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展开全部

近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结构布局和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县级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素质不高,教学改革滞后,专业师资队伍缺乏,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有待完善,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一是修改职业教育法,提高职业教育投入的比例,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时,将人口权重、贫困人口权重、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作为重要分配因素,给予民族地区倾斜。二是优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资助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将中职在校生的生活资助覆盖面从目前的20%扩大到50%,生活补助从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三是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生均拨款,由国家制定出台中职、高职生均经费标准,并参照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和地方8∶2的分担比例,给予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倾斜支持。

制度建设鼓励全社会参与职业教育

一是出台校企合作奖励政策,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可享受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建立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建立农村毕业生就业“直通车”,农村职校毕业生在城市就业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配套政策要及时跟进、捆绑使用,切实解决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市民。三是从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入手,改革完善相应的人事劳动和工资分配制度,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

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

一是调整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重点,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规模60%以上。二是根据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人口状况,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把建设重点放在人口相对密集、经济较为发达、产业较为集中的地方。三是打破部门、条块和不同所有制界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一规划,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避免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办学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困难,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

一是落实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编制政策,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资格和标准。二是开辟特聘教师绿色通道,给予职业学校聘用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兼职教师等人员到学校任教的自主权,实行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政策。三是构建职教师资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相贯通。四是在经济发达、产业集中的设区市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搭建中职高职衔接互通的“立交桥”

从政策体系上打通中职到高职的通道,做好中职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科研、实习、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衔接,进一步放宽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学生的范围,放宽中职升入高职的准入条件,扩大中职毕业生升大学的比例。采取“2+3”、“3+2”模式,允许有意学习深造的中职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就报考高职院校,不将范围限制在应届中职毕业生,缩短中职升高职的衔接时间,消除中职升高职的断层现象。

(以上摘编自2014年全国政协大会提案,题目为编辑加)


   9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山东调研,他在看望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时指出,要做好教育帮扶工作,真正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多组织开展结对子、走进汉族家庭、外出旅游等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一直以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备受各级政协和委员的关注。在9月11日全国政协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就“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期间,多位委员提及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民族地区就业水平。委员们认为,从长远看,还是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解决民族地区就业问题,而肩负此重任的职业教育需要通过法律制度保证获取更多帮扶和倾斜。 

    偌大的实训车间,火星四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健壮的小伙子个个汗流浃背,忙碌在电焊机、车床旁,进行着紧张的操作训练。男人堆里,一个全副武装的女老师穿梭在操作间,俯下身子挨个辅导;噪音很大,为了让学生听得清,女老师扯开嗓子喊着,有时两只手还不停地比画。

    这是记者在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下称“甘肃钢铁职院”)的实训车间看到的场景,车间里正在训练的是这个学校的学生,眼前的女教师是负责实训教育的教师吕杰。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这个钢铁和男人组成的世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的正是实训教师吕杰。今年,因表现出色,吕杰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

    在电焊这个属于男人的行业,吕杰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从1990年代初参加工作,并非科班出身的她就进入了电焊这个行业。

    中专学管道专业,参加工作却阴差阳错被分配到甘肃酒泉钢铁公司(下称“酒钢公司”)的电焊车间,成为一名电焊工。刚开始还有些郁闷,后来,吕杰硬着头皮干上了,硬生生地自学了焊工的所有课程。

    “好强,不服输,还听话。”在师傅陆晓斌的印象中,吕杰具备了一个好徒弟的所有特质——好强就有动力,不服输就能严格要求自己,听话就是认真按师傅的指导学习。此外,吕杰还特别能吃苦,在电焊车间,一个试件几十斤重,男孩子搬起来都有困难,吕杰从不求人,都是自己上。

    很快,吕杰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多项技术。先后考取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书、焊工技师证书、焊工高级技师证书。同时,她因技艺精湛被邀请参加各种比赛,并频频获奖。

    2000年,酒钢公司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吕杰在全厂几万名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初选的6位候选人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再从中选出3人最后参赛,吕杰作为唯一一名女工,成功晋级。在比赛中,吕杰又发挥出色,赢得大奖,从此在酒钢公司名声大震。

    年纪轻轻就小有名气,这并没有让吕杰膨胀。每次参赛回来,她都会不休息就来到车间,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后来,作为公司技术能手,她被抽调到公司检修中心,专门负责设备维修;同时,还被抽调到职工培训中心,现身说法,做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繁重的检修工作之余,吕杰又会走上讲台,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实践,给一线职工传道授业,分享一线操作中的探索成果。

    吕杰培训的学生一个个学有所成,在代表酒钢公司参加各类技能比赛中频频获奖,从一名技艺高超的一线焊工,吕杰很快成长为优秀的实训教师。2008年,吕杰被酒钢公司所属的甘肃钢铁职院选中,正式进入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师,开始负责全院电焊专业的实训工作。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站在讲台上,吕杰最大的心愿就是教好学生,让学生能学到真本领。

    吕杰当老师后就一心想着怎么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于是,在烟尘弥漫的实训车间,每天都能看到吕杰忙碌的身影。

    一边教学、一边思考研究。在电焊课程教学上,她大胆改革,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从课堂学习到系统化的实训平台。在吕杰主要承担的《焊接生产实习》、《焊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中,她系统完成了实验实习的指导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写工作。

    吕杰发挥所学,将自己的绝技绝活和参加大赛的成功经验悉心总结,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重视,四个环节”,即以焊缝质量合格为中心,一手抓体能训练,一手抓心理辅导,同时重视发现学员技术特长、重视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重视在枯燥的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艺术感染过程,并规范工艺讲解环节、完美表演示范环节、加强巡回指导环节、总结教学反馈环节。    

    3年,吕杰还承担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的培训,总计326人,学员持证率100%,项目合格率98%,均满足《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要求。为进一步发挥学院实训导师作用,甘肃钢铁职院还以吕杰命名了焊接创新工作室,组成导师团,致力于职业技能高手培养和科研攻关。

    “通过搭建平台,让吕杰这样的优秀教师发挥最大作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工人才。”甘肃钢铁职院院长甘煜春说。

    吕杰说:“教书育人是回馈社会的一种好方式,我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就是要用一颗赤诚的心为每一个学生负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新华网、北京师范大学、中育教育集团联合发起的“授渔计划”昭通地震灾区教育救助·迎新生爱心慈善义演活动,日前在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举办。此次慈善义演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资助“授渔计划”适龄孤儿和贫困家庭学生完成职业教育,为受助学生搭建一个有保障、可持续全面成长成才的公益平台,使其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让受助学生通过能力提升找到自我生存价值,最终实现稳步融入社会。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教育救助的方式,帮助适龄孤儿、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减轻家庭负担,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该项目自2013年7月实施以来,已资助来自西藏、甘肃、山西等14个省(区)、10个民族的适龄孤儿、贫困家庭学生1177名,其中2013年秋季资助的426名五年成长助学项目学生在“授渔计划”项目学校涿州职教中心就读;2014年截至目前已有五年成长助学项目学生376人到涿州职教中心报到入学。

  “授渔计划”公益项目主要包括成人高等教育项目和五年成长助学项目两部分。其中,五年成长助学项目的中专阶段实行注册入学,学生到项目学校全日制学习两年,由项目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和管理,安排学生在项目企业完成第三年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由项目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学生在中专毕业后,通过“工学一体化”的学习模式在项目企业进行为期两年的大专课程学习,由合作企业负责学生管理、提供学习场所和教学设施,免费提供食宿和基本生活用品,学生边学习边实习工作,该阶段培养院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考试合格者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网络教育)。

  据了解,五年成长助学项目的中专阶段,学生的学费由国家减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基金负责募集善款,用于资助学生在项目学校学习期间的助学金;大专阶段,学生的学费由授渔基金负责募集,合作企业根据实习岗位每月为学生提供2400元至3200元的工资津贴,并在实习就业期间为学生免费办理人身意外综合保险。


    在刚刚评选出来的“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中,王祖德是唯一的一名中职教师的代表。

    在江西省西北部的一个偏远村庄深处,距离萍乡市芦溪县城12公里的排楼村,“藏”着一所中职院校——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也是全省唯一一所真正地处农村的中职学校。

    从今年算回去,王祖德在这所学校整整工作了17年。17年前,大学毕业的王祖德满腔热血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师,没曾想却踏上了一条艰苦的农村职教之路。

    职业教育之所以“苦”,苦在招生难,招来的学生留住更难。而农村职业教育又处于职业教育最低端,交通不便利、师资力量薄弱、福利待遇、教学设备、生活环境都没法与位于城市的职业院校相比。1990年代,学校最艰难的时候,只有100多名学生,濒临关闭。

    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多数学习成绩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少数学生沾染了不良行为习惯,甚至对人生自暴自弃。要留住这些学生,还要教育好他们,王祖德费尽了心思。

    “德育银行”不要钱 只要好习惯

    那是2000年,一名转了四五所学校都被拒绝的“问题少年”邹语(化名)被家长带到了王祖德面前,不顾科任老师的反对,王祖德接受了“挑战”。因为在他眼里,只有没人教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邹语常常深更半夜溜出学校上网。王祖德不得不深更半夜查网吧蹲守学生,他很好奇学生为什么会如此热衷网络游戏。他找邹语聊天,了解到网络游戏中能挣分升级,玩游戏的人很有成就感。受此启发,王祖德想:能不能让网络虚拟的分数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实在在的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王祖德开始大胆尝试,为学生每人在校建了一个“德育电子账户”,每学期账户预存基本分为100分。评优评先、竞赛获奖、好人好事、公益活动都可以加分,破坏卫生、仪表不整、考试作弊、破坏公共财物、打架斗殴等就得减分。例如“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获校级奖励加3分”、“一个月内满勤加2分,一学期全勤加15分”、“拾金不昧、好人好事每次加5分”、“考试作弊每次扣10分”、“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性场所者每次扣20分”,等等。

    王祖德把这套德育创新称之为“德育银行”:加分犹如存入,减分犹如支出。一个月内扣分累计超过20分的学生,可以到“德育银行”申请借分,但必须加分“偿还贷款”。

    学生可以随时登录校园网络查询,学校每月通报一次。每学期期终学生账户余额60分以上者,视德育考核为合格,三学期考评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不能获取毕业证书。

    为了使自己账户上的“存款”越来越多,很多同学主动做好事、讲文明,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园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校园环境干净了,走廊上的灯不再“长明”了,水龙头的水不再“长流”了,骂人说脏话越来越少听到了……

    如今,“德育银行”已成为武功山职专的立校之本,2012年还被列为“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实践案例”。

    育人奇迹是这样产生的

    在王祖德的日记本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一如既往地去实践,去探索,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一次意外让“问题少年”邹语的人生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次斗殴中,邹语的手臂被人砍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昏迷的他被王祖德送到医院。王祖德垫交了2000元的医药费,那是他4个月的工资。

    少年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除了父母哀怨的眼神外,还有老师王祖德布满血丝的眼睛。接下来的几天,王祖德一直在病床前看护着他。母亲担心的泪水让邹语第一次感到深深的内疚,而老师王祖德的不离不弃,让他第一次懂得了感激。他哽咽着对王祖德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打架了。”回到学校,王祖德让他发挥电脑方面的特长,成为“德育银行”的管理和维护者。

    “奇迹”慢慢发生了,老师和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问题少年邹语不再迟到、捣乱、打架斗殴了,在“德育银行”的操行分越加越多,甚至出现了满分。2006年,邹语南下东莞打拼,如今已成长为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坏小子”吴明(化名),父亲是萍乡市委一名中层干部,母亲是一名教师。为了让吴明读好书,家里费尽心思:3年跨3省,一年4次转学,先是从广东到湖南,再到四川,最后转回江西萍乡,仅高三一年在萍乡就读了4所学校,最后来到武功山职专大安校区并安排在王祖德的班上读高三。

    吴明好表现,每节课只要老师一提问,他总是不加任何思考随口就答,令老师和同学们反感。在寝室,他不洗衣服不扫地,每个星期要等母亲来学校洗。他喜欢打篮球,但球技差,球风也差,他一上场,别人都没法打。

    对这个学生,王祖德只能采取非常措施。针对他好出风头、喜欢惹人注意的特点,王祖德决定从打篮球下手,在班上举行一场篮球单挑赛,由吴明单挑本班三大篮球高手,并将海报贴在学校公告栏上。有如此大出风头的机会,吴明兴奋不已。比赛在全校上千人的关注下进行,而吴明不得不接受015的结局。出了这么大的丑,吴明连死的心都有了。

    比赛后的第三天,王祖德将自习课改为班会,对全班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班有谁能有如此勇气,在全校如此多的学生面前与高手连挑三场?有谁能在010的情况下再打第三场?”全班一片沉静,将近1分钟后,王祖德说:“除了吴明,没有第二人有如此勇气。如果将此勇气用于学习,一切皆有可能。”听到这里,吴明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

    随后的几天,王祖德到宿舍带着他洗衣服、扫地。一个星期后,吴明的父母赶到学校,惊讶地告诉王祖德:“王老师,小明竟然回家帮我们洗衣服了,还煮了一碗蛋给妈妈吃,这太不可思议了,他简直变了一个人……”吴明在学习上也变得异常用功,最后如愿考上了本科院校。

    学生的思想通了 一切皆有可能

    良好的制度可以管住人,但不能感化人。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管理不能一刀切。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及学生的心田!这是王祖德教书育人的切身感受。

    为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王祖德坚持每天找一名同学谈心。白天上课,晚上谈心,双休日则坚持家访。有时甚至去学生寝室门口“偷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在王祖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汽车模型。这个汽车模型是一个叫金果兵的学生送的。

    金果兵来自偏远山区,家境贫穷。瘦小的他自卑,在学校不愿和同学来往。一次,王祖德特意叫上金果兵去学校后山散步,看着各色鲜花,王祖德指着一朵最鲜艳的花说:那朵花漂亮,摘下来吧!金果兵摇摇头说:那是牛屎花,闻了会头晕的。他指着另外一处不显眼的小黄花说:老师,那才是好花,叫金银花。王祖德反问道:不会吧,它长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而且又小又瘦。金果兵赶紧“纠正”老师:不要看它小,可有大作用,能清热解毒。王祖德因势利导:是呀,即使在恶劣的环境里,它照样能盛开;即使再弱小的个体,也能拥有独特的价值。金果兵听着老师的话不作声了,他在沉思。

    在王祖德看来,学生的思想通了,一切皆有可能。学生思想通了,愿意学了,才能教得好。在他与金果兵不断地谈心中,金果兵变得越来越开朗,很快成为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金果兵应聘到广西桂林某汽车销售公司,由于工作踏实认真,他的销售业绩一路飙升,不到3年,24岁的他就成了某品牌汽车在家乡县城的总代理。


    910日清晨,看到单位后面的小学很多孩子手捧鲜花来上学,才惊觉于岁月无声处,第三十个教师节悄然到来。令人惊喜的是,教师节这一天我们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榜单上发现了两名职业院校一线教师的名字。

    教书育人不是传播宗教,但是,现在能够在职业院校扎下根去并全心奉献多年的老师,无疑都需要宗教般的虔诚。

    教师节前夕,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公布了一项有关高校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约八成大学教师感觉压力较大,逾半数高职高专教师为经济问题所累,中年教师承压的比例较高。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本科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73%;高职高专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88%。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本科、高职高专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2%45%。同比可以看出,这些在一线教书育人的职业院校老师收入在教育系统中处于底层,然而,他们面对的学生却需要付出更多心血。

    职业院校教师是背负特殊使命的一群人,他们要能文能武,要上得讲台下得工厂;他们要甘于奉献,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安于清贫;他们要能吃苦能坚守,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某些不理解和另眼相待;他们要能哭能笑,既饱含感性又要内心坚定。以至于有人感叹:做老师难;做职校老师,更难!

    奉献在一线的职业院校教师很少有机会进入公众的视野。今天,我们愿意把聚光灯聚焦到这两位一线职业院校的教师身上。在赣西北偏远山村的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书的王祖德埋头一干就是17年,去网吧盯防差生早已经超出了他教书本身的职责;在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书的“女汉子”吕杰,从一名岗位能手转变成一名优秀老师,她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还有对教育事业本身纯粹而真诚的热爱。

    叶圣陶先生曾把学生比作植物,在他眼中教师应该是“种植家”。这两名教师之所以赢得我们的敬意是因为他们除了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他们都是出色的种植家,在学生的心灵土壤里不停播撒着自信、热爱和鼓励的种子,让学生如同渴望生长的植物一样,在干涸的时候遇到阳光、雨露和人世间最宝贵的呵护之情。

    有人说,教书是一场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结果却只感动了自己;教书是一场苦恋,费心爱的那一群人,总会离你而去……看到这些职业院校教师的故事之后,其实,我更想说,教书是一场又一场的种植耕耘,需要播种、拔草、施肥,更需要付出爱心和静静等待,帮助一个个生命个体在人生的关键处完成其自身的成长、顿悟和自我完善。也正因如此,教书的过程本身对于老师而言才会更有魔力和魅力,有值得让他们为之留恋和坚守的东西。也因为在这样的付出中,他们才活出了自己,感动了自己。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两位一线职业院校教师的人生故事。


李华 绘

    ■蒋乃平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的指导思想,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更是建成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机制。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应该分阶段进行,面向在校学生和在职员工两个阶段,校企共同梳理一线员工所应具备职业素养的基本标准和较高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既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苗子,又共同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在大面积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基础上,为技能型人才健康成长创造条件。通过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形成深层次合作的长效共赢机制。

    校企合作要满足“四方”可持续发展需求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处理好三对矛盾,即学生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不同需求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涉及四个方面,即学生、学校、员工、用人单位。要想真正做到校企一体化育人,达成产教深度融合,必须在处理三对矛盾时,同时满足四个方面的需求。这四个方面中,职业院校、用人单位是“机构”,学生、员工是“人”。

    对于“人”而言,职业院校学生及其家长不仅希望学生能学有所用,提高首次就业的收入水平,还希望能获得学习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希望职业生涯能够可持续发展。用人单位员工则希望有稳定的工作、满意的收入和舒适的居住条件,希望有良好的福利、和谐的劳资关系和人际关系,还希望得到美好的职业生涯前景。在校企合作中,要努力把他们的期盼和需求,有目标、有步骤地予以满足。

    对于“机构”而言,职业院校不仅希望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更好地完成招生计划、改善生源、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还希望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实习,更希望能联合培养,在企业支持下开发课程,共建“双师型”队伍;用人单位不仅希望能解决招工难题,还希望能解决员工流动性大、技术骨干少且留不住的困境,更希望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证,提高市场竞争力。

    “机构”是校企合作的执行主体,只有校企“双赢”,才能不断深化合作;只有校企“互利”,才能为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要有利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国务院《决定》把“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了终身学习对职业教育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已经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和非职业院校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有些职业院校已开始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探索。此类探索既抓学历教育的长班,又抓职业培训的短班,实质上已经迈开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步伐。

    深层次校企合作对于一所职业院校而言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阶段,面向职业院校在校生的学历教育阶段。此阶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在把全体学生培养成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培养出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苗子,奠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坚实基础。第二阶段是校企合作的提升阶段,即在职学习阶段。此阶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全员学习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用人单位及其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协助用人单位成为学习型企业。

    职业院校真正完成了这种对接,就不再是单纯招收初、高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而是针对经济社会和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交融的职业教育,并以此达成校企融合。其实,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仅在于学校教育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而职业培训是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方向明确地参加符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短期学习。

    校企合作要符合育人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造就人,因此,校企合作必须符合育人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提高育人质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核心任务。

    校企合作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育人的关键。在校企合作的第一阶段,职业院校要与用人单位合作,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文化和发展远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帮助学生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主动提升学习能力,追求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从而带来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校企合作的第二阶段,职业院校要协助用人单位把职业生涯教育延伸到在职员工,引导员工把“我的梦”与“企业梦”、“中国梦”融为一体,成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从业者。

    校企合作要强调有职教特色的全面发展。用人单位要求从业者具备做人与做事、情商与智商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是从业者做人做事的方向、标准和动力;“智”是职业素养的主体,是职业能力;“体”是职业素养的载体,从业者必须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特有职业体能;“美”是职业素养的情感,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要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德、智、体、美在职业活动中集中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应该对照行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强化职业素养训练,这既是落实全面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重要途径。能否疏理出各行各业对从业者职业素养基本的和较高层次的具体要求,应成为检验校企是否真正合作育人的一个极具操作性的指标。

    校企合作要强化学习能力的提升。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但单纯强调技术技能训练,而忽视学习能力训练,是对职业能力的误解。《决定》提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不只是为了学生升学有基础,更是为了学习能力的提高。职业院校应遵循育人规律,把学习能力训练纳入职业能力提升的范畴,在教学中明确学习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让人的技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技能。

    校企合作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决定》首次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校企合作也应该遵循这一点。

    推进校企合作,既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也必须改变从化解招工难、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角度安排实训等校企合作中的误操作。用人单位如果能从效益可持续增长的角度,从能招收合格员工、技术技能型苗子入手,从稳定员工队伍和技术技能骨干出发,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能在职业院校的支持下共同培养培训人才,提高企业凝聚力,降低技能型人才流失率,夯实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市场就业体制下,从业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员工想获得较高的就业质量,就必须用较高的职业素养去交换;企业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用提高员工的就业质量去交换。这种投入与产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换。双方的这种交换,通过市场调节,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关注员工的生存、发展,促进劳动者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形成企业、员工各取所需的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要发挥校企各自优势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主体应该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合作的效益,为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做出努力。

    其实,已有不少职业院校通过“上挂、横联、下辐射”,借助短期职业培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县职教中心是县域内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高学府,是整合各种资源的平台。如果能充分发挥“中心”的作用,“上挂”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取得智力和技术优势,“横联”本地行政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获得具体指导和帮助,“辐射”到本地区乡镇,就可以在经济项目开发和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起实实在在的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如果职业院校只有索取,没有付出,或者付出的只是提供廉价劳动力,合作就不可能持续,更不可能达到深度融合的要求。职业院校只有通过发现用人单位及其员工的需求,挖掘和发挥自己的长处,让用人单位及其员工有所收获,合作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更持久。(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职业院校生源日益趋紧,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200分以下,却仍然出现“零投档”的情况。中职学校在招生中更是各显神通,出现了提前招生、代理招生、有偿招生、配额招生等各种现象。职业教育有教无类,面向人人,放开入学条件倒也无可厚非,然而,如果对教育教学质量不加控制,高来高走、低来低去,形成具有弹性的“出口”,则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长城。

    为了把紧职教的“出口”,有几项制度亟待建立。

    一是建立雇主评价机制。职教以就业为导向,质量高低体现在用人单位是否满意。职业院校实施内部质量监控是必要的,但如果离开企业的参与,难免会出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让那些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流向社会。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让用人单位或是用人单位认可的第三方介入,在一些关键的培养环节实行外部控制,学生达到了用人单位要求后,再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就像在驾校逐一通过各个环节的考核一样。有了这种机制,不仅人才培养质量会得到基本保证,而且职业教育会从整体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否则,职业院校内部的课程改革、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翻转课堂”等,都极易出现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也可以说,当前在职业院校中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比人才培养本身更为重要。

    二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获得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降低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成本的基本措施。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对职校毕业生手中的资格证书心存疑虑,资格证书成为一块“鸡肋”,让学生感到非常无奈。改进措施是让企业认可的行业组织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组织鉴定,取消职业院校内部设置的“社会化”职业资格鉴定机构,提高证书的权威性。这样也可以促使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从根本上解决“证出多门”的现象。

    三是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既然入学条件是弹性的,要达到刚性的培养质量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就只能实施具有灵活性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一直采用简单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分制“谈虎色变”,不仅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也使人才培养质量失控。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建立有效的学分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系河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的省级政府以及计划单列市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在中央及各级政府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已成为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瓶颈制约。

    一是观念障碍。认为民办教育法定意义是非财政资金投入举办的教育,这一度成为一些地方不设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理由。另外,一些民办学校虽名为非营利学校,但实际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关联交易和灰色回报。这也导致财政部门担心,投入财政资金,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制度约束。在现有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类别里,没有与民办教育相对应的具体科目,因此财政对于民办教育的专项资金,很难列入经常性预算。即使列入,一些地方在审议预算时,也很难通过。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只能作为一种奖励基金,缺少刚性保障。

    三是监管困难。因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公共财政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流失风险。调查发现,不少地方财政投入民办学校的专项资金,或多或少存在被挪用和使用不当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预期的资金杠杆效应。

    总体来看,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虽然过去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公共财政进入民办职业教育的渠道还不够通畅,扶持力度有待增强,所起的推动作用或说有效性仍比较有限。

    遵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的统一部署,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所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财政政策的引领十分重要。而要切实提高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的有效性,则必须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第一,要进一步理清财政扶持的基本原则。

    一是分类管理、分类扶持。优先扶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特别是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发展,这样不仅政策风险小,而且针对性强。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尚未修改和分类管理制度还没出台前,从法理上讲,目前并不存在营利性学校。对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财政可以少扶持一点,而对于不要回报特别是捐资举办的学校,财政则可多扶持一些。

    二是扶优扶强、提升质量。这是国务院《决定》的基本要领,也应是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扶优扶强,发挥马太效应,倒逼职业院校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财政政策的引领,重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学校优胜劣汰,办出一批好学校。

    三是重在促进、有度监管。促进发展是根本目的,规范也是为了更好促进。财政资金投入民办学校以后,应该加以有效监管,一些地方通过开展专项审计、实行政府采购、开设银行专户等举措,已取得较好成效。需要指出的是,监管过度则可能会抑制学校活力,故在扩大财政扶持时,维护学校办学自主权也同样重要。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财政扶持的重点投向。

    一是保证学生同等权益。民办校学生与公办校学生一样,都是国家公民和纳税人子女,其同等权益都应获得公平保障。譬如,中职教育免费政策,也应覆盖到民办职校学生。另外,对于民办中职学生每年生均1500元的生活补贴及助学贷款贴息政策,也要全面落实到位,不能打折扣。

    二是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强校必先强师。为遏止民办职校师资严重流失的局面,各级财政应尽快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教师从教津贴,健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通过转移支付、配套奖励、特殊津贴等办法,尽可能改善教师的即期及退休待遇。同时,应考虑将民办职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纳入“国培计划”,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以提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是促进内涵质量提升。可以借鉴台湾地区五年一轮的私立院校教学评鉴制度,实行民办职业院校教学卓越计划,通过重点项目引领和财政资金配套,推动民办职业院校转型发展。打造面向各类职业学校的公共实训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联盟,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民办职校教学质量普遍提升。

    第三,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扶持的政策工具。

    一是坚持普惠性和竞争性结合。凡是面向学生的财政政策,都应是普惠性的,以确保公平。凡是面向学校的财政政策,则可引入市场机制,突出竞争性,以提高扶持的效率和效益。

    二是坚持奖补结合并逐步以奖代补。除了涉及基础性和保障性的财政投入可以继续以补贴手段为主外,其他财政性投入都应以奖励手段为主,做得好的奖得多,做得不好的奖得少甚至不奖。

    三是坚持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并重。现在很多地方规定,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只能用于硬件,造成了不少重复建设。应深化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将资金列入经常性预算,并打通其与人员经费之间的梗阻,允许财政资金用于职校软件建设尤其是队伍培养上,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作者系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


    范利仁,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参加工作,1997年担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前身)副校长、校长,2002年开始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专家;曾获全国职教先进个人、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黑龙江省改革优秀人物、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位于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现代都市哈尔滨西南。古朴别致的建筑风格,现代、洁净、清新的校园环境氛围,无不充溢着现代化的人文气息。学院创建于1949年,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以来,学院抓住机遇,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为重点,志存高远建示范,内涵提升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全面提升了学院的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的领头雁。如今,沐浴冰雪神韵,俯仰三江沃土,与共和国同龄的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正以名牌战略为导向,高举热爱学校、开拓进取、自加压力、奋力拼搏的精神旗帜,乘职业教育发展的长风,躬耕桑田,如雁高翔,放歌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记者:范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您也是长期奋战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型院长,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怎样的办学理念?

  范利仁:首先,很感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赵伟同志一行到我校来进行调研和采访。在介绍我院的办学理念之前,我想先简单讲一下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195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1982年进入黑龙江省呼兰县农机局,从技术员做起,担任过8年的县农机局局长,1997年调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前身)校长,2001年学校晋升为高职办学层次,2002年起我开始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我生在黑土地,长在黑土地,我的工作也一直与农业、农业机械化紧密相关,对黑土地可以说有着非常厚重的感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龙江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农业人才的培养又直接关系着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我院因北大荒的开发而生,伴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长,因此,培育高水平的农业技能型人才,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服务,一直是学院的使命。然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一直面临很严重的生源危机、生存压力,很多农字头的职业院校都纷纷改旗易帜,但是我们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坚持就是60多年。

  1997年,我到学校工作后,面对职业教育不景气、生源急剧滑坡的形势,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典型。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旗帜。多年来,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高教强省规划精神,找准了内涵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实践中凝练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育人的内涵发展模式,确立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的育人目标,创新了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的办学特色。我认为,正是对办学理念的深入思考和顶层设计,促进了学院思想观念大转变、育人理念大调整、服务社会宗旨大明晰,全院教职工不断深化高职理论与实践,逐步加深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为学院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农为本  工农结合 以工促农 农兴工旺

  记者:刚才您提到,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范利仁: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学院在专业建设中,实施以农为本、稳工兴农的专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涉农专业,现有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畜牧兽医等10个专业,涉农专业学生已达1000多人。面对考生不愿报考涉农专业而农村经济建设又急缺农业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学院党委大胆决策,在2007—2010年连续3年免收学费招收农机和设施农业专业的学生,并牵手世界农机巨头——美国凯斯纽荷兰公司等企业,共同培养农机等行业国际化高技能紧缺人才,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培养和储备人才。同时,学院坚持稳定发展工科专业,保持工科专业在我省领先的地位,重点推动工科为农科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在涉农专业中开设工科课程,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努力实现以工促农、农兴工旺

  记者:我们了解到,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比较早,尤其是2008年开始和世界农机巨头凯斯纽荷兰公司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012年,学院又与世界100强企业宝马公司成功合作,请您谈谈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范利仁: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学院始终坚持高水平的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的理念,积极与国际顶尖企业及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合作,将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生产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认为,校企合作不是简单的联合,而是融合双方的血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赢。因此,学院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成立了以学院为主体、政府主导、协会指导、百家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政府、协会、企业、学院四方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了双主体模式校协(学院与行业协会合作)模式四订模式”(订内容、订标准、订形式、订就业方向)等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在校企合作之初,学院就瞄准行业内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2008年,学院投入4公顷土地、600多万元用于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跨国公司、国际农机巨头企业——凯斯纽荷兰公司进校办厂,建立校中厂,校企共同培养农机行业国际化高技能紧缺人才,使学院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老农机专业焕发新活力,培养的农机人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2年,学院又与世界100强企业宝马公司合作,开展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建设,为黑、吉、蒙三省区培养全国一流的汽车行业人才,成为宝马9所项目合作高校之一,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学院还与联想集团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联想高端售后服务人才订单班成功落户……学校合作企业达450多家,23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三一重工奖学金富士牧业奖学金辉山乳业奖学金新中旭奖学金四海园奖学金等企业冠名励志奖学金,奖励额度达80多万元。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全面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尤其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使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形成了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其中,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建设工作改革与发展成果汇编(2006.12—2009.11)》中,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肯定。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

  记者:学院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通过验收,至今已经有3年时间,您认为该项目对学院而言最重要的作用有哪些?

  范利仁:我认为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能兼备的技能型人才,多年来,尤其是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来,学院始终秉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爱与责任并重,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为办学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形成了学生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学院实现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文化建设方面,学院通过文化研讨、文化实践、文化创新等活动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实践固化、约束激励,使学院的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内化成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在学院发展战略旗帜下凝聚全院师生员工的智慧与力量,发挥出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学院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学院精神得到进一步固化,学院文化体系日益完善,成为引导师生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推进学院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实验实训室和基地建设融入了职业要素和企业要素,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青年骨干培养工程、职业素质训练工程等十大育人工程的启动,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将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构建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突破口,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学院本着专业课程改革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同步推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步提升的原则,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力度,在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中开发了46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在课程建设中总结出了五化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即课程开发系统化、教学情境一体化、课程实施行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建成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院级精品课程32门,数量和建设水平居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进入全国前30强。同时,学院加大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了畜牧实训中心、凯斯纽荷兰农机新技术培训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350多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获奖数占黑龙江省获奖总数的47%,学院荣膺全国就业50强。

  再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以打造一只高水平教师队伍为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惜重金,近3年投资1627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出政策、建机制、炼队伍、创品牌,全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培养出技能出众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以师德培养为先导,本着育人先育己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三个三师德强化工程(三爱、三会、三个工程,即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动员会、报告会、交流会,查摆工程、自修工程、育人工程),完善师德培养机制;实施四百工程(即百名骨干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骨干进课堂、百名教师出国学理念、百名教师进修上水平)和教师成长工程等,着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社会服务专家型和教育教学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目前,学院教师培养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国际化,教师教育理念全面更新,教育教学能力普遍提高,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农业机械教学团队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记者:学校在示范建设和后示范的三年中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后,学校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范利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职院校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后,深刻地认识到,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只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示范性高职强校的第一步,学院距国家对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要求、距国内高职名校还有差距。在认真分析形势,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院研究制定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学院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把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能力建设作为学院今后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示范高职强校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质量建设工程、管理内涵建设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名师培育工程、科研强校工程和文化建设工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质量发展道路、特色发展道路、国际化发展道路和校企合作办学道路。我们相信,清晰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志存高远的发展目标,必将为实现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采访,预祝学校越办越好!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师德的极端重要性。教师承担立德树人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因此,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有敬业爱生精神的教师,才会献身教育,心系学生;才会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才会终身学习,追求进步;才会成就自己,成就学生。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正是秉持着敬业爱生的精神,才能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才能立于困难条件而不失追求,为广大的农村学生铸就圆梦基石。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把根扎在三尺讲台。

    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道德追求。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自我修养的陶冶需得在读书上下功夫。心灵要用精神食粮去涵养,教师只有常读书、读好书,多读中国古典诗词、经典作品,以诗书育浩然之气,才能认识和相信道德之理。知行合一,互为表里,教师自我修养的完善更需要在行动中磨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以律己,用个人的行为来体现自己于公于私、于国于民的价值观;要在日常言行中三省吾身,自觉坚守伦理底线,见贤思齐、景行行止,唯此才能体会和展示道德之美。教师正是用在道德追求之路上的知行统一,去示范人的高尚和纯粹,去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和中华传统美德,去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是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广大教师只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培养有德之才。我们希望每一个有道德、有情操的教师,都能以“要成才,先成人”为指引,为祖国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臧凤军,中共党员,教授。吉林省特级教师,长春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拔尖人才,曾获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特级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教具设计能手”等称号,享受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任长春市教育局装备处处长;2006年起,任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在技术研发与推广方面多有建树,获3项国家专利,多项教具、试验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主持研究的《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荣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获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提起长春,人们自然会想到电影和汽车,在中国,或许已经没有哪个人没有看过长影的电影,更没有哪个城市见不到一汽的汽车。这两张刻进记忆的名片,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精神的,更是物质的。然而,当我们将“长影”、“一汽”与这次示范院校系列访谈活动联系起来时,才豁然懂了,让人们记住的,不仅仅是神秘神圣的电影艺术,和中国诞生的第一辆东风轿车,也有诞生在本世纪初的“职教航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响亮的“城市高职”。

  本世纪初,面对吉林省、长春市经济的迅猛发展,长春市适时调整职教格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组建“职教航母”的形式,整合资源,从根本上解决长春职业教育“小、散、低、旧”的问题,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市教育局局长亲自挂帅,主持从制定规划方案到整合学校选址,从制定建校政策到提供资金支持,从学校顶层设计到基础管理的全部工作。通过整合长春市属11所职业学校,于2001年组建了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与认证教育协调发展的“城市高职”——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后续的建设中,长春市政府在政策、管理、用地、资金等方面对学院给予大力支持,助推学院于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示范校建设几年来,学院按照“改革开路、突出重点、凝练特色、整体推进”的建设方针,以5个国家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在人才培养模式、“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上成效显著,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校企合作和办学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城校共振的“城市高职”特征彰显,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从规模的外延发展转向规律的内涵发展,从封闭的自我循环转向创新的开放办学,从被动地适应市场转向主动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三大转变。

  昔日的职教航母,通过示范校建设,在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丰富内涵建设的同时,凝练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长职院精神,全面实现了“三个示范”和“五个领先”的建设目标。这张名片,彰显着具有地域性特点的职业教育贡献,展示着融进血脉的职业教育魅力。

  而今,面对后示范建设,学院用全新的思维思考,用高质量、现代化、多功能的标准定位。走近它,从中了解这艘职教航母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理性思考,感受它的发展适应了怎样的现实需求。

  记者:臧院长,您好!来到学院,我们一个最大的期待是想近距离了解这艘“职教航母”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理性思考,它的发展又是适应了怎样的现实需求?

  臧凤军: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国家经济的战略调整、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与支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解决就业的同时,要全方位地参与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在深度合作中提升、发展。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出口基地,在拥有加工制造业优势和农业基础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特别是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吉林省、长春市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急需职业教育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助推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与发展。然而,当时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瓶颈期,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快速调整的需要,“技工荒”现象愈演愈烈,“管理人才好找,技术人才难求”的现象日益凸显。为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确立了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定位与作用。2001年,在市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专项调研中,针对长春市职业教育“学校规模小、专业设置散、教学水平低、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的现状,长春市重新确定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面向长春支柱产业对新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构建与行业配套、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启动职业教育振兴工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造船出海,小帆板经不起大风浪,只有整合资源造大船,才能更能抗市场的冲击。”思路确定了,教育局领导就以“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下功夫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职教航母”。在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0年,市委、市政府投资6个亿,打破部门和职业学校类型的界限,通过合并、划转、置换、撤并等多种形式,先后将长春市计算机学校、长春市经济贸易学校等11所学校合并,组建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对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支持职业院校做大做强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学院在国家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评价;200710月,学院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到20106月示范校验收,3年建设期间,学院承载着“城市高职”的使命与责任,立足城市整体发展,谋划职教事业,站在企业角度,规划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确立了“立德为先、强能为本、凝练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大幅提高,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记者: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学院是怎样通过“一主多元”办学模式的创新,来整体推进学院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的?

  臧凤军:探索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助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学院遵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吉林省和长春市汽车、农产品深加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旅游等支柱、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的办学特点,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一主多元”办学模式。初步搭建了系统开放、资源汇集、机制健全、互惠双赢的办学平台,形成了股份制办学、校企共建办学、集团化办学、校企联盟办学、订单合作办学、店校一体办学等校企合作办学格局。创新了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极大地释放了办学空间。

  “一主多元”的开放式办学平台,是在校企共同参与下,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了资源共享与系统开放,彰显了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学院借用了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等条件,让学生掌握技能、提升素质,提高就业率;

  二是学院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主动做好人才输送与技术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技术更新方向,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推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与企业多元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双方资源共享、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学院依托“一主多元”开放办学平台,与319家企业深度合作,合作企业为学院投入设备、接收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和就业,学院为合作企业进行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实现了校企合作互动双赢。

  在“一主多元”办学模式下,学院全面实施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5个重点建设专业与企业合作,构建并实施了各具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生态链,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主体的“双元化”,学习过程的“员工化”。

  记者:您提到的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是什么?

  臧凤军: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校企教育资源、培养对象的现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的专业带头人等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主干课程及教学计划。

  二是共同进行专业资源建设。根据区域支柱产业的需求,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布局规划,调整老专业;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设置新专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共建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行业、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的多元融合课程。按照校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生产任务与过程的要求,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车间。与行业、企业共同打造“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是共同实施实践教学管理。校企共同管理学生的实训、实习,按照企业真实生产的要求,建立教学管理标准。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实训基地管理,在学生就业顶岗实习中,按照企业“准员工”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在实习中,校企双方对实习管理责任分工,采取专兼结合、定点管理、定岗管理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德、能、勤、绩考核,校企共同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四是共同开展职业技能考核。积极探索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学校、企业共同考核标准、体系和方式。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把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的考核和学校的过程考核相结合。

  五是共同完成顶岗实习就业。按照校内外基地一体化的建设思路,依托校企联盟、职教集团、行业协会,找准企业、学院的各自利益点,确定418家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基地。学院主要负责实践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制订,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实施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检查和沟通协调;企业方面主要负责落实有关兼职教师以及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岗前培训、岗位安排、实习过程监控等工作,并加强对学生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形成企业、学院、分院、专业的分级管理、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几年来,学院通过“阶段轮岗”、“企业内训”、“季节性顶岗”等实习方式,实训基地接收顶岗实习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率达到100%

  通过实施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融为一体。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工作跨入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50强。

  记者: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学院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紧贴企业产品升级改造,开展了怎样卓有成效的工作?

  臧凤军:的确,长职院是为服务长春市、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是一所与长春市同生共长的“城市高职”,有着“城校共振”效应。因此,学院示范院校建设的过程,是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开展大量优质技术培训的过程,是紧贴企业产品升级改造,提供有效技术服务的过程。学院立足长春,服务吉林,一是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学院5个重点建设专业紧紧围绕吉林省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和旅游等支柱优势产业,联合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一汽集团生产量大幅度增加,高技能人才出现短缺。学院想企业之所难,调整教学计划,输送近千名专业学生,帮助一汽大众顺利渡过技能人才难关,确保企业实现环比增长40%的目标。目前,学院就职于一汽集团、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56%。优秀毕业生解决了我市支柱产业人力资源紧缺问题,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二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提供优质的技术培训。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技能人才主要聚集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中小型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急需大批高技能人才。学院以5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为依托,为长春人事局、海航名门饭店等2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提高培训。通过大量社会培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升了企业员工技术应用水平,不断解决劳动者与企业技能水平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紧贴企业产品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服务。学院加大面向行业企业进行应用技术开发支持力度,成立了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机电设计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4个专门机构,承担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与改造项目。现已完成包括奥迪汽车电气系统仿真实训软件、蓄电池智能巡检系统的开发、文档管理系统、保健燕麦茶啤酒的研制与开发等在内的12个研发项目。四是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职教资源。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强省的重大战略之一。为妥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春市政府实施了以技能培训带动农民上岗,走上致富道路的“阳光工程”。学院作为长春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依托重点专业,开展了汽车产业开发区失地农民汽车驾驶技术培训、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注塑技术和钳工技术培训等多个项目。通过培训使1800余人顺利就业,为农民转岗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利用国家示范校品牌,学院积极为省内农村职教中心培训教师,使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等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省内农村学校,增强了各县区职教中心的办学实力,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记者:如果说创国家百所示范校是一场磨砺,那么后示范建设更是一场考验。面对机遇与挑战,请您谈谈学院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臧凤军:通过3年的示范校建设,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学院内部发展来看,学院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高职示范,学院软硬件条件和社会声誉迅速提升,为学院在更高水平和层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长春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等等都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急迫需求,为学院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客观分析学院目前的发展,特别是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进程中,需要在现代办学制度、内部治理制度、办学资源保障和独立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并努力探索实践。一是办学体制机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推展。“一主多元”的开放办学平台,为校企合作提供了的良好运行机制,但如何在现有政策法规的约束下,明确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使行业、企业承担起更多的职业教育责任,主动参与高职教育办学,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学院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二是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标准必须与高职教育特点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标准改革,调动教师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学院以培育名师和优秀业教学团队为主线,重点引进在国际上、在行业内有影响且带有研究项目的知名专家,引领学院重点专业建设。在中高级教师中培育名师,以“名师”带项目,以项目带专业,不断提升“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在国际交流合作上要有新跨越。学院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进程,重点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机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开展中外学制、专业和课程对接试验,扩大招收、外派留学生规模,实现年20%递增,不断提升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为服务社会做出新贡献。学院作为一所“城市高职”,为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学院将拓宽社会服务功能,重点扩大与应用型高校、院所的合作,为企业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引入德国奥迪技师、国际会计师、国际酒店管理等国际认证资质,提高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水平,在行企认证的基础上争取政府培训大项目,用各专业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为社会服务。实现年培训、认证达到3万人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再立新功。传递精神,固化制度,融入文化体系。通过示范校建设,学院形成了从人的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自觉的管理,这是示范校建设在管理上的升级与升华。因此,在后示范建设中,学院要继续围绕“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在校企合作的组织与机制的形成方面,在探索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在引进企业文化方面,在组建校企共同参加的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续写长职院的特色篇章。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

  记者:谢谢臧院长。通过示范校建设,学院凝聚了发展的力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预祝在今后的建设中,为服务长春发展而创办的“城市高职”再续特色新章。

  (本刊记者 席东梅 特约记者 娄权鑫)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记者 宗河)教育部党组今天就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身体力行争做一流,多措并举建设高素质一流教师队伍。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推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论述了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深刻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对教师成长的殷切期望,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对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培养一流教师放到突出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着力破解教师工作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矛盾,努力营造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教育生态。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用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各地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身体力行争做一流。一是引导支持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身体力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及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和激励每一个学生。

    二是引导支持广大教师提高道德情操,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坚定职业信念,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爱岗敬业的模范。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三是引导支持广大教师掌握扎实学识,自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更新专业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善于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专业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始终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导和最好的教育。

    四是引导支持广大教师永怀仁爱之心,自觉爱护、尊重、宽容学生。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成为有爱心的好老师。积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让所有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成长为有用之才。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党委政府支持下,拿出切实有效措施,为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创造条件,完善机制,营造环境。

    一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营造以德育师的制度环境。要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和高校师德建设文件要求,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体系,推进师德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培养环节抓起,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特别要深化课程改革,让师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教师岗前、职后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课程,并把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严格师德考核,突出师德激励,强化师德监督,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做学生爱戴敬仰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对极个别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教师要依法惩处,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对侵害学生的行为零容忍。

    二是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师培养培训的机制创新。要尽快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探索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联合培养教师“三位一体”新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建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不断提高教师培养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积极推进网络研修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大中型企业,加强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健全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广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产学研践习制度,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能力。

    三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不断激发教师成长的生机活力。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使教师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升教师主体意识。探索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等管理模式,让名师名校长流动起来。加速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扩大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实施范围,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改变单纯以绩效为指标的教师考核制度,构建多元开放、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

    四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的人文环境。要加强顶层设计,关心教师职业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构建新时期的尊师文化,提升教师职业声望。要保障教师地位,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强化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特别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当前要进一步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好农村教师周转房政策,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住房困难。关心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等困难。

    通知最后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创新形式,迅速形成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强大声势;长远谋划,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创新。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记者 焦新)今天,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听取了联系点左权县教育科技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敬终如始、善作善成,坚持不懈抓常、抓细、抓长,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推动左权教育科技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听取汇报后,袁贵仁指出,左权县教育科技局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抓好学习教育,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查找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扎扎实实推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各项工作,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左权县教育系统作风进一步转变,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局长、校长、园长、教师有了新的精神面貌,教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有了新的动力、新的变化。

    袁贵仁强调,要切实做到防止前紧后松、防止矛盾积压、防止简单粗糙,防止短期效应,一鼓作气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圆满收官。要静下心来,联系实际,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近期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反思工作,着力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落实举措,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本职,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要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对整个活动进行一次“回头看”,努力把零星的探索制度化、系统化,把成功的经验机制化、长效化,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切实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利用左权红色资源丰富、传统艺术多彩的优势,让革命传统进入校本教材,让传统艺术在校园发扬光大,力争在立德树人上取得新成效,在均衡发展上迈上新台阶,在提高质量上实现新突破。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大力建设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大力选拔一批有实践经验、有教育情怀、有探索激情、有领导才能的好校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伍掉队,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她是一个“80后”,从教11年,用爱心呵护一批又一批职教学子,带他们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她就是刚当选全国模范教师的仪征技师学院教师陈宝珍。

    面对荣誉,陈宝珍说,“荣誉属于全体职业教育老师,这既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离不开仪征技师学院一直以来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给了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她坦言,职业教育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之路,她写下一千多本励志谈心日志

    “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给自己开一扇乐观的窗户,让生命中的幸福明朗一些。”“千万不要后悔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好日子带给你幸福,坏日子带给你经验,两者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在陈宝珍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本本鼓励的谈心日志。

    在仪征技师学院,不少老师都说,陈宝珍当班主任就是有一套,孩子们都服她。任教11年,担任四届班主任,从仪征本地班到外地班,学生年龄从16岁到25岁,生源从省内到山西、广西、甘肃等地,再棘手的班级到了陈宝珍手上,都成了领头班级。

    “我没有什么法宝,要说有什么经验,可能是我不善讲话,而喜欢通过写东西、qq等方式跟学生交流。”陈宝珍告诉记者,与基础教育不同,职业学校的学生刚进校时,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对未来不抱什么期望。为此,关注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成为陈宝珍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从2003年开始,她担任03汽车3班的班主任,到了临产才走下讲台,产假刚结束就又回校上课,女儿出生四个月就断奶送回盐城老家。她将对女儿的疼爱转化为对学生的关爱,呵护着每一届外地学生,每次她都详细了解学生的家乡风俗和文化,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管理。学生入校后她就给他们建立成长档案、拍成长照片,督促学生写日志,哪怕只是一两句。陈宝珍用异地生活与学习的经历,教育学生用更好的成绩来感恩父母和社会。从教11年,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留下的是一千多本与学生交流的谈心日志。

    陈宝珍说,有些学生可能不会接受当面批评,但写谈心日志的方式他们能接受。同时,她还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技能大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和优秀团支部的称号。

    面对学技术的男学生,她少说多做,真本事让学生心服口服

    在仪征技师学院,陈宝珍一直从事汽车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与基础教育不同,我现在带的企业专业的300名学生中,只有3名是女生。”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如何让从事技术活的男学生心服口服呢?陈宝珍笑着说,“少说多做。学生常看我不顾形象,半蹲着讲解汽车底盘结构,将重重的汽车部件搬来搬去。学生一看这老师有两下子,自然就会心服口服。”

    2011年,陈宝珍担任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分管教务工作,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建设能力,她圆满完成了31个专业班级1500多名专业学生的教学稳态运行。为服务上海大众项目,仪征技师学院积极探索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推进高技能教育国际化进程,从2010年开始与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巴伐利亚职业培训中心、德雷斯顿工业大学以及上海大众积极开展中外合作联合办学,引进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标准,真正让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在本土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立足国情、市情、院情实际的本土“双元”新特色。新的项目,新的要求,作为学院中德满师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大众汽车冠名项目组负责人、中德诺浩项目组负责人、扬州市职教集团汽车专业中心负责人,陈宝珍积极探索课改新模式。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专业学习,陈宝珍平时要花很多时间收集与制作教学资源和学生工作页,编写校本教材。

    “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陈宝珍坚持把学习作为自身内在的追求,她珍惜每一次企业锻炼机会和暑期培训机会,厚厚的笔记和自制的维修工艺流程课件占满了她的培训时间。在德国培训期间,陈宝珍还用翻译软件将从德方得到的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

    陈宝珍坚持参加2008年、2009年的省级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团体二级维护指导工作。在场地,她几乎全天站立,给每组学生量身定做快速保养流程,同时为学生自制考试车型的底盘和工具用车,用各种方式收集比赛信息,给学生提供最全面、及时的分析与赛前准备,使所有参赛选手均获得了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奖项。她指导的学校省赛二等奖选手参加了省厅集训队,在几轮淘汰赛后最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赛的资格,获得了两个全国三等奖。这些年,陈宝珍不仅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教练”、“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教练”等称号,2012年,她还成为扬州市汽车专业学科带头人,2013年,被评为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教师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对广大教师担负起时代使命寄予殷切希望。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民族追梦的旅程上,教师是梦想的筑造者。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构筑起全民族的教育强国梦想;30年来,我们之所以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是与1400多万名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撑,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就;离开教育创造的人才供给,就难有明天的改革突破。当一批优秀教师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代表全体教师接受国家的最高礼赞时,这庄严的一刻,正是教师荣誉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尊师重教的价值表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正千帆竞发,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是面对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风险挑战,越是亟待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是我们时代“好老师”的集体肖像。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弘扬。广大教师不仅要做文明的传承者,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第一职责是“传道”,坚定理想信念、涵养为师之德,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者最神圣的使命。另一方面,“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将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教师队伍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还存在短板,教育公平仍然备受关注,农村教师待遇不高,教师队伍人才流失严重。面对这些难题,需要我们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一位教育家的内心独白,会在更多“筑梦人”的心中激起共鸣。时代的光荣属于教师,因为他们孕育一个国家的未来;历史的使命赋予教师,期待他们承载一个民族的梦想。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主基调。积极,就是要按照“方向明、见效快”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看准的就要大胆实践,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稳妥,就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社会各方面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做好统筹谋划,分步推进,审慎操作,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以及教育内外部之间起着枢纽作用,并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育人生态、社会的教育观念。改革方向正确与否,关系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局。要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正确育人导向,通过改革,使考试招生制度更好地发挥对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突出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的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的制度革命,更不是取消考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考试招生制度,这一制度帮助数以千万计的莘莘学子实现了成才的梦想,为国家选拔了各级各类人才,维护了社会公平,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但也必须看到,现行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间教育机会存在差距,对近年来时有发生的考试招生行为失范、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还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制度安排上进行完善。通过政策调整可以很快见效的,应该立即整改。对一些涉及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问题或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保持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通过渐进改革逐步完善,切不可急于求成。一些重大改革举措,要按照学制周期提前向社会公布,形成合理预期,避免突变性改革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无所适从。对经济社会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对其他国家在考试招生方面的有益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发挥自身考试招生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借鉴。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试点先行。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难点,社会高度关注。正是由于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其改革必须充分兼顾到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把握住最佳平衡点,因此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非常必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考要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科目设置,在减少统一高考科目的基础上,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高考“指挥棒”对高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少数有改革基础和改革意愿的省市进行试点,充分体现了积极稳妥的精神。试点工作将赋予试点地区较大的探索空间,充分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这将在最大程度上既能促进改革在难点问题取得突破,又能保证改革工作的平稳有序。

    海阔风正疾,扬帆会有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校长、教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确保公平公正的改革基本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考试招生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实施意见》把促进公平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重要保障。

    高考恢复以来,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逐步恢复、不断改进,让广大学子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促进社会公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亿万学生和家庭改变命运、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其公平性、权威性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在保持现有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当前考试招生过程中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进一步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更多家庭能够享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当前,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考试招生公平的关注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平的关注重点转向“优质教育机会公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已经超越“有学上”的朴素愿望。公平的关注焦点转向“程序和规则公平”。学校招生的标准、程序、结果是否公平,能否保证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享受同等机会,已成为公众判断公平的依据。公平的关注范围扩展到“选择的权利公平”。群众要求有选择课程、选择考试、选择学校的更大自主权,要求考试招生录取过程更具灵活性,在双向选择中寻求公平。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顺应这些变化,结合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公众需求的新特点系统考虑,并注重制度和机制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促进公平的新举措,顺应了群众对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新需求、新呼声。这些举措具有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对于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走向深入、更加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要把《实施意见》促进公平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明确主体责任。政府、高校、考试机构必须根据各自权限范围,分清主体责任,做到权责对应。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管理部门制定考试招生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分布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等,适当向农村、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同时要加大监督、惩处和问责力度,维护考试招生秩序。高等学校要承担起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责任,成立招生委员会,完善从学校到学院的招生工作机制,发挥教师、教授评价和录取工作的主体作用。考试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命题组考水平,杜绝考题泄密现象和考试舞弊行为。

    要把《实施意见》促进公平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完善规则程序。促进考试招生公平公正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让这项工作具备长效机制。要把政府、高校招生信息公开作为最基本的规则,进一步扩大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深入实施考试招生“阳光工程”,全程接受社会监督。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要建立省级招生名额分配办法,进一步完善招生章程,明确招生标准、评价方式和招生程序,使考试招生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做到程序公正。

    要把《实施意见》促进公平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要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在招生录取环节引入社会监督。要建立反馈机制,围绕政府和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过程和结果,及时收集社会反馈,做出必要回应和调整。要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对考试招生公平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为调整政策、回应社会关切提供客观依据。

    教育考试招生事关国家人才选拔与培养,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偏离了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认可,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的实现。我们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努力营造公平考试招生的净土。


    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功能,也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提高选拔水平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有效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应有的功能导向作用,通过科学选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数以亿计的考生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对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大批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多元需求的增加,“唯分数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考试招生制度对教育教学应有的功能导向作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书育人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培养选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经济形态的多样性、社会分工的广泛性等,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不同,既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又需要技能型人才。学生的个性特征越来越多样:每个人的潜能不同,有的善于分析、有的善于综合、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动脑,基础教育顺应差异提出深化课改、推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包容差异特色办学,市场经济体制更是增强了个人的选择性。与之相适应,高校的办学定位越来越有特色,事实上形成了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大学、地方综合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在这样的人才需求多元化、个人选择多元化、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形势下,“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考试招生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求。

    面对基础教育领域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面对高等教育特色办学、多元培养人才的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选拔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确认和开发,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发展需求,同时使学校办得更有特色。

    实现科学选才,需要通过分类考试,努力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兼顾不同群体学生差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既有利于学校选拔技能型人才,又便于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更好地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

    实现科学选才,需要通过综合评价,发挥考试招生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引导作用。坚持育人为本,扭转考什么学什么等应试教育倾向,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设计高考命题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重复训练、死记硬背的应试负担;通过完善学业水平考试,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避免严重偏科现象;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激发学生成长动力,引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实现科学选才,需要通过多元录取,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校招生既要看考生统一高考的科目成绩,又要看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使学生的特长与学校的特色相匹配。通过规范自主招生、改进录取方式等规则的完善,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偏才怪才。通过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缩小地区间录取率差距和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增加弱势群体成才的机会。通过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多样发展。先进的理念需要用科学的治理结构来保证,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改革试点和监督管理将成为影响改革成效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新华网广州9月7日电 “高考‘文状元’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但是我们中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也是毫不逊色的‘武状元’。”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主任、教务科副科长陈小玲说。

  从1985年开始,今年已是陈小玲从事职业教育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陈小玲扎根职业教育,先后获得“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物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广东省中等专业学校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中的佼佼者。

创新办学理念 推动教学改革

  “武状元”之师的练就,并非一帆风顺。

  80年代,中专生可以算得上是知识分子,具有干部身份并且包分配。到了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中职院校的发展遇到瓶颈:一些院校遭遇“招生难”,外界逐渐形成“只有学习成绩差才去读中专”的观点。

  没有学生,又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甚至“武状元”?

  陈小玲认识到,中职院校办学必须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与就业相结合。2002年,她作为带头人,参与学校物流专业的开设,此后这也成为学校的王牌专业。

  “由于师资有限,刚开始我平均每天上三门课,学生看到我都有点烦了。”陈小玲笑着说。

  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陈小玲多次带领教学团队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和论证,并最终实现校内实训与企业运作的实际对接,引入“美宜佳连锁超市”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初步构建四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融通、工学结合的课程平台。

  “物流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2个班,2014年8个班,说明我们的专业建设成效好,得到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陈小玲表示。

  此外,在“物联网”浪潮之下,“学校物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考核选拔组建了‘物联网专班’,目前,首届物流网专班的学生均已到企业实习。”陈小玲说,“我们还将计划开设‘金融物流’专业,对接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同事眼中的“工作狂” 学生眼中的“邻家大姐”

  “陈小玲老师在同事眼中,是一个专业的带头人,业务能力很强;在学生心目中,则是一个好大姐,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姐形象。”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邓小昕老师说。

  “有一段时间看到陈老师发来的邮件,时间总在凌晨1点或者2点。”

  对此,陈小玲解释,“那段时间刚好家里有老人做手术,下了班就立刻去医院,一些工作只能在晚些时候做。”

  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入学年龄在15岁左右,往往还处于性格的叛逆期。“对待这些孩子,我常常觉得生活上的担子比教学上的担子更重,真是‘又当爹又当妈’”。陈小玲笑言道。

  从1994年开始,陈小玲即在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兼任班主任,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也赢得学生的爱戴,每当教师节来临,往届的学生或短信、或电话、或亲自回到学校,来看望当年的“大姐”。

走“武状元”培养之路

  在陈小玲看来,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可称为“文状元”;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佳绩则是“武状元”。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提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总体上从以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重工业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为主转变。

  “培养拔尖技能人才就是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动力和保障。”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李小鲁曾公开表示,“‘武状元’也是社会人才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样的人才结构才是科学完整的。”

  为了带队培养“武状元”,陈小玲经常牺牲自己的节假日时间,指导学生不断训练。

  有一年寒假,为了带领队伍准备比赛,整个寒假,陈小玲只休息了四天就投入到工作中,以至于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放假回家对她唯一的要求是“想吃她煮的一顿饭”。

  付出总会得到回报。自2010年至今,陈小玲指导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技能大赛,共获得26个“一等奖”(48人),18个“二等奖”(28人),16个“三等奖”(19人);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师技能竞赛共获得1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成绩斐然。

  “武状元”的不断涌现,也提升了陈小玲对未来职业教育的信心。“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们能感受到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在加强。”陈小玲说。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