分互认协议或认定办法进行学分认定与置换,可记入本人的学业学分。社招生源已有工作经历、相关培训经历、技术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及在相关领域获得一定级别的奖项或荣誉称号的,经学校认定后可折算成相应学分或免修相应课程,并可调整有关教学内容或学时安排。有关高职院校应研究制订认定、转换规则和实施办法,经学校党委会议或校长办公会审定后发布实施,并通过学校网站等向社会公开。不得随意把未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企业工作内容、时间等折算抵扣学时学分。


五、组织保障


1.统筹规划。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工作要纳入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听取教务、学工、招生、人武(征兵)、后勤、安保等部门的意见,实事求是报送招生计划,并提供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等,保证人才培养同校同质。


2.健全机构。各招生院校要明确分管校级领导,落实专门机构和专人进行管理和实施,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统筹做好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须全程参与招生录取工作,并接受省教育考试院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将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3.宣传引导。各招生院校要加大面向社会人员招生的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设区市教育局要统筹组织辖区内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充分动员辖区内社会人员的招生报名,并落实好辖区内高职院校拟录取考生的体检组织工作。


4.助学支持。各招生院校要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更多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加大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相应勤工助学岗位,组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取得一定的资助报酬,并优先安排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六、政策支持


省各有关部门将加大对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健全生均拨款制度、落实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加大政府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退役一年以上入学的退役军人学费减免按财政部等5部门印发的《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9〕19号)有关规定执行。退役一年以内的退役军人学费补贴按省有关规定执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考入高职院校,按照现行规定享受资助政策。


七、其他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试行办法》(苏教职〔2019〕9号)不再执行。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